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鄭州10月24日電(記者張興軍)記者從水利部小浪底水利樞紐建設管理局獲悉,自1999年10月下閘蓄水以來,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總體運行良好。通過精心調度、科學管理,截至目前,工程在防洪、減淤、供水、灌溉、生態、發電等方面發揮出了巨大的社會、生態和經濟效益。
小浪底工程壩址位於黃河干流最後一個峽谷出口處,上距三門峽水利樞紐130千米,下距黃河花園口128千米,控制黃河92.3%的流域面積、90%的水量和近100%的泥沙。工程概算總投資352.34億元人民幣,其中內資260.07億元,外資11.09億美元。
小浪底水利樞紐1994年9月12日開工,1997年10月28日截流,1999年10月25日下閘蓄水,2000年1月9日首臺機組並網發電,2001年12月31日主體工程全部完工,2009年4月7日順利通過國家竣工驗收,由此標誌著工程進入正常運行管理、全面發揮效益的新階段,為人民治黃事業樹起了一座新的歷史豐碑。
據小浪底工程總工程師張利新介紹,為嚴密監視工程運行期間的安全狀況,小浪底工程共設計佈置3000多個觀測測點,涉及30余種觀測儀器與設施,形成了一套嚴密、科學的安全監測系統。自1999年下閘蓄水以來,總體運行良好。
由於處在控制黃河水沙的關鍵位置,按照設計,小浪底工程以防洪、防淩、減淤為主,兼顧供水、灌溉和發電。工程運用分為三個時期,即攔沙初期、攔沙後期和正常運用期。
相關數據顯示,小浪底水庫總庫容為126.5億立方米,長期有效庫容51億立方米。黃委會防汛抗旱辦公室主任王震宇告訴記者,小浪底工程建成後,與三門峽、陸渾、故縣水庫聯合運用,可使黃河下游的防洪標準由不足60年一遇提高到千年一遇;與三門峽水庫聯合運用,可基本消除黃河下游淩汛威脅。
2003年8月至10月,黃河流域遭遇幾十年來最為嚴重的“華西秋雨”,中下游干支流相繼發生10余次洪水過程。按照黃河防總的統一調度,小浪底水庫進行蓄洪、削峰、錯峰運用,攔蓄洪水58.5億立方米,將黃河下游可能出現的6000立方米/秒洪峰消減至2800立方米/秒以下,避免了灘區179萬人口轉移及375萬畝耕地遭受水淹,實現直接經濟效益110億人民幣。
除了防洪,小浪底還有巨大的減少下游河道淤積作用。數據顯示,2000年至2009年,小浪底水庫入庫沙量約32.5億噸,出庫沙量約5.8億噸,攔截了近27億噸(約25億立方米)泥沙,對下游河道起到了有效的減淤作用。尤其自2002年以來,黃河防總連續實施10余次調水調沙運用,使河道主槽行洪能力從不足1800立方米每秒提高到4000立方米每秒,有效緩解了下游“二級懸河”的威脅。
王震宇表示,小浪底水庫有75.5億立方米的淤沙庫容,按設計方案,可以攔沙運用20年,為下游河道減少100億立方米的泥沙淤積。但隨著時間推移,小浪底原始庫容會越淤越小,最終降到長期有效庫容51億立方米。
在供水和灌溉方面,來自黃河水調部門的材料顯示,2000年至2009年,小浪底水庫累計供水量為1624.6億立方米,累計補水量為660.99億立方米,為黃河連續10年不斷流發揮了重要作用,由此提高了下游地區4000萬畝灌區的灌溉保證率,緩解了工農業生産和生活用水的緊張局面。同時,通過科學調度,水庫還為5次引黃濟津、8次引黃濟青、3次引黃濟淀提供了充足水源。
2009年年初,黃河流域甘肅、陜西、山西、河南、山東等五省發生持續乾旱,乾旱面積高達上億畝。為此,黃河防總及時發佈黃河干旱預警,並連續7次加大小浪底水庫下泄流量,最大下泄流量達到900立方米每秒,整個應急調水期間,小浪底出庫水量67.36億立方米,下游抗旱引水創1999年以來同期最大值,為保障中部糧倉的豐收發揮了重要作用。
作為河南電網的主要調峰、調頻電站,小浪底水電站提高了電網的安全性和供電質量,有效緩解了河南電網用電緊張局面。6臺機組投運以來,年發電量、年利用小時數、運行時間和可靠性不斷提高,目前各主、輔系統運行穩定正常。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09年底,小浪底水電站已累計發電420.24億千瓦時,相當於節約標準煤約1395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3836萬噸、煙塵排放約9.32萬噸,在為國民經濟發展提供大量能源的同時,也為環境保護作出了巨大貢獻。
此外,小浪底工程建成投運後,通過合理調度,還保障了黃河下游及入海口的生態需求流量,大大改善了黃河下游生態環境,黃河三角洲濕地面積明顯增加。僅2005年第4次調水調沙就使新淤地向海內推進1.6公里,新增濕地2萬畝。黃河下游以及庫區大片濕地的形成,使久別的鳥類重返家園,清澈的水面,為各種水生生物提供了良好的棲息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