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上海世博會入園人數創出新高 地鐵運量刷新紀錄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0年10月16日   來源:新華社

    10月16日,遊客排隊等候進入中國館參觀。截至15時30分,上海世博會當日入園遊客達91.59萬人次,創開園以來新高,超過了大阪世博會單日83.6萬的最高客流記錄。新華社記者 裴鑫 攝

 世博會開啟上海“包容性增長”新篇章 

    新華社上海10月16日電(記者姚玉潔)這是載入史冊的時刻。16日中午,上海世博園累計接待人數一舉突破了1970年大阪世博會所創的參觀總人數6421.88萬人次的歷史紀錄。上海世博會的“成功、精彩、難忘”,已深深鐫刻在無數參觀者的心上。

    這184天的盛會,也必將在上海城市發展的歷史長卷中,留下永恒印記。世博,是上海經濟社會轉型的機遇之門;世博,也將開啟上海“包容性增長”的新篇章。

    當轉型成為城市發展的內在需要

    “世界上偉大的城市,不是因時代的變遷而實施變革,而是充分理解變革的重要性,首先自我變革成為示範領導城市。而世博會就為上海提供了這種機遇。”近日舉行的第22次上海市市長國際企業家諮詢會議上發出的這一聲音,正是當下上海風起雲涌的轉型大業的真實表達。

    新舊産業的嬗變,正如春原之草,在上海遍地生長:作為國家重要的鋼鐵製造基地和港口,原本産業結構一直偏重的上海寶山區的經濟結構正悄然“由重變輕”、“由黑變綠”、“由硬變軟”,郵輪港綜合配套、鋼鐵服務業等各種現代服務業投資項目紛紛落戶;擁有蘇州河與黃浦江“黃金水岸”的虹口區北外灘,卻“不愛房産愛航運”,成為國內沿海城市中航運企業最密集的地區……

    上海的領導同志強調,上海的發展到了不應該再片面追求GDP的階段,更應該強調經濟發展的結構、質量、效益。

    正是籌博辦博的歷程讓上海意識到,轉型,已成為當下上海經濟社會發展的內在需要。世博園1000多輛新能源汽車,有望在世博會結束後在城市公共交通領域迅速推廣應用;來自德國不來梅的“汽車共享”實踐,已經在上海試點,每一輛共享汽車將能替代6輛私家車出行;而建築垃圾壓成的窨井蓋、飲料盒製成的環保椅,也有望跟太陽能薄膜發電、半導體照明等低碳明星一起,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

    上海世博會事務協調局研究中心主任季路德説:“世博會不應只有6個月的生命力,對城市發展理念的思考和討論應當延續和深化,這樣才能激發出國家發展所需的持久推動力。”

    世博開啟“機遇之城”

    縱觀歷史,世博會既是薈萃人類文明成果的盛會、展示多元文化的恢弘舞臺,更是促進經濟發展轉型的直接推動力。

    1970年,大阪世博會帶動了大阪以及整個關西地區産業的大幅度結構調整,直接助力大阪成為僅次於東京的商務交易、金融、信息交流中樞。1993年,韓國大田世博會引導韓國成功完成了從出口加工型到自主創新型經濟的轉變。2010年上海世博會,無疑也將叩響上海經濟轉型之門。

    世博會展示的規劃科技、生態建築、低碳等前沿性、戰略性、開創性新技術、新理念,將對上海搶佔新一輪戰略性新興産業制高點具有重要意義。數據顯示,2010年上海高新技術産業9個重點領域新增産業規模有望超過1000億元。而根據上海“十二五規劃”,到2015年,上海戰略性新興産業産值規模將實現翻番。

    在“世博效應”刺激下,消費成為上海今年上半年經濟成績單上的亮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2920.95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7.5%,增幅同比提高3.7個百分點,第三産業佔GDP的比重有望進一步提升。

    但在上海的決策者看來,金融服務業、信息服務業、航運服務業等高端現代服務業,才能真正體現上海現代服務業的含金量。今年以來,隨著股指期貨順利推出,短短數月,金融期貨市場、銀行間貸款轉讓市場、非上市公眾公司股權轉讓市場紛紛落戶上海,信託資産登記轉讓市場、保險交易市場也在積極籌備中。

    普華永道針對21個世界級大都市展開的“機遇之城”問卷調查中,在外商直接投資、金融價值以及創造就業機會項目的數量這三項指標中,上海雄踞榜首。

    包容性增長的“世博之窗”

    在世博園“城市最佳實踐區”的馬德里案例館,造型美觀的“竹屋”堪稱低碳建築的典範。屋頂設有蓄水池,池中種滿綠色植物,可改善樓體的隔熱性能;設置在頂棚中的可穿透的非晶硅材料板塊則每年可以提供1090千瓦時的光伏能源。

    這是馬德里政府為城市低收入人群建造的保障房。“廉租房在馬德里並不意味著低品質。”馬德里案例館總協調人尼諾説。

    如果説,“包容性增長”意味著讓經濟發展成果惠及所有人群、在可持續發展中實現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促進人人平等獲得發展機會、以人為本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那麼,這些與“科學發展觀”一脈相承的理念,在5.28平方公里的世博園、在上海7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已然星火燎原……

    一直習慣把“進城”叫做“去上海”的松江人欣然發現,坐地鐵到上海商業中心徐家匯只需半個多小時;一直“孤懸海外”的崇明島居民,即將在家門口迎來高等級醫院的醫療服務;一些有眼光的投資家,正在將資金投向上海郊區新城的養老、健康行業。

    “我們的研究發現,中國縮小城鄉差距出現了轉捩點,資本已經不是單一地流向城市,而是開始在城鄉之間雙向流動。”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李揚説。

    世博還未落幕,上海已公佈了一系列後續規劃:今後5年全面實施公交優先戰略,將全市地鐵運行總里程由目前的400多公里延伸突破至600公里;社保方面,上海已有百萬被徵地農民參加了“小城鎮綜合保險”,“鎮保”將進一步向被徵地農民聚焦;教育方面,上海正在郊區集中建設大型居住社區的公建配套學校,推動優質基礎教育資源向郊區轉移,而所有在滬農民工同住子女均已免費接受義務教育;公共租賃房的保障範圍則拓展至“常住人口”……

    一幅幅城鄉融合、和諧發展的美麗畫卷正在黃浦江畔徐徐展開。

    “‘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世博主題,與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一脈相承,我們的發展就是要追求歷史與未來、人與自然、人與人的和諧發展,這也是‘包容性增長’的題中之意。”上海市發改委副主任、上海市發展改革研究院院長肖林説。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相關鏈結
· 世博會讓滬招商引資升溫:20個外資項目集中簽約
· 上海世博會澳門活動周開幕展現多元文化和諧交融
· 答世博題、看世博會:全球55萬人爭做"世博達人"
· 世衛組織專家稱上海世博會食品安全系統運行良好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