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希望的田野上放飛夢想
——從新世紀七個中央一號文件看“三農”發展
新華社北京5月2日電(記者車玉明、王立彬、董峻)50多歲的汪海山看著眼前被白雪覆蓋的黑土地,神情有些黯然。
“今年春天起碼比往年晚到了半個月。”這位種了大半輩子莊稼的遼寧省撫順縣邱家村農民説,“但願今年的天氣不會影響玉米下種。”
讓汪海山感到安慰的是,這場雪後不到一個星期,國務院就針對今年農業災害多發重發的形勢,研究部署了進一步扶持農業生産的政策措施。
4月19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在已經確定的強農惠農政策基礎上,採取更有針對性、更有力的措施,保障春耕生産順利進行。
農業是經濟社會全局發展的基礎支撐。國務院常務會議出臺的這些措施,對於實現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的要在連續六年增産增收的基礎上確保糧食生産不滑坡、農民收入不徘徊、農村發展好形勢不逆轉,為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繼續提供有力支撐,意義重大。
突出重中之重,強化農業基礎。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是2004年以來中央發佈的第七個指導農業農村工作的一號文件。從基本要求、基本方略到基本判斷,從基本方針到基本任務,七個中央一號文件把統籌城鄉發展新理念化作一系列具有里程碑和劃時代意義的制度安排。
七個中央一號文件貫穿一個主題:始終把“三農”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的地位
農業、農村、農民問題關係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
回顧歷史,1978年發端于農村的改革開放大潮極大地激發了廣大農民的生産積極性,農業生産持續發展,農民收入持續增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現了歷史性跨越。
世紀之交,我國農業和農村發展進入了糧食等主要農産品從長期短缺到總量大體平衡、豐年有餘新階段。但幾乎同一時期,工業化、城鎮化的“快車”從農村帶走大量資源:土地、資金、勞動力……糧食生産出現徘徊、農民增收陷入困境。
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大量事實一再表明,農業仍然是我國整個國民經濟最薄弱的環節。
在這個關鍵時刻,2003年初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給廣袤的田野帶來了春的信息,胡錦濤總書記在會上明確指出:
——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最繁重、最艱巨的任務在農村。
——要把解決好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
人們注意到,“最繁重”“最艱巨”“重中之重”這些詞語,預示著我們黨對“三農”工作認識的新飛躍——
新中國成立之初,我國百廢待興,農業和工業在“一五計劃”中被確定為“國民經濟的兩個主要部門”。後來,我們長期堅持“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這一原則。
隨著時代的變遷,“重中之重”把“三農”工作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正是在“重中之重”這一基本要求的指導下,2004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促進農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見》公佈。中央一號文件在時隔18年後重新鎖定“三農”,拉開了新時期重農、強農、惠農宏偉篇章的序幕。
“2004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一手減免農業稅收、一手直接補貼農民等措施,效果立竿見影,當年增産糧食775億斤,成為我國歷史上糧食增産最多的一年。”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辦公室主任陳錫文對2004年中央一號文件出臺記憶猶新。
方位決定方略。“重中之重”的基本定位,成為新時期七個中央一號文件的根本指針。從這裡,新時期的“三農”工作,開啟了歷史性的新航程——
這是一個亙古未有的歷史壯舉。史載,公元前594年,魯國實行“初稅畝”。徵收了2600多年的“皇糧國稅”,隨著幾個中央一號文件,終於在2006年畫上了句號。
這是一個由“取”向“予”的偉大轉折。短短幾年間,從糧食直補、農機具購置補貼,到良種補貼、農資綜合補貼;從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農村免費義務教育,到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公共財政的燦爛陽光開始普照農民的生産生活。
這是一個增強活力的生動實踐。從全面放開糧食購銷市場到農村稅費改革,從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到扶持農業産業化經營,一系列重大改革舉措極大激發了廣大農民的積極性,增添了農業農村發展的動力和活力。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在一系列更直接、更有力的“三農”政策措施支持下,我國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呈現出歷史少有的好局面。
——糧食生産多年來“兩增一減”或“兩增一平”的規律被打破,到2009年已實現連續6年增産。
——6年間,全國農民人均純收入平均年增長7.7%以上,絕對額將近翻一番。
把農業作為安天下、穩民心的戰略産業,把農村作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點難點,是七個中央一號文件一以貫之的主線。
春風化雨,潤物無聲。過去的6年,是我國農民得實惠最多、農業農村發展最順利、農村黨群幹群關係最和諧的時期之一。
七個中央一號文件形成一個體系:統籌城鄉發展成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根本要求
“今後我們農民的生活也有保障了!”説起新型農村養老保險,河北省邯鄲縣河沙鎮小堤村60多歲的農民王金貴喜不自禁。去年,邯鄲縣作為國家首批“新農保”試點縣之一,啟動了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
“從試點單位開始,年滿60歲的農民,每月可以拿到55塊錢。這個錢並不多,但它跨越了一個時代。”溫家寶總理2009年底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這樣描述當年推出的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
“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中國古老《禮記》上描述的這一夢想,在21世紀正在逐步變成現實。
農村包圍城市、農村支持城市,這是中國革命和建設時期的歷史必然。
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這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征程上的戰略抉擇。
進入新世紀,面對薄弱的農業基礎、低水平的農民收入、滯後的農村發展,黨中央科學總結世界經濟發展經驗,準確判斷我國的發展階段,果斷提出:“建立以工促農、以城帶鄉長效機制,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
七個中央一號文件,如同七根堅強的柱石,支撐起統籌城鄉發展的制度框架。
——公共財政對“三農”覆蓋持續擴大。七個中央一號文件,持續把“三農”作為中央財政支出增加的戰略重點。從2004年的1500多億元到2010年的8183億元,中央財政安排“三農”的投入7年增長約4.5倍。
2006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國家財政支農資金、國債和預算內資金等幾個渠道對“三農”的投入都要高於上年,這被人們稱為“三個高於”。隨後幾年中,從“三個高於”到“三個繼續高於”,再到“三個明顯高於”、“三個大幅度增加”和“確保三個優先”,不同的提法,包含一個共同的目的,這就是逐步建立財政支農資金穩定增長的機制,強化“三農”這個全局發展的基礎,補上“三農”這個協調發展的“短板”。
——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持續加強。七個中央一號文件,持續加快農村的飲水、公路、沼氣、電網、通信、文化、危房改造等建設。幾年來,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萬村千鄉”市場建設工程、新農村能源工程、農村清潔工程等一系列工程的推進,明顯改善了億萬農民的生産生活條件。
位於秦巴山區的陜西省漢陰縣太平村,過去農民去縣城交公糧和“任務豬”,全靠肩扛人抬。如今,這個村新修了水泥大道,兩邊的衛生室、連鎖超市和敬老院徹底改變了過去的落後面貌,成為我國農村基礎設施改善的一個縮影。
——農村各項社會事業持續推進。加快發展農村公共事業,逐步實現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是七個中央一號文件提出的方向。幾年間,1.4億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不用再交學費書本費,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覆蓋全國,4800萬農民納入最低生活保障範圍,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去年在全國10%的縣展開。
七個中央一號文件,使我國的農村社會保障從“無”到“有”,農村各項社會事業快速發展,逐步織就了全國億萬農民“上學不繳費、看病能報銷,生活有醫保,養老也放心,買家電農機國家還給補貼”的基本公共服務與政策保障網。
——對糧油等重要農産品生産的扶持力度持續加大。越是推進工業化、城鎮化,越要加強農業基礎、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七個中央一號文件始終高度重視糧食生産,著眼于在工業化、城鎮化迅速推進的同時,保障國家的糧食安全。
從實施優質糧食産業工程到增加對糧食主産區的投入,從加快農業科研和技術推廣到嚴格保護耕地,從加強農田水利和生態建設到堅持糧食最低收購價政策,七個中央一號文件有效保護了種糧農民的利益,調動了農民種糧和地方政府抓糧的積極性,對我國實現糧食連續增産發揮了重要作用。
經過幾年來的艱辛探索、不懈努力,我們已經確立起統籌城鄉發展的基本方略,基本構建起統籌城鄉發展的政策體系,初步搭建起統籌城鄉發展的制度框架,在統籌城鄉發展的道路上邁出了堅實的步伐。
七個中央一號文件瞄準一個目標: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紮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現在的百丈河村可是‘做飯不燒柴、吃水不用抬、走路不濕鞋、小車開進來’。”湖北省英山縣百丈河村黨支部書記王金初提起村裏發生的變化,興奮之情,溢於言表。
百丈河村2009年農民人均純收入6360元,超過了全省平均水平。一些困難戶也建成了樓房,村容更加整潔;農民成立了兩個合作社以及農産品開發和工藝繡品製作兩個公司。“村民都入了股,農民都成了‘股民’。”
百丈河村的變遷,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我國新時期農村前進的足跡,也是七個中央一號文件努力推動要達到的目標。
歷史的車輪,走到了新世紀的第一個十年。我國農業農村正處於發展的關鍵階段——
一家一戶,面朝黃土背朝天,從土裏刨食吃,持續幾千年的耕作方式,已經不適應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要求;
幾十年不遇的乾旱,千百萬人飲水困難,暴露出水利設施落後、難以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困境;
不甘心做農民,又不能完全融入城市,上億名“新生代”農民工徘徊在城市的邊緣,給我們的社會管理體制提出了巨大的挑戰;
日益空心化的農村,日益兼業化的農業,日益老齡化的農民,一些地方“三農”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令人擔憂;
水産品、水果、畜産品、蘋果汁等優勢農産品出口出現大幅下降,而大豆、油菜子、食糖、乳製品進口量大幅增長,國際農産品市場的變化對國內農産品生産的影響深刻而明顯;
……
“農業基礎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強;農村發展仍然滯後,最需要扶持;農民增收仍然困難,最需要加快。”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對當前“三農”形勢的分析判斷,高屋建瓴,客觀冷靜,振聾發聵。
面對新形勢、新要求,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明確指出:我國已經進入加快改造傳統農業、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的關鍵時刻。這一重要判斷,深刻指明了當前在農村改革發展中加快改造傳統農業、建設現代農業的緊迫性和重要性。
打破日益嚴峻的資源約束,實現農業的持續穩定增長,根本出路在於加快農業科技創新,走依靠農業科技進步不斷提高耕地産出率、資源利用率和勞動生産率的農業現代化道路。
實現農業現代化,沒有一成不變的模式可以遵循。立足基本國情,借鑒世界經驗,總結成功實踐,我們在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征程上開始了新的探索。
穩定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發展現代農業,建立健全農業支持保護體系,實現糧食等主要農産品的基本自給……中央一號文件出臺的這些措施,立足我國農戶規模小、經營分散、人多地少、農業資源緊缺、生産方式粗放、農業比較效益低的實際,針對性強,效果明顯。
中國特色的農業現代化道路,使得中國成功地用佔世界9%的耕地,養活了世界20%的人口,這一令人驚嘆的成就,受到了世界的廣泛關注和讚譽。
聯合國糧農組織助理總幹事何昌垂去年11月在世界糧食安全首腦會議期間表示,雖然存在人口眾多、土地和水資源相對匱乏等困難,但中國成功解決了自身糧食安全問題,為全球消除饑餓努力樹立了典範。
今天,中國不僅結束了糧食受援國的歷史,而且還成為位於世界前列的糧食捐助國。據世界糧食計劃署不完全統計,在結束受援國歷史的2005年,中國對外捐助糧食就達到57.7萬噸,僅次於美國和歐盟,居全球第三位。
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農業和環境經濟學教授戴維·布蘭福德説,健康的糧食系統具有三大因素:農業研發資金投入、基礎設施建設和糧食定價機制,“中國在這三方面都取得了顯著成績”。
當前,我國農業農村發展的基本方向已經明確。順應億萬農民過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堅持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必將開創我國“三農”工作的新局面。
“十七大報告提出的‘要加強農業基礎地位,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農、以城帶鄉長效機制,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的要求,將是我們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實現現代化進程中必須始終堅持的發展方向。”陳錫文説。
春風吹拂,鶯飛草長。七個中央一號文件,熠熠生輝,成為我國“三農”發展的七面旗幟,指明了新時期“三農”工作的奮斗方向,體現了億萬農民群眾的共同心願。夢想,在希望的田野上放飛,我們一定能鑄就新的輝煌!
2010年中央一號文件從5個方面解決“三農”新問題
圖表:2010年中央一號文件從5個方面解決“三農”新問題 新華社發
從一號文件看城鄉統籌——“三農”發展的新趨勢
2010年中央一號文件以“加大統籌城鄉發展力度,進一步夯實農業農村發展基礎”為主題,這意味著我國“三農”發展將在統籌城鄉發展的新理念帶動下,呈現出新趨勢。
農業農村將享有越來越多的社會資源
在河南偃師市岳灘鎮衛生院三層小樓前,院長劉宏超説:“目前主要的問題是缺乏專業醫療人員,尤其是缺少臨床的專科醫生。”
劉宏超的話反映了當前農村衛生資源的匱乏。儘管最近幾年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扶持農村發展的政策措施,但是農村社會資源不足依然是不爭的事實。
為此,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積極引導社會資源投向農業農村”: >>>詳細閱讀
中央一號文件解讀:"三農"投入步入機制化新時代
2010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指出,要按照“總量持續增加、比例穩步提高”的要求,不斷增加“三農”投入。對此,權威專家表示,這意味著我國支農投入將步入機制化新時代,未來“三農”投入將有更大幅度增長。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首提‘總量持續增加、比例穩步提高’12個字意義重大,進一步凸顯‘三農’是目前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經濟研究部副研究員張雲華對記者説。 >>>詳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