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的“鳳凰涅槃”
在大戰“龍須溝”的同時,廣州在全市範圍內排兵布陣,全面系統開展污水治理和河涌綜合整治工程,總投資340多億元,堪稱中國歷史上最大的治污工程之一。
5年前,廣州市領導開始帶頭遊珠江。這一度曾成坊間茶余飯後笑談。然而,遊珠江是一種意志的宣示、一種決心和信心的宣示。
新建38座污水處理廠和48座污水泵站,整治河涌121條;污水管網從1813公里增至2907公里;生活污水處理能力從228.6萬噸/日提升至465.18萬噸/日;新增水邊綠地面積586.56萬平方米,新增水域面積277.8萬平方米,新增綠道323.4公里……
完成如此浩大的工程,廣州只用了不到2年的時間!
廣州市水務局局長張虎説:“如果市民呼吸不上新鮮的空氣、喝不上乾淨的水,再快的發展速度也沒有意義。”
通過截污、清淤、調水補水、堤岸建設,改善水生態、美化水景觀,廣州基本解決了河涌水體發黑髮臭問題。在一些以往黑臭極度嚴重的河涌裏,人們已經發現魚、龜等水生動物。廣州市水務局介紹説,廣州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已提前兩年實現100%達標;珠江部分河段水質也已達到Ⅲ類標準。
荔枝灣涌靠近荔灣湖的亭子裏,幾位老人自發搭起“私伙局”,吟唱著低回婉轉的粵曲。“我們一家五代都住涌邊。小時候,我們是跳進去游泳的。説不定不久的一天,我的孫兒能再跳下去遊個痛快。”56歲的荔灣老街坊劉永樹説。
珠江水系已經開始涅槃重生。
“首善之區”引領珠三角新開始
宏大的治水工程背後,珠三角的發展方式、發展理念也在悄然轉變。
2008年,廣東提出産業、勞動力“雙轉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汪洋説,廣州要堅持走全面、協調、可持續的城市化發展路子,成為廣東建立現代産業體系和建設宜居城市的“首善之區”。
身負南粵“首善之區”重任,廣州在下大力氣“治水”的同時,積極推進“退二進三”,通過産業轉移、産業對接並舉實現産業佈局內外重新調整,向綠色國家中心城市衝刺。2009年,廣州第三産業對全市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70.1%,同比提高5.5個百分點,拉動作用明顯增強。廣東省委常委、廣州市委書記張廣寧説,廣州治水,不僅是為了迎亞運,更是為了後亞運的發展。在廣州,“治水”是和經濟增長方式轉型緊密結合在一起的,治的不僅是廢水、污水,更是陳舊的思想觀念和落後的發展理念。
在南粵“首善之區”的引領下,這種廣義的“治水”在珠三角經濟、社會、文化等領域全面展開,一些曾經被過度推崇的開始淡出視野,一些曾經被過度忽視的重新提上議程。在廣州之外,深圳積極推進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和國家低碳生態示範市;佛山文化先行,力推信息化、工業化、城市化、國際化“四化融合”,建設“智慧佛山”;惠州打造“惠民之州”……
轉型的理念、科學發展的理念、包容性增長的理念,已經出現並逐漸深入人心。珠三角工業重鎮的發展重心開始超越經濟範疇,轉向更為注重民生、和諧的全方位發展。
“沒有這些基礎,珠江治水只能治標不能治本,廣州也不敢揭河涌的‘蓋子’。”中山大學學者藺志強説。
“大決心、大轉折,帶來了廣州和珠三角的大變化。”周亞偉説。在廣州,經濟總量並未因“騰籠換鳥”、産業結構調整而“後退”,相反在“天更藍、水更清”中呈現更穩健的增長態勢,2009年當地生産總值突破9000億元大關。
亞運即將在珠江的海心沙拉開大幕,“治水”過程中,無論是廣州還是廣東,都已經擁有了科學發展的信心。那一天,當國際友人帶著“褐黑色”的記憶再度站到珠江邊時,他們將驚嘆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