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世界文明交融華美樂章—寫在世博會即將開幕之際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0年04月27日   來源:新華社

世界文明交融的華美樂章
——寫在上海世博會即將開幕之際

    新華社上海4月27日電(記者譚浩、顧瑞珍、崔清新、季明)春日陽光下,上海灘盛開的白玉蘭幽幽地散發著清香。浦東南路3588號,上海世博會事務協調局,電子倒計時牌清楚地顯示:距2010年世博會還有4天。一曲東西方共同演繹的和諧交響樂章即將奏響。在黃浦江兩岸5.2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242個國家與國際組織對人類未來發展的智慧和創意的結晶,將生動展現在來自世界各地的觀眾面前。

    這是一個百年的民族自強夢——舉辦世博會成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路上又一個標誌性事件

    上海浦西,江南廣場。

    一條斑駁的“錨鏈”和用鋼板折疊的小船相交的雕塑,與高樓櫛比的都市化背景形成時空對比,在陽光下散發出對逝去歲月的無限懷戀。

    145年前,這裡坐落著中國最早的造船廠——“江南造船廠”的船塢和船臺。

    “剛接手時,船廠已經搬遷,這裡差不多是一片荒地。之前船塢旁的淤泥幾乎有一人高,現在這麼漂亮,我們都不敢想象了!”上海世博會浦西園區基建工程承包商梅勤豐掩飾不住內心的激動。

    細細打量浦江兩岸精彩的世博建築群時,真的難以想象——

    西岸的企業館、博物館,原本是江南造船廠的船塢與碼頭,而東岸的東方之冠、陽光谷,曾坐落著上海第一家鋼鐵廠浦鋼濱江廠。

    百年的回憶,從這裡開始——

    在上海市檔案館,至今保存著一張1850年在上海出版的《北華捷報》。

    這份舊英文報紙記載著:在華的英國商人在第一屆世博會前,專門成立了中國籌備委員會,但後來忽然停止了工作,因為英方認為應該由中國政府出面組織參加。然而,在大清政府的眼中,西方工業革命的成果只是不值一提的“奇技淫巧”,不過“是西洋人的‘賽奇會’”罷了。

    於是,12包“榮記湖絲”意外地“叩響”了世博大門的第一聲。

    一名在上海經商的廣東人徐榮村在自己的家族族譜上寫出了一段值得後代銘記的故事。在上海市民徐希曾拿出的這份《北嶺徐氏宗譜》上,記載著徐榮村當年的獲獎評語——推君絲為會中第一,中外人無異詞。英國維多利亞女王親自頒發獎狀。

    然而,在1851年的世博會上,真正留給世界的印象並不是中國的湖絲,而是在展館裏隆隆作響的蒸汽機、氣壓機以及代替馬車帆船的火車汽船……

    一方面是不斷傳來的西方文明資訊,另一方面則是本國落後的工業現狀,這都深深刺激了有抱負的官員和知識分子。“舉辦世博會”成為一代代中國人不變的夢想。

    百餘年後的一天,再次回放了當初的崢嶸。

    2009年盛夏,上海徐匯區圖書館,人頭攢動。一場“上海與世博會歷史資料實物展”正在舉辦。上世紀二三十年代,上海天廚味精廠參加世博會證書原件和幾張老照片深深吸引了參觀者。

    當年,中國的味精市場完全被日本壟斷,由化工專家吳蘊初創辦的天廚味精廠打出了純國貨的旗號。在1926年獲得費城世博會金獎後,吳蘊初也把日本味精擠出中國市場。

    戊戌變法、辛亥革命、五四運動……中國人民追趕時代的腳步從來沒有停止過。

    新中國成立,改革開放,香港澳門回歸,成功舉辦北京奧運會、殘奧會……中國人民不斷超越自己的夢想。

    難忘那一激動時刻——

    2002年12月3日摩納哥時間下午3時8分,國際展覽局主席諾蓋斯莊嚴宣佈:2010年世界博覽會舉辦地——中國上海!此時,萬里之遙的中國,萬眾歡騰。歷經150多年的世博會終於第一次在發展中國家舉辦。

    申博辦博之路,無疑是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國力迅速增強的見證,也是中華民族復興夢想、百年夢圓的歷史縮影。

    這些天,中國貿促會會長、上海世博會執委會執行主任萬季飛常常坐車經過上海盧浦大橋,每次他都會讓司機放慢速度,因為這裡是俯瞰世博園的最佳地點。

    望著橋下一個個造型獨特的展覽館,他不禁有恍惚之感,歷史仿佛在身邊呼嘯著穿行——

    那一頭,是近百年前的和興鐵工廠,中國民族鋼鐵工業,如稚子學步般,在黃浦江東岸亮相;

    然後是新中國建立之初,上鋼三廠在世人矚目下出鋼,強有力地支持了新中國的建設急需;

    而2010年,這裡又別有洞天,上海世博會在這片瓦礫之中美輪美奐地橫空出世……

    一個半世紀,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只是短暫一瞬,而對於一個國家,則意味著滄海桑田。

    國際展覽局秘書長洛塞泰斯感慨地説:“中國與世博會的歷史,從一個方面敘述了一個國家與世界的故事。”

    這是一個共同的機遇與希望——世博會選擇了中國,也選擇了機遇、選擇了共贏

    4月24日,離上海世博會正式開園還有7天。

    一臉黝黑的莫桑比克展區總代表阿莫西哥·安東尼奧,正和他的副手在館前低聲商量著怎麼把展館的燈再打亮些。

    “再過五六天,我們的展館一定會佈置好的。”安東尼奧滿懷信心。談起對未來城市的設想,他説,我們的未來一定會是個地球村,那時,我們所有的人類一定要學會分享。

    “是中國因素,讓世博會迸發出空前的凝聚力和感召力。”上海世博會執委會有關負責人表示,面對百年不遇的國際金融危機,中國沉著應對、迎難而上,率先實現經濟總體回升向好,堅定了國際社會參與上海世博會的決心,同時更讓上海世博會成為凝聚全球信心、促進經濟加快復蘇的“希望舞臺”。

    面對世博會,中國不再是“集十八省大觀,天工可奪”的自我滿足,不再是“炫奇”、“賽奇”的舊識。第一次成為世博會東道主的中國,期待向世界展示一個負責任大國的新形象,世界也期待了解一個真實的中國。

    一棵巨大的金合歡樹下,非洲草原上奔跑的獅子、長頸鹿、大象的剪影,演繹出非洲這片熱土上獨有的風情——

    東道主中國拿出1億美元援助更多的發展中國家參展,當非洲聯合館第一次整齊亮相,當多年徘徊在世博門檻外的國家重新回歸世博大家庭,當那些造型獨特、具有豐富文化內涵的各參展國國家館薈萃黃浦江兩岸,上海世博會創造了網絡時代全球特大型綜合博覽會的奇跡。

    世博園試運行幾天來,沙特國家館成為引人注目的一道風景。投資超過10億元人民幣的沙特國家館“月亮船”,不僅創造沙特參展世博會以來投入人力、物力、財力之最,也創造了本屆世博會單個館投資最多的紀錄。

    而此刻,世博園中一座晶瑩剔透的“冰立方”已然絢爛綻放,人們在這裡不僅能欣賞北回歸線附近的綺麗風光,甚至還能聞到冰寒地帶的花香……

    冰島在國際金融危機中一度面臨嚴重困難,但最終還是選擇了堅守在上海世博會的大舞臺上。冰島前總理哈爾德説:“雖然前景看起來令人擔憂,但世界不是到了懸崖邊緣,我們要找到內在勇氣來展望未來。”

    中國在越來越緊密融入經濟全球化的進程中,也得到了各國更多的尊重和青睞——

    澳大利亞不惜以“澳洲度假遊”以及2000澳元的重獎,為其國家館吉祥物“笑翠鳥”徵集中文名稱。他們的一位官員説:“澳大利亞經濟要復蘇,離不開中國。”

    而新加坡也專門用國花蘭花為上海世博會培育了一種名為“新滬交響曲”的新品種……

    如果説,北京奧運會的火炬映照了一個充滿活力和激情的中國,上海世博會將更多地告訴世界:選擇了中國,就選擇了機遇,選擇了共贏。

    為美國館籌得數千萬美元的美國國務卿希拉裏在一次接受記者採訪時説:“每個人都知道中國將會成為21世紀一個非常有實力的大國。他們將舉辦世博會,而我們不在那裏,這會表達什麼呢?”

    峰迴路轉的美國館籌建之路,背後折射的正是世界各國的一個共同判斷。俄羅斯打破近年來只租賃世博會場地的慣例,在上海世博會自建本國展館,總預算超過15億盧布;為保證參展規模和質量不下降,韓國政府將韓國館的296億韓元預算增加至400億韓元,增幅超過三成……

    翻開世博會的史冊,人們又驚喜地發現上面多了一個值得回味的新紀錄——共有192個國家和50個國際組織確認參展上海世博會,國際參展方數量創下歷史之最。

    上海世博會比利時總代表德爾克魯瓦認為:“在這樣一個關口登上世博會大舞臺,無疑表明自己會搶佔下一輪增長的先機。”

    這是一次深刻的激蕩和啟迪——世博會的舉辦充分展示可持續發展理念,必將深刻影響中國經濟社會長遠發展

    你能想象出,一幢建築穿上“裙子”會是怎樣嗎?

    西班牙人給了我們最美的詮釋,他們讓弗拉門戈的裙擺在上海灘舞動起來……

    作為建築史上第一座用藤板為建築材料的設計,西班牙館的創意獨特而大膽。場館外墻的藤板全部手工編成,館內以竹子和半透明的紙為裝飾材料。

    回顧歷史,我們不難看到,世博會與世界的進步息息相關,世博會的理念與人類的發展如影相隨。而今天,上海世博會倡導的科學發展、可持續發展的理念,蘊涵在每一個細節之中——

    日本館“紫蠶島”,外披一層透光薄膜,可吸收太陽能用於夜間發光;德國“漢堡之家”案例,用上了最先進的節能環保技術,無需外輸電,也不用空調暖氣,室內始終保持25℃恒溫;

    美國館的“屋頂城市農場”,將有機垃圾置於屋頂,冬天供暖産生的熱能,促進廢物分解成土壤,可以種草養花……

    面對國際金融危機、氣候變化、能源和糧食安全、核擴散、城市化浪潮等一系列全球性挑戰,上海世博會以“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為主題,充分展示人類從高碳文明向低碳文明螺旋式上升的艱難探索,城市化浪潮與低碳化努力相互依存的複雜博弈。

    經過30多年高速發展之後的中國,正在努力探尋著一條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可持續發展之路。求同存異、取長補短,這是一次人類在新的平臺上的對話,與世界各國最新環保理念和前沿科技成果比肩而立的,是中國對“未來低碳生活”的巧思妙構——

    世博中心正南面的雙層玻璃幕墻,暗藏金屬絲網和惰性氣體,實現遮陽保溫的良好平衡;城市最佳實踐區裏,“滬上·生態家”屋頂的“追光百葉”,自動跟蹤太陽方位,實現遮陽照明多種功能;世博軸下面的250公里長管道,因地制宜,引入橫貫園區的浦江水,天然循環的“空調”使整個通道冬暖夏涼……

    在這裡,隱含著人類用行動改變生活方式,用智慧與大自然和諧相處,用生態理念處理城市發展的一大步。這種新的探索恰恰與近40年來歷屆世界博覽會的主題一拍即合,也為世界未來發展帶來了發人深省的寶貴啟示。

    轉型中的中國,探索未來發展之路,需要借鑒全球智慧。“城市,讓生活更美好”是這一屆世博會的主題,更是人類的共同憧憬,它呼喚著人與人的和諧、人與自然的和諧以及人與社會的和諧,呼喚著人類攜手共探科學發展之路,它的背後是每一名地球人所應承擔起的“地球責任”。

    世博會曾是中國眺望西方的望遠鏡,中國人從中感受現代文明無堅不摧的力量,目測與世界的遙遠距離。

    而今,輾轉一個半世紀後交付于中國手中的世博會,是光榮的使命,也是生動的課堂。在這個課堂上,城市學著如何成長,國家學著如何強壯。

    這是一個離我們越來越近的美好家園——中國舉辦世博會是對“和諧世界”理念的一次巨大推進

    “城市最佳實踐區”北部街區的一棟簡易房,紅紅藍藍的一片格外惹人注目。這幾天,一直有幾位學生在忙著把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在墻上塗抹得更加鮮明。

    4月25日,由於園區工程接近尾聲,實踐區的總策劃師唐子來特意跑過來看看情況。上海同濟大學的學生徐嘉康摘下防毒面具,把隊員們叫過來和唐子來合了一張影,因為沒有唐子來,他們也就沒有機會把“塗鴉藝術”第一次搬進舉世矚目的世博園了。

    “非常塗鴉、非常草根、略帶頹廢。”唐子來對這幅作品頗為滿意,認為它更契合了模擬街區應有的平民化、草根化特徵。

    舉辦世博會,不僅要尊重不同文化、價值觀的交流與融合,更要在創新和融合的主旋律中倡導和促進“和諧世界”的理念。

    “今天的世博會,重點已經不在於留下什麼地標建築,而是精神層面的思考與啟示——人類能夠通過世博會對未來發展達成何種共識。”開幕在即,上海世博局主題演繹部部長季路德如是回應記者。

    對美好的追求,跨越國家、民族、語言。上海世博會,正是開放的中國倡導的“和諧世界”的美好實踐。

    日落時分,喧囂漸退。一隻巨大的“海螺”靜靜地臥在黃浦江邊,仿佛在訴説什麼……

    “這裡沒有筆直的線條和霸道的鋼筋混凝土,有的只是一個5570歲仍舊活力四射的民族。”以色列參展方副總代表雅麗這樣形容這座這只一半由玻璃構成、一半為原石鑄造的建築。

    “海螺”傳來的不僅有呢喃細語的回聲,甚至還有吳儂軟語。猶太人對上海有著刻骨的記憶——早在1840年,就有不少猶太人從伊拉克和俄羅斯來到上海;二戰時,他們從維也納和德國出走避難……

    “我是帶著對母親的依戀之情投入設計的。”世博園以色列館的設計師哈伊姆,對中國有著格外深厚的感情,是這裡的溫暖讓他的家人結束了夢魘般的日子,他的母親也出生在這裡。

    在他的構思下,這個類似中國太極圖案的構造方式表達了他對中國文化的敬意——在他心中,“和諧”體現了中國文化的智慧和中國人民的人文追求,而這個巨大的太極海螺,體現了這種對不同文化的包容與理解。

    參展方的廣泛與多元,預示著上海世博會將成為跨地區、跨文化交流的福地。正如上海世博會主題演繹顧問翁史烈院士所言:“一屆成功的世界博覽會,最大的效應應該是倡導和推動多元文化的融合共生。”

    上海世博會主題演繹顧問、上海圖書館館長吳建中認為,“讓世界各地的人們聚集在一起,為各種觀念的碰撞和交流提供獨一無二的方式,這就是世博會的魅力和價值所在!”

    在世界大變革、大發展時期主辦世博會,東道主中國深刻認識到“集世界智慧”的現實意義。惟有全力促進交流、推動合作,才能堅定信念、凝聚信心,這也是上海世博會的題中之意——

    對美好的追求,跨越國家、民族、語言。

    更美的城市,更好的生活,將從這裡起步。

上海舞臺 世界出演——記世界各國積極參與世博會

    新華社北京4月26日電 兩年前,北京鳥巢。一幅美輪美奐的畫卷在奧運主會場緩緩鋪開,向世人展示了中國5000年燦爛文明,贏得一片喝彩。

    這是中國送給世界的一份禮物。

    兩年後,上海浦江。又一幅綺麗美妙的畫卷在世博園區揭開面紗。這是一次來自世界各地參展方的集體創作。每一個參展方傾其熱情,竭其智慧,以自己的一抹亮色,描繪世界文明的精彩。

    這是世界送給中國的一份禮物。 >>>詳細內容

 

圖表:世博主要場館分佈  新華社發

    獻給上海世博會:未來的城市暢想 世界的文明舞臺

    五洲四海的賓朋聚首上海黃浦江畔,屏息凝神期待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大幕拉開。

    在5.28平方公里的世博園區,人們謳歌城市,解剖城市,追問城市!人們為城市文明的碩果振奮歡呼,也為尋求明晰的未來城市藍圖翹首期待。

    在這屬於全世界、全人類的文明舞臺上,讓我們盡情暢想城市的未來。 >>>詳細閱讀

 
 
 相關鏈結
· 上海世博氣象信號塔:兼具預警示溫展示多重功能
· 上海世博自願減排活動啟動 共同打造低碳世博
· 更大舞臺——上海世博會掀起兩岸交流新一波熱潮
· 上海世博會新聞中心啟用 將為1萬餘名記者服務
· 上海世博會順利完成試運行工作 百萬人先享盛宴
· 上海世博會第二組彩色金銀紀念幣上市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