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23日,一場“杜絕虛假報道、增強社會責任、加強新聞職業道德建設”的專項教育活動在全國拉開帷幕。兩個多月來,各地各新聞單位按照中央統一部署紮實推進,基本完成了動員部署階段和自我教育、自查自糾階段的任務要求,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好了傷疤不忘疼
“由於採訪作風不夠嚴謹,新聞判斷能力不足,因而出現了虛假報道的大錯。這次教訓警示自己,作為媒體人,必須時刻繃緊‘真實’這根弦,任何時候都不能被別人策劃的事件所誤導,更不能因報道失實誤導讀者。”重慶一位曾采寫過失實報道的記者在心得體會中這樣寫道。
沒有新聞真實,就沒有媒體的公信力和引導力;沒有新聞真實,就沒有媒體的傳播力和競爭力。在專項教育活動中,各地各新聞單位以公開、透明的姿態,勇於自揭傷疤、自曝家醜,認真剖析虛假新聞典型案例,深刻自警自醒。
廣西日報傳媒集團將下屬的《南國早報》近10年來的57個新聞報道失實案例集中起來,編輯出版了《我們錯了》一書,作為集團編輯記者學習的警示教材。該書的“開場白”中,有這樣一些真誠的字句——“這樣的自我總結,自我提高,實在是一件有意義的工作”,“我們把自己的錯誤、失誤總結出來,就是為了把報紙辦得更好。”
四川省針對華西都市報刊發《深海圍“鯊”》、《獵“鯊”行動》等虛假報道,成都商報刊發《復旦18驢友被困黃山真相調查》等報道部分內容失實,嚴肅處理了相關責任人,對全省新聞從業人員起到警示作用。湖北省召開新聞發佈會,通報襄樊日報2010年11月16日刊發的《50件有毒玉米奶疑流入我市,工商部門緊急排查》嚴重失實報道典型實例,公佈了對相關責任人的處理決定。廣東省結合發生過的虛假新聞案例,深入剖析反面典型,達到以案説法的目的。南方報業集團以南方都市報刊登的《舞王大火燒出億元貪官,副局長家藏現金千萬?》為例,教育編輯記者不能片面追求轟動效應而忽略核對其真實性;以南方週末《面向十八大人事佈局,十四名省部級官員集中調整》為例,提醒編輯記者對網上新聞一定要慎之又慎,堅持做到未經採訪求證不直接採用網上新聞。
中國新聞社對《中國新聞週刊》官方微博2010年12月出現的“金庸去世”虛假報道及時進行了嚴肅處理,體現了正視錯誤、改正錯誤的積極態度。新華社總編室在全社範圍內印發《近年來我社報道失實案例及分析》,要求各部門、各分社認真吸取教訓。文匯報對2008年一位年輕攝影記者在沒有到現場採訪的情況下,翻出一張雪龍號到港的照片作為啟航照片充數的事件再次做案例分析,要求全體采編人員汲取教訓。重慶時報針對“作協代表團訂總統套房”的虛假報道案例製作了一面警示墻。
學習培訓強根基
“現在個別記者對報道中出現錯誤甚至捏造、抄襲的內容見怪不怪,甚至對假新聞的態度也由過去的‘零容忍’演變成‘能容忍’,這是一種非常可怕的現象。我們青年編輯記者一定要借此次專項教育活動機會,積極接受教育,增強自身素質,努力讓自己的報道經得起時間和受眾的考驗。”參與報道過山西“封口費”事件的中國青年報記者張國説。
堅持新聞真實,是黨的新聞工作的基本準則,是社會主義新聞事業安身立命之本,也是新聞職業精神、職業道德的基本要求。各地各新聞單位緊緊圍繞專項教育活動主題和目標任務,加強對編輯記者的教育培訓。
人民日報總編輯吳恒權、光明日報總編輯胡佔凡等中央新聞單位主要負責同志,各省區市新聞宣傳主管部門領導和主要新聞單位負責同志親自講黨課,分析了虛假新聞産生的原因、特點、危害以及防範措施等。
各地各新聞單位創新形式和載體,廣泛利用網絡等新媒體、新手段開展學習培訓。福建省依託東南新聞網的專項教育遠程平臺,在全國率先採用遠程全員測試的方式,對全省新聞采編人員進行新聞工作法律法規和職業道德規範等知識測試。江西大江網于2011年1月14日在全體編輯記者中建立了“圍剿虛假新聞·黨課QQ群”,通過QQ群這一即時通訊工具,讓網站的每一個編輯記者都能圍繞當日黨課主題,談認識和體會,真正參與到活動中來,在教育內容和教育形式上實現雙貼近。
光明日報將學習培訓制度化,把培訓工作列入預算,由專門部門負責組織,每月開展一至兩次培訓,並把采編人員參加培訓情況納入年終考核。河北日報以集體學習、培訓班、報告會、輔導講座、論壇沙龍、故事會等有效載體開展教育活動。河南日報採取請專家作報告、請老新聞工作者講光榮傳統、參觀報史館、組織知識競賽和演講等形式,進一步增強了學習效果。山東人民廣播電臺組織編輯記者參加為期一個月的讀書月活動,系統學習馬克思主義新聞理論和新聞職業道德讀物。
湖北舉辦了專項教育活動培訓班,對全省各市州宣傳部分管副部長、黨報社長、電臺電視臺臺長和省直新聞單位負責人進行集中培訓,組織學員圍繞“媒體的權力屬於誰”、“媒體的資源誰給的”、“媒體由誰管”等問題集中展開討論。四川省各新聞單位利用每週五下午黨組織學習時間和每週二下午設備檢修等時間,採取“走出去”參觀、“請進來”講課等形式,分層次、分批次組織新聞從業人員進行杜絕虛假報道培訓。
通過學習培訓,廣大編輯記者提高了思想認識,紛紛撰寫心得體會文章,暢談對杜絕虛假報道的認識。“真實是新聞的生命,作為一名記者,要‘名’更要‘命’。”上海廣播電視臺記者王勇道出心聲。長江日報記者李曉萌認為,拒絕虛假新聞,不是給自己戴枷鎖,而是給自己更大的自由。東方新聞網記者吳穎説,新聞從業人員只有把對新聞事業的敬畏之心深藏於心底,才能有如履薄冰之感,才不敢懈怠,才不敢忘乎所以。
制度建設築堅堤
杜絕虛假報道,制度往往是最管用、管長遠的。各地各新聞單位積極通過建章立制,強化制度執行,堵塞造成虛假失實報道的各種漏洞,努力形成防範虛假報道的長效機制。
海峽都市報編印了《采編警示錄》,收集了本報和外報的一些采編失誤案例,完善了新聞采編規範。為保證來稿真實性,要求通訊員來稿必須加蓋單位公章;對於稿件中仍存疑的內容由當班編輯或跑口記者再次核實。報社實行集體夜班制度,所有編委每天20時至22時均需到崗,共同對稿件和版面把關挑錯。該制度實行以來,報紙質量明顯提升,讀者對新聞內容的投訴電話明顯減少。
重慶晨報向社會公佈了《采編準則六十條》和《編輯記者下基層八不準》,督促報社全體職工規範采編行為,改進工作作風,受到社會各界廣泛好評。鄭州日報等媒體建立違紀違規新聞采編人員檔案制度,凡主觀惡意造假、嚴重違紀的予以除名,並上報新聞出版管理部門。
光明日報嚴格三審制度,對各類稿件的真實性、準確性進行嚴格核查。新京報進一步加強對消息源的監控,要求對網絡、自由投稿人、報料人等提供的稿件或線索,要認真核實核查。同時,研究制定針對審核把關責任的規章制度,將中層以上管理人員的把關職責與績效考核緊密聯絡在一起。
中國食品報在采編工作流程中實行嚴格的稿件簽審制度,總編室在分稿過程中對稿件進行初步篩選,做到明顯不符合規定的稿子不分發;部門主任、主編在審稿過程中嚴格把關,不合格稿件不上編前會;編前會上各部主任、副總編輯共同把關,發現問題及時會商。
山西日報要求記者在採訪活動中必須深入一線採訪,不去採訪現場的稿件一律不發,並以治理失實報道為重點,定期評選最差稿件,嚴格進行責任追究。湖南省從容易引發虛假報道的問題入手,要求廣電媒體嚴格執行節目三審制、重播重審制,加強對主持人的培訓和教育。
各地各新聞單位還分別公佈本地區、本單位舉報電話和電子郵箱,接受社會監督。浙江、湖北、山東、山西、重慶、四川等地的一些媒體積極聘請社會監督員對本媒體新聞報道的真實性進行監督。浙江省記協組織杭州、寧波、溫州、舟山等地的社會監督員到中國寧波網、寧波廣播在線等網絡媒體和紹興黨報、電臺電視臺座談,督促記者樹立深入基層、嚴謹細緻的職業作風。(記者 張淩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