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特稿:日本“3·11”地震災區中國公民撤離實錄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1年04月01日   來源:新華社

危難之際,國是我家
——日本“3·11”地震災區中國公民撤離實錄

    新華社北京4月1日電

    地震!海嘯!核泄漏!

    風光秀美的日本東北三縣沿海地區,幾乎在一瞬間變了模樣。

    災區中國同胞安危,牽動著祖國母親的心。

    國家主席胡錦濤表示,中國政府十分關心在日中國公民安全。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積極協助在重災區的中國公民儘快轉移到安全地區。外交、民航、旅遊等部門第一時間行動起來,救援身在災區的同胞。

    自3月11日地震當天開始,短短10天之內,7600余名中國公民在駐日使領館的協助下,順利撤離重災區;9300人回到祖國。

    事實再一次告訴我們:祖國,永遠是海外兒女堅強而溫暖的依靠。

    危難之際,國是我家!

    巨災之後,祖國心繫海外兒女。一場協助日本重災區中國公民轉移的救援行動,緊張有序地展開

    3月11日14時46分,日本東京。中旅總社領隊張國華正在大巴裏等候在“富士急”主題遊樂園遊覽的中國遊客。“人在車裏突然像在巨浪中的船裏一樣,感覺就要翻掉。”直覺告訴他,這不是一般的地震。

    這是日本地震記錄史上震級最高的地震,強度高達芮氏9級。巨震後,海嘯、核泄漏等次生災害接踵而至。最新的統計數字顯示,截至3月29日,日本強震及其引發的海嘯已造成超過1萬多人死亡,近2萬人失蹤。

    猝然而至的災難,將海外中國公民安危這一重大問題再次擺在人們面前。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關注在日災區中國公民的安全,並迅疾作出相關部署。

    胡錦濤主席在前往日本駐華使館弔唁日本地震遇難者時表示,中國政府十分關心在日中國公民安全。“3·11”地震發生後,日本政府積極救助在日中國公民。中方對此表示誠摯感謝。

    溫家寶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要求加強與日本有關方面合作,積極協助在重災區的中國公民儘快轉移到安全地區。

    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明確要求,各有關部門迅速行動起來,一場以救助日本災區同胞、協助重災區中國公民轉移的救援行動,緊張有序地展開:

    ——外交部、中國駐日使領館啟動應急機制,發佈緊急公告呼籲我重災區人員有序撤離,同時派出前方工作組,組織協調撤離工作。

    ——民航總局根據在日中國公民等待回國情況,協調國航、東航、南航等航空公司增派42架航班赴日,將約9300名中國公民運送回國,其中大部分為從災區撤出的中國公民。

    ——國家旅遊局啟動應急響應機制,加強與外交機構聯絡,掌握在日旅遊團隊情況,做好在日旅遊團隊安全保障。10天后,中國215個在日旅遊團隊的5416名遊客全部平安回國。

    ——交通運輸部廣州打撈局派出亞洲最大馬力的拖輪“德躍”輪前往救助因海嘯衝擊失去自航能力的集裝箱船“龍沐灣”輪。船上有24名中國籍船員。

    ——公安部部署各地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部門,積極協助中國駐日使領館做好中國在日公民身份核實工作,以便儘快辦理旅行證件,並要求邊檢機關為從日本回國人員提供高效優質的通關服務。

    ……

    對於來自日本重災區宮城縣的178名中國同胞來説,南航北方分公司首個赴日臨時增加的航班成了他們的“諾亞方舟”。

    旅客們又累又餓,機組決定打破先飲後餐的服務程序,提前發餐。為保障旅客的飲食安全,水、飲料、餐食都是從國內帶來的,多出來的一些飲料用來“哄”孩子。用完餐後,旅客們全都沉沉地進入了夢鄉,乘務員體貼地調暗了燈光……

    17日淩晨,飛機安全抵達瀋陽。降落前,旅客們不忘向乘務員致謝,紛紛感嘆:“危難時刻,切身感受到了國是我家的含義。”

    地震發生後,赴日旅遊各團組的導遊、領隊臨危不亂,迅速將分散在旅遊點的旅客聚攏,向安全地區撤離。“我唯一的想法就是把每個遊客安全帶回家,”中旅張國華的話代表了每一個在外導遊的心聲。

    我撤離在日同胞工作得到日方的協助和支持。外交部長楊潔篪19日會見日本外相松本剛明時,對日本政府和民眾對受災的中國公民給予積極救助,為中方轉移安置受災人員提供便利表示感謝。

    一切為了中國同胞。我駐日使領館人員分頭行動,趕赴災區,帶去祖國親人的關懷,救助每一個需要幫助的同胞

    大災來襲,沒有時間考慮自身人員安危,中國駐日本大使館和6個總領館立即行動起來。

    中國駐日大使程永華第一時間召集會議,啟動緊急應對機制,對外公佈6部熱線電話和諮詢郵箱,組織有限人手,實行24小時接聽、處理各種諮詢,並派出多路工作組趕赴災區;

    中國駐札幌、新潟、大阪、福岡、長崎、名古屋總領館紛紛開通諮詢熱線,進入24小時工作狀態。

    3月11日,震後當晚,使館領事劉敬師率領的一個7人工作組就已簡裝啟程,奔赴重災區之一宮城縣;

    3月12日,使館商務參讚謝城率領工作組前往茨城縣,尋找分散在這個農業大縣各處的中國實習生;

    3月13日,駐札幌總領館總領事胡勝才帶領兩名工作人員經由剛剛恢復通航的津輕海峽,趕往有著近3000名中國公民的岩手縣;

    3月14日,使館武官處武官趙軍帶領機動工作組從南到北,沿著遭受海嘯襲擊的日本東北部重災區搜索中國人的下落;

    震後,駐新潟總領館多次派人員進入福島縣災區救助同胞,甚至不顧輻射危險,進入距福島核電站不到20公里的城鎮接出中國實習生。駐大阪總領館派出人員先後轉戰東京和新潟,幫助接收、安置和轉移災區同胞……

    余震不斷,道路阻斷,通信不暢,天氣惡劣,核輻射威脅……一樁樁預料到和沒預料到的困難,給外交官們尋找同胞的旅途增加了無數磕磕絆絆,使平常幾個小時的短途變成晝夜兼程,有的路段甚至艱險異常。

    責任重於泰山。無論饑餓、疲憊還是各種突發意外,都擋不住外交官們靠近災區同胞的急切腳步。

    3月15日下午,當胡勝才和同事們翻山越嶺,來到大船渡市高中的避難所時,在此避難的中國實習生們仿佛看見了親人,呼啦一下子圍了上來。這些從特大海嘯中劫後余生的女孩,已經在寒冷、饑餓、惶恐中煎熬了4天。

    看著一張張沾滿淚水的年輕面龐,一向沉穩的外交官們眼睛濕潤了。“孩子們,你們不要急,祖國親人派我來找你們了,”胡勝才説,“你們放心,我們會儘快安排你們回到祖國。”

    一席話,讓姑娘們本已止住的淚水又滾落臉頰。

    類似的一幕幕,出現在仙臺、盛岡、福島……來自祖國的聲音、慰問、關懷所到之處,給絕望中的同胞帶去希望,為困頓中的同胞重鼓勇氣。

    從15日起,前方人員工作重點從掌握中國公民的受災情況,轉為採取一切可能措施,安排自願撤離重災區的中國公民有序撤離。

    經過艱苦、緊張的聯絡,駐日使館和駐新潟總領館租到多輛大巴車,到宮城縣、福島縣、茨城縣、岩手縣的指定地點接出中國公民,分別送到成田機場和新潟機場,並聯絡航班,協助他們回國。

    為聯絡、調度大巴車並安排同胞乘航班回國,駐新潟總領館領事湯曉勤幾乎磨破了嘴、跑斷了腿。他每天在新潟機場與各方溝通,組織一批批同胞踏上回家的路,並跑遍新潟的3個中國公民安置點,統計剩餘人數和回國目的地。湯曉勤説得很實在:“這就是我的責任吧。反正我覺得,能看著這麼多人(平安)回去,我感到特別高興……”

    自地震開始的10天之內,有7600余名自願回國的中國公民在使領館的協助下撤離重災區,約9300名同胞乘坐我國航班回國。3月21日,使領館協助在日災區中國公民撤至安全地區的工作基本完成。

    危難關頭同胞自救互救,一聲聲問候、一碗碗熱湯讓人溫暖落淚。血管中流淌著相同的血液,在日遊子相攜相依,同舟共濟

    患難見真情,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這場被日本首相菅直人稱為“二戰以來日本最大的危機”面前,中國人所展現的勇氣、友愛和合作精神,令人難以忘懷。

    謝城一直忘不了兩位不知名的留學生。16日晚,他和同事負責從茨城縣撤離中國公民,當車已客滿,即將啟程時,一位母親帶著兩個孩子才剛剛趕到。怎麼辦?誰留下,誰就多一分危險。

    “兩名留學生站了出來,母親和孩子們上了車。在這次撤離中,留學生的表現值得稱讚,”謝城感嘆道。

    危難關頭,同胞們相扶相攜,相濡以沫。震後初期,災區的中國實習生和留學生,在一起分享極為有限的食品、水、毛毯等,相互打氣,等待救援。在飄雪的夜晚,單薄的衣物根本不足以禦寒,同伴間的問候和關懷,讓寒氣逼人的避難點不再那麼寒冷,漫漫長夜也不再那麼難熬……

    在福島縣郡山市工作的劉艷敏會説日語,震後主動承擔起了照顧同伴的責任。在撤離過程中,她跑前跑後,耐心為不會説日語的同胞解決各種問題。到了機場,她特意等在最後一個辦理登機手續。

    “我們能出來已經很幸運了。我們不能光是接受幫助,有能力的應該也為大家付出一些,”劉艷敏説。

    受災同胞之間的相互關懷令人溫暖,在日本生活工作的華僑華人為同胞所作的無私奉獻令人感動。

    得知在新潟災民安置點的數千名同胞面臨食品和飲用水短缺時,大阪、京都、神戶華僑總會以及西日本新華僑華人聯合會在兩三個小時內就採購了整整一卡車食品和飲用水,並於當晚從大阪出發。

    由於震後道路不暢,途中又遇到大雪,平常只需約7個小時的路程走了整整16個小時。17日傍晚,西日本新華僑華人聯合會常務理事蔡南方終於將這車物資安全護送到新潟。中國駐新潟總領事王華由衷地感謝:“這是實實在在的‘雪中送炭’!”

    震後第三天,中國駐新潟總領館找到當地經營中餐館的張宗良,希望他幫忙解決30多名從福島縣撤離的中國同胞的住宿。老張二話不説,把自己飯館的宴會廳騰出來讓同胞們過夜,併為他們買了30多床棉被。

    從災區撤離的同胞越來越多,老張乾脆把餐館停業,每天和員工們為同胞準備湯飯,並親自送到3個中國公民臨時安置點。當一碗碗熱氣騰騰的湯送到同胞手中時,老張覺得,“所有的辛苦都值了”。

    在日本災區中國公民轉移和撤離行動基本完成後不久,《日本新華僑報》針對旅日僑胞進行了一次電話調查,受訪者普遍認同此次國家救助行動詮釋了外交為民的理念,向世界展示了中國政府以人為本、負責任的國家形象。

    親民者,民必近之愛之。一次次危急關頭的關愛,讓祖國母親的力量和慈愛在每一個海外遊子、每一個中華兒女的心目中,變得更加溫暖、清晰。(執筆記者:劉黎、陳恃雷;參與記者:吳谷豐、張小軍、馬興華、林紅梅、錢春弦)

 
 
 相關鏈結
· 旅遊行業展開應急行動 積極應對日本特大地震
· 中國國際救援隊完成日本地震海嘯災區搜救將回國
· 現在放心了——記中國公民撤離日本地震海嘯災區
· 胡錦濤前往日本駐華使館弔唁“3.11”地震遇難者
· 中華慈善總會等公佈日本地震接收社會捐贈賬號
· 日本地震死亡人數增至5178人 確認1中國公民遇難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