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我國西部大開發十週年:十年磨一劍 天府展新顏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0年07月02日   來源:新華社

特稿:十年磨一劍 天府展新顏
——西部大開發十年四川實現跨越式發展

    新華社成都7月1日電(新華社記者 楊三軍)一座座青山披翠,碧水蜿蜒;一條條高速公路,穿梭群山;一個個新鄉村,展露新顏;一個個新興産業,緊追前沿……

    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以來,地處我國西南地區的四川省迎來快速發展的十年,生態環境更優、基礎設施更好、産業發展更快、民生改善更多,即使遭受到汶川特大地震的重創,在國家及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下,僅僅兩年多時間,一個“新天府之國”正從廢墟上崛起,展現在世人面前。

    長江上遊築起綠色生態屏障

    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四川省緊緊抓住這一重大歷史機遇,重點做好生態建設、基礎設施、結構調整、科教興川和改革開放“五篇文章”,奮力推動全省經濟社會實現跨越式發展。

    退耕還林、天保工程等生態環境建設,是我國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重點之一,地處長江上遊的四川則是先行者。由於對森林的長年砍伐,到上世紀90年代末期,四川生態環境逐步惡化,一些以“木頭財政”為支撐的林業縣已面臨無林可砍的窘境,全省生態環境逐步惡化,水土流失加重,自然災害頻發……

    1998年9月,四川在全國率先停止天然林採伐,實施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10萬森工放下斧頭,由砍樹人變成種樹護林人。1999年10月,四川又率先啟動退耕還林(還草)工程,大面積水土流失嚴重、廣種薄收的坡耕地改作植樹種草,改善生態。

    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以後,四川提出建設長江上遊生態屏障的宏偉目標。除退耕還林、天保工程外,10年來,四川相繼實施了退牧還草、濕地保護、水土流失治理、川西北防沙治沙、城鄉綠化等一批重點生態工程,在為全國特別是長江流域生態安全做出重大貢獻的同時,城鄉人民的生産生活條件也得到很大改善。

    四川省林業廳廳長王平説,西部大開發以來,中央和四川累計投入生態建設的資金超過200億元,全省完成退耕還林2700余萬畝,落實森林管護面積2.88億畝,實現了森林面積和蓄積量的雙增長,森林覆蓋率達到31%。此外,全省治理水土流失面積667萬畝,流入長江的泥沙減少46%。

    十年過去了,如今到四川任何一個市州,到處可見青山綠水,當年退耕還林的坡耕地,已鬱鬱蔥蔥,長江上遊生態屏障已然成形。與此同時,退耕還林、天保工程等生態建設,還有力推動了林區産業結構的調整,生態旅遊、乾果、木本藥材、竹業、生物質能源林等生態經濟的發展,使山區農民的“錢袋子”變得一年比一年“鼓”。

    大開發促進四川大開放大發展

    “蜀道難,難於上青天”,“詩仙”李白一句千古絕唱,千百年來一直把四川交通落後的情景定格在人們心中。然而,這種狀況卻在十年的西部大開發中徹底改觀,成灌高鐵、成渝高速復線、蘭成鐵路、九寨溝機場……如今的四川,可以放言“敢邀詩仙逛蜀道”了。

    甘孜、阿壩、涼山是四川省的三個少數民族自治州,由於地處偏遠山區和高原地區,三州的交通建設一度十分落後。西部大開發十年,國家連續投入鉅資建設“通縣油路”等交通工程,在四川西部高原和崇山峻嶺間,編織起密密麻麻的公路網。

    西部大開發實施後,四川建設西部綜合交通樞紐的步伐不斷加快。目前,全省進出川通道已經有15條;各種運輸線路總里程23.1萬公里,比西部大開發前增加了一倍多,其中高速公路通車里程2188公里、在建里程2955公里,建成後將達到5100多公里。四川的鐵路、民航機場建設也日新月異。

    交通基礎設施的大大改善,只是西部大開發十年來四川實現跨越式發展的一個縮影,更為顯著的是全省綜合實力有了明顯提升,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2009年四川的GDP超過1.4萬億元,與1999年相比翻了近兩番。與此同時,人民生活水平明顯提高,2009年,四川城鎮居民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達到13904元和4462元,均為1999年的近2.5倍。

    西部大開發的過程就是西部大開放的過程,誰能在開放中搶佔制高點,誰就能在大開發中贏得先機。十年來,四川改革開放不斷深化,廣大幹部群眾的改革意識、開放意識和市場經濟觀念大為增強,衝破了長期束縛發展的“盆地意識”。如今,世界500強已有150余家入駐四川,比10年前增加了1倍多。另外,全省實際利用外資和到位的省外資金,分別是10年前的3倍多和60倍。

    西部大開發十年,四川的科技創新和工業經濟發展也突飛猛進,産業結構調整和升級不斷加快。在去年10月舉辦的第十屆西博會上,四川展示的産品涉及電子信息、先進製造、生物工程、新材料、新能源、航空航天等領域,四川在獲得大量商品訂單的同時,還簽約投資項目1146個,簽約投資額4705.3億元。

    四川省委書記劉奇葆認為,這屆西博會有“四大特點”,就是政經結合、共謀發展,中外合作、互惠互利,東西互動、攜手並進,共辦共享、實現雙贏;發揮了投資促進平臺、貿易合作平臺和首腦外交平臺三大作用,提升了西部地區全面開發開放的戰略地位。

    地震廢墟上崛起“新天府”

    震驚中外的汶川大地震,給有著“天府之國”美譽的四川以重創,面對受災面積廣大、受災人口眾多、自然條件複雜、基礎設施損毀嚴重等困難局面,災後恢復重建任務異常艱巨和繁重,重建工作充滿挑戰。

    “災區能否恢復‘天府之國’的美麗?何時恢復?”世界在關注。

    僅僅兩年多時間,這些疑問都有了明確答案。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和親切關懷下,在全國人民特別是援建省(市)的大力支持和傾情援助下,四川災區幹部群眾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創造了“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不畏艱險、百折不撓,以人為本、尊重科學的偉大抗震救災精神”,創造了沒發生饑荒、沒出現流民、沒暴發疫情、沒引起社會動蕩的抗災救災史上的奇跡。災後恢復重建取得了階段性重大成果。

    截至目前,四川地震災區150余萬戶農村永久性住房已全部完成,25萬戶城鎮居民住房重建基本完成;學校、醫院等重建項目進展順利;納入國家重建總體規劃的近3萬個項目全部開工,完成投資超過概算總投資的八成;全省51個重災縣經濟快速恢復,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已超過震前水平。

    在汶川特大地震中遭受嚴重破壞的安縣曉壩鎮,如今已變成花園式小鎮;以前到處冒煙的汶川縣水磨鎮,發展産業與當地民族風情結合,成就了一個風景秀麗的旅遊集鎮……“現在走進四川災區,最漂亮的是農房,最堅固的是學校,最現代的是醫院,最滿意的是群眾。”這是一名普通網友對災後重建的評價。

    誠如其言,曾經山河破碎、滿目瘡痍的四川地震災區,如今已發生了脫胎換骨的巨大變化,到處煥發出蓬勃生機和旺盛活力,書寫了一曲從悲壯走向豪邁的精彩篇章。

    談及汶川特大地震和國際金融危機,四川省省長蔣巨峰曾坦言,四川能夠在雙重壓力下取得現在的成績,很不容易。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西部大開發的10年,為四川抗擊特大地震災害和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奠定了良好的物質技術基礎,否則這一切都是難以想象的。

    當前,按照中央力爭用兩年時間基本完成原定三年目標任務的要求,四川正奮力推進災後恢復重建,目前各項工作正有力、有序、有效地加快推進。人們完全有理由相信,在各方的關心與支持下,自強奮進的四川災區幹部群眾一定能夠建設一個更加美好的新家園,一個嶄新的“天府之國”將重新崛起在世人面前。 

改革開放為西部發展提供強大動力

    2009年10月16日,第10屆中國西部國際博覽會在四川成都新世紀國際會展中心開幕。這是參觀者在一家沼氣處理系統開發商展廳前諮詢信息。新華社記者 江宏景 攝

國務院常務會研究西部大開發重點任務和政策措施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7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重點任務和政策措施。

    會議指出,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是黨中央、國務院在世紀之交作出的重大決策。十年來,在國家大力支持和西部地區幹部群眾共同努力下,西部大開發取得巨大成就。西部地區經濟社會加快發展,城鄉面貌發生歷史性變化,人民生活水平明顯提高,也為全國發展開闢了更為廣闊的空間。 >>>詳細閱讀

西部大開發十年貴州基礎設施建設投資超4400億元

    新華社貴陽7月1日電(記者 王橙澄)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政策十年來,貴州省基礎設施建設累計完成投資突破4400億元,超過新中國成立後前50年的累計投資規模,以交通水利為重點的基礎設施建設成效令人矚目。

    記者從近日在貴陽召開的西部十二省市區社科院院長聯席會議上了解到,到2009年,貴州省公路通車里程達到14.26萬公里,比1999年增長3.19倍,其中等級公路通車里程達到6.8萬公里,比1999年增長3.4倍;高速公路通車里程達到1189公里,比1999年增長9.3倍;鄉鎮通油路率、建制村通公路率分別達到84.9%和89.2%。 >>>詳細閱讀

 
 
 相關鏈結
· 西部大開發十年貴州基礎設施建設投資超4400億元
· 黃金十年隴原巨變:論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
· "天路"鐵軍—武警交通八支隊投身西部大開發紀實
· 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研究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
· 發展改革委印發西部大開發進展和工作安排的通知
· 關於2009年西部大開發進展情況和2010年工作安排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