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步履穩健走向新生——百日之際重訪玉樹地震災區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0年07月23日   來源:新華社

    人性在閃耀——愛心接力棒在人們手中傳遞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7月19日下午2時30分許,玉樹孤兒學校初一年級的板房教室裏,30多個藏族孤兒在一位年輕女教師的帶領下齊聲朗誦。

    “這些孩子很快將到外地去上學,我專門選了和送別有關的古詩,和大家一起學習。”作為福建義工俱樂部29人支教隊的一員,寧德福安逸夫小學教師王金花已是第二次給孩子們上語文課,“我們教孩子們的知識是有限的,更多的是帶來快樂,帶來一種心靈上的溫暖,在他們的心裏種下希望的火苗。”

    雖然有一位義工因高原反應嚴重已被送離玉樹,但是隊員們仍然信心十足:“為了同一片藍天、同一個夢想的目標,我們將在這裡堅守。”

    ……

    建設新家園、新校園、新玉樹,讓受災的兄弟姐妹過上新生活,是災區群眾的期盼,也是全國人民的心願。

    盛夏時節,記者再次在這片土地上採訪,從板房學校到居民安置點,處處都能見到志願者的身影:

    他們中間,有的是再次重返災區的志願者——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蓮花愛心基金管委會主任蔡鵬又來了:“我們跑了四五天,和贊助企業的代表一起選定了8所學校、20多戶農牧民、文成公主廟等4個寺廟,還有7個黨員活動室,支持安裝光伏發電系統,滿足照明需要。我們需要一個綠色的玉樹。”

    他們中間,有的是新加入的力量——北京林業大學的13名大學生來了。在玉樹第三完全小學,他們一到就投入教學當中,13人在14個班任教,有的還當上了班主任。校園的三塊黑板報上,分別介紹世博會、足球世界盃、國慶閱兵。“下一步,我們還要把國務院關於玉樹恢復重建的總體規劃打印出來,貼在黑板上。我們還策劃讓孩子們畫‘未來的家’。”帶隊的楊雲雷同學説。

    更多的,則是一直在這裡堅守的力量——玉樹震後最大的居民集中安置點賽馬場上,慕名前來就醫的藏族群眾,坐滿了一處醫療點窗口前的兩排長椅。在這已經連續堅守40多天的“小楊大夫”就是不肯透露姓名:“我每天要看六七十個人,量血壓、扎針、拔針、拿藥,有時候到了晚上十一二點,必須打著手電筒開藥方……”

    “小楊大夫”的事業已經後繼有人,4位來自青島的醫科大學生幾天前來到這裡,利用暑假做志願者,已經在她的指導下為受災群眾看病。

    4位來自北京仁愛慈善基金會的年輕女孩仍在玉樹堅守,其中時間最長的已經有2個多月。“我們早期帶來了4噸物資,然後去安置點走訪群眾,還建立了包括圖書室、課堂等在內的仁愛社區。前不久,學校開學時我們在7所學校進行了心理援建,對教師進行‘如何上好災後第一堂課’的培訓。”27歲的副秘書長鐘瑩雖然是位“80後”,從事公益事業卻已有5年。

    一直堅守的,更有玉樹當地逐漸成長的志願者力量——28歲的“關愛生命協會”負責人求松的家就在結古鎮上,雖然地震發生時家裏也損失慘重,但從一開始,他就投入到抗震救災中。“地震發生後,我們配合有關單位發放物資,現在開設了一個利民學堂,專門教那些超過上學年齡的孩子上學,學畫唐卡、做手工藝品和畫面具,幫助他們掌握一技之長。”見到記者,他黝黑的臉上露出開心的微笑:“告訴你一個好消息,我們的‘關愛生命協會’昨天已經在民政局註冊了。”

    愛心在傳遞,愛的力量也在傳遞。玉樹孤兒學校校長尼瑪仁增説:“我已經記不清接受多少愛心捐贈了,幾乎每天都有人來獻愛心。”

    7月19日傍晚,一場別開生面的晚會在海東特警的帳篷營地舉行,來自玉樹孤兒學校、北京軍區方艙醫院、海東特警和志願者代表在這裡齊聚一堂。

    “感謝父母,給了我生命和無私的愛;感謝老師,給了我知識和看世界的眼睛;感謝傷痛,讓我練就了釋懷生命之起落的本能;感謝關懷,生命因你而多了充實與希望……”6位玉樹孤兒學校的藏族孩子以清唱和手語,表達心中的感恩之情。

    人們屏氣凝神,安心靜聽——

    巍巍青山下,遼闊草原上,洋溢著“藏漢一家親”的濃濃親情;落日的余暉,照射在人們的身上,感覺格外溫暖……

    讓人同樣倍感溫暖的,是至今仍然綿延不絕的愛心——

    一筆筆凝結著海內外無數人愛心的捐款和物資,以玉樹的名義在匯集——截至7月5日12時,全國共接收青海玉樹地震救災捐贈款物87.66億元。

    玉樹不倒。她在大愛中同行,在感恩中奮進。

    夢想在滋長——災區群眾自強不息,頑強的生命在高原上生長

    燒奶茶、擠牛奶、揀牛糞、打酥油……

    “政府幫助我們蓋了房子,但是日子還需要自己努力打理。”62歲的桑羊是玉樹甘達村四社的牧民,地震發生後,一家人把放牧的牦牛帳篷紮在了村子對面的牧場。每天,桑羊都要和女兒一起擠牛奶、曬牛糞。

    在地震中,桑羊家裏頭有20多頭牛被壓死,家裏還有20多頭牛,其中有7頭母牛。“這些母牛再産些小牛犢,牛群還會恢復到以前的數量。”

    震後100天,受災群眾的自強不息和頑強拼搏,給人們留下深刻印象。

    如何發展後續産業,讓居民增加收入?地震以後,這成了在地震中遭受重創的加吉娘社區黨支部書記土丁朋措苦思冥想的問題。

    “5月底以來,我們組織社區的一半居民去挖蟲草,同時,組織了400多人參與清理廢墟,收集廢墟中的鋼筋。”加吉娘社區帳篷內,這位48歲的康巴漢子告訴記者,現在社區的廢墟都已經被清理,“今後,我們要通過發展運輸業、建設溫棚蔬菜生産基地和發展乳製品加工業,來解決後續産業發展問題。”

    此時,兩公里外的結古鎮民主路上,一家“河南名吃”帳篷小店內,熬著白米粥的大鍋正冒著熱氣。“生意還算不錯,最好時一天可以賣1000來塊錢。”劉慧霞的小店已經重新開張兩個多月:“現在來玉樹援建的人多起來了,我們每天早上五點開門,晚上十一點關門。”

    地震發生時,41歲的劉慧霞和丈夫王傑民都被壓埋在廢墟下。“我當時就想,要是能活著逃出來,一定要好好生活。” 王傑民摸了摸頭上的傷疤,笑呵呵地説,“感謝上天,我和愛人都活著。現在國家要重建一個更美麗的玉樹,對將來的生意,我們覺得挺有信心。”

    勇敢迎接挑戰,樂觀面對生活——

    震後100天,我們在玉樹採訪,從一個個普通群眾的身上,看到了一種頑強的力量——那是一個民族面對災難時的堅韌不拔、樂觀向上。

    走進震後政府緊急修建的玉樹生活必需品應急市場,“格薩雲天圖文電子科技公司”,一個嶄新的招牌吸引了記者的目光:26歲的店老闆扎西鬧布一大早就忙著招呼來來往往的顧客,有的來打印文字,有的來買電腦耗材,有的來取走剛做好的廣告。

    “最近生意不錯,一天的收入平均下來有好幾千塊錢。”扎西鬧佈告訴記者,自己是土生土長的玉樹人,震前開了一家圖文設計店,還結了婚,買了一套新房。

    “哪知道地震一來,房子和店都沒了。萬幸的是家裏沒有人遇難。人在,希望就在!”扎西鬧布和同學一道,利用從親朋好友借來的幾萬塊錢,從西寧買了新的設備和用具,把店面重新開了起來。

    兩個多月來,隨著玉樹當地經濟生活逐漸恢復,加上各路援建隊伍不斷到來,小店的生意也水漲船高。“我們把業務從以前的圖文設計擴展到了現在的打字複印、廣告製作、電腦銷售和辦公耗材供應。”

    “我還想開一家洗車行,名字也叫‘格薩雲天’。這兩天我就去西寧,把洗車設備拉回來。”扎西鬧布臉上洋溢著希望,“現在各方面困難仍然很多,但我們不怕。我是玉樹人,有責任堅守在這裡。人在一起,心在一起,力量就能匯聚到一起!”

    震後的玉樹,無數個“扎西鬧布”在行動——

    震後僅7天,玉樹災區就有507家商店恢復營業,實現了全州商業網點的全覆蓋;政府修建的應急市場內,數百個工商業經營戶入駐,此起彼伏的叫賣聲、討價還價聲,給這個高原小鎮帶來了生機和活力。

    記者驅車來到地震重災區巴塘鄉。和煦的陽光沐浴著草原,山坡下,一座座臨水而建的帳篷十分引人注目——這裡是玉樹中心大酒店專門開設的“太陽部落帳篷城”,就在6月,就在這片草原上,玉樹迎來了震後第一個旅遊團。

    “七八月是玉樹最好的季節。”“帳篷賓館”24歲的老闆索南説,遊客們有的來自西寧、北京、四川、廣東,還有的來自法國、英國。

    “這裡最多可以同時容納110多人住宿、200多人就餐。現在基本上每天有五六十位客人。”索南還有一個計劃,就是自己開一家旅行社,開闢一條朝聖旅遊線路,“現在來玉樹朝聖的人很多,市場空間不小。”

    説這話時,他的眼眸裏滿是憧憬和希望……

    從工商業到旅遊業,從設施農業到特色手工業,災後的玉樹,正在重建中恢復生機,重現生氣。

    災難和磨礪同在,信念和希望同行。在玉樹地震100天后,一種內在的力量,正在這片雪域高原上生長;新生的夢想和嚮往,正一點點在這片土地上生長:

    ——“拉薩的拉,巴黎的巴。”扎西大同村村民拉巴江才幽默地介紹著自己的名字。他是村裏最早的藏獒養殖戶,地震時少了9條,現在還養著10多條,每天的飼料要100多塊錢。“我要感謝藏獒,是藏獒帶來了財富。現在,它們仍然是我的希望,雖然目前沒有人來買,但我相信遲早會有人來的。”

    ——“只要是孤兒,我就要接收。我心中的奮鬥目標就是建立一個無孤兒社會。雖然很難很漫長,但是我會為之努力奮鬥。”玉樹孤兒學校校長尼瑪仁增語氣十分堅定。

    ——“國家的政策好,我們真心感謝共産黨。沒有共産黨,就不會像現在這樣有吃有喝有住。”扎西大同村66歲的藏族阿媽扎西永措熱情地邀請記者到她家的帳篷裏喝茶,“我們現在都挺好的。就是盼著早日蓋起新房子,好在入冬前住進去。”

    ——“希望玉樹再快一點好起來。”11歲的央金説,“還希望長大以後,發明一種預測地震的儀器。”

    ……

    玉樹縣第一民族中學、玉樹縣隆寶鎮哈秀衛生院……7月8日和12日,青海省玉樹地震災後恢復重建工作領導小組向社會公佈了兩批玉樹地震災後恢復重建認捐認建項目,希望更多的單位或個人為玉樹地震災區災後恢復重建再伸援助之手,再獻一份愛心。

    倡議認捐認建,緣于災後恢復重建的任務艱巨而繁重——青山無語,溪水無言。人們期盼著,歷經劫難的地震災區能夠早日恢復生氣,能夠再次玉樹臨風。

    “布穀”“布穀”——

    清晨,在布穀鳥清脆的啼鳴和汽車發動機的轟鳴聲中,玉樹大草原迎來了又一輪嶄新的太陽,給人們帶來溫暖,帶來希望……(記者:李斌、黨周、馬千里、呂雪莉、鄒偉、駱曉飛、陳國洲)

青海玉樹地震災後恢復重建工作會議在西寧召開

    6月20日,經黨中央、國務院批准,國務院抗震救災總指揮部在西寧召開青海玉樹地震災後恢復重建工作會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國務院抗震救災總指揮部總指揮回良玉出席會議並講話。新華社記者 謝環馳 攝

    經黨中央、國務院批准,國務院抗震救災總指揮部20日在西寧召開青海玉樹地震災後恢復重建工作會議,傳達貫徹胡錦濤總書記、溫家寶總理的重要指示,全面部署災後恢復重建及對口援建工作。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國務院抗震救災總指揮部總指揮回良玉在會上強調,青海玉樹地震抗震救災工作已經取得重大勝利,經國務院批准的玉樹地震災後恢復重建總體規劃即將全面啟動實施,災區人民殷切期盼的重建美好家園的大幕就此正式拉開。我們要充分認識玉樹災後重建的重要性和艱巨性,切實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的決策部署上來,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實現災後重建的各項任務上來,認真落實災後重建規劃和各項支持政策,科學依法統籌推進災後重建,有力有序有效搞好對口援建,堅決打贏災後恢復重建這場硬仗,努力建設一個生態美好、特色鮮明、經濟發展、安全和諧的社會主義新玉樹,讓災區人民滿意,讓全國人民放心。 >>>詳細閱讀

《玉樹地震災後恢復重建市場服務體系規劃》實施

    按照國務院總體布署和要求,依據《玉樹地震災後恢復重建總體規劃》,青海省人民政府、商務部、中國人民銀行、國家糧食局近日聯合印發《玉樹地震災後恢復重建市場服務體系規劃》。

    《規劃》範圍為玉樹州玉樹、治多、稱多、雜多、曲麻萊、囊謙等6個縣的19個鄉鎮,其中極重災區包括玉樹縣結古鎮,重災區包括玉樹縣隆寶鎮、仲達鄉、安衝鄉、巴塘鄉。 >>>詳細閱讀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相關鏈結
· 青海省制定玉樹災區重建過渡期醫療衛生保障方案
· 中組部表彰玉樹抗震救災中優秀的先進組織和黨員
· 中國紅十字會向玉樹地震災區提供23億元重建資金
· 《玉樹地震災後恢復重建市場服務體系規劃》實施
· 青海玉樹地震災後重建測繪保障工程取得重要成果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