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包容 共同發展
——專家談胡錦濤主席在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和博鰲亞洲論壇上講話重要意義
新華社北京4月20日電(記者 劉華 郝亞琳)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三次會晤和博鰲亞洲論壇2011年年會相繼在海南三亞和博鰲圓滿落幕,國家主席胡錦濤分別在會晤和論壇上發表重要講話和主旨演講,就當前國際形勢作出科學判斷和精闢論述,對實現世界持久和平、共同繁榮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進行了深刻分析。
“開放包容”“共同發展”,透過這兩次講話中共同關鍵詞可以看出,中國正在與其他金磚國家及亞洲國家和地區一道,努力為破解後危機時代世界發展難題提供一種不同於既往的嶄新視角和解決方案。
開放包容 共謀發展
胡錦濤主席在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時指出:“21世紀剛剛進入第二個十年。過去10年裏,世界經歷了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和平、發展、合作的時代潮流更加強勁。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全球經濟治理出現新變革,科技創新孕育新突破,新興市場國家合作蓬勃發展,世界各國面臨難得的發展機遇。”同時他也指出了世界發展面臨的諸多挑戰。
在當前國際形勢下,作為發展中國家群體崛起的代表,金磚國家合作機制的建立恰逢其時。五國國土面積佔世界領土面積近30%,人口占世界42%。2010年,五國國內生産總值約佔世界總量的18%,貿易額佔世界的15%,五國之間的貿易額達到2300億美元。外交學院教授張歷歷説,金磚國家合作機制的建立,既順應了國際形勢的發展,也是其自身發展的客觀需要。
在博鰲亞洲論壇上,胡錦濤高屋建瓴地闡述了“亞洲精神”的豐富內涵,包括自強不息的奮鬥精神、開拓進取的創新精神、開放包容的學習精神和同舟共濟的團結精神。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陳鳳英説,博鰲亞洲論壇雖然名為“亞洲論壇”,但吸引了很多區域外的國家和地區積極參與。它一方面構建了亞洲與區域外的良好合作平臺,另一方面也將外部發展智慧集納起來為亞洲所用。
誠然,無論是金磚國家各成員還是亞洲各國和地區,政治制度、經濟模式、文化傳統上存在巨大差異是客觀事實。但在這兩個重要會議和論壇上,各方能夠對坐傾談,就重大國際和地區問題深入、坦誠交流。
專家表示,這充分説明金磚國家合作機制和博鰲亞洲論壇是開放的平臺,在當前特殊國際形勢下展示出參與各方促進交流、深化合作的決心和意願。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副所長劉友法説:“只有求同存異、相互包容,才能確保不會由於客觀存在的差異和利益分歧而影響合作。”
“除政治領導人,來自産學研和媒體界人士共同參與,這些都是博鰲亞洲論壇開放性的表現。”陳鳳英説,金磚國家領導人的會晤也不僅僅局限于討論各成員國的問題,還涉及全球治理的許多方面。所以,不止是各成員國,機制外的國家也同樣可以從中受益。
正如胡錦濤主席在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時指出的,“我們應該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堅持團結互信、開放透明、共謀發展的基本原則,通過合作加強互信,永遠做好朋友、好夥伴。我們的合作是開放的、透明的,目的是實現互利共贏、共同發展”。
維護和平 共享繁榮
如何使人類擁有一個和平安寧、共享繁榮的21世紀,這是當今世界必須共同思考並作出回答的重大問題,對此,胡錦濤提出“大力維護世界和平穩定,大力推動各國共同發展,大力促進國際交流合作,大力加強金磚國家共同發展的夥伴關係”等四點主張。
在博鰲亞洲論壇上,胡錦濤主席鄭重提出了推動共同發展,共建和諧亞洲的五點建議,包括尊重多樣文明,促進睦鄰友好;轉變發展方式,推動全面發展;分享發展機遇,共迎各種挑戰;堅持求同存異,促進共同安全;倡導互利共贏,深化區域合作。
專家表示,無論是金磚國家合作機制還是博鰲亞洲論壇,其建立的初衷都是為了解決相關國家和地區在發展中遇到的共同問題。隨著不斷發展及影響力的擴大,兩個平臺又逐漸發展成為推動全球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動力。
外交學院副院長秦亞青説,胡錦濤主席講話高瞻遠矚,既立足於金磚國家自身發展,也具有開闊的國際視野。金磚國家合作機制從成立以來,一直將推動完善全球經濟金融治理,提高新興市場國家發言權和代表性作為合作的一個重要方向。金磚國家已成為參與全球治理不可或缺的力量。
與西方發達國家經濟復蘇乏力形成對比,以金磚國家為代表的新興經濟體和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國家在國際金融危機中率先企穩復蘇,已經成為拉動世界經濟恢復和增長的重要引擎。與此同時,相關國家在發展中也面臨著一些問題,需要通過合作解決。
劉友法説,隨著南非的加入,金磚國家合作機制的代表已覆蓋亞洲、歐洲、拉丁美洲和非洲,這些國家在各自所處的地區都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它們之間的合作必將對各自周邊地區産生輻射作用,從而形成一張闔作網絡,推動全球各地區之間的合作。
同樣,亞洲發展不僅有力地改變著亞洲人民的命運,而且日益影響著世界發展進程。根據博鰲亞洲論壇秘書處提供的數據,2010年亞洲地區經濟增長率達到7%左右,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45%。
正如胡錦濤主席在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時所説:“我們這個星球是世界各國人民的共同家園。當前,各國相互聯絡、相互依存、利益交融達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一國的前途命運日益緊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運聯絡在一起,攜手合作、同舟共濟符合各國共同利益。”
和平發展 互利共贏
秀麗三亞,椰風婆娑;漁村博鰲,海闊魚翔。兩天中,嘉賓們在旖旎風光中,縱談時事,也見證了中國的蓬勃發展。
在過去10年裏,中國平均每年進口價值6870億美元的商品,為相關國家和地區創造了1400多萬個就業崗位。2010年,中國國內生産總值實現10.3%的增長,為推動世界經濟復蘇作出了重要貢獻。正如胡錦濤主席指出:“中國發展是世界發展的一部分,中國發展得越好,對世界作出的貢獻越大。”
在兩次講話中,胡錦濤回顧了中國經濟過去10年的發展成就,同時也談到未來中國經濟社會面臨的挑戰,介紹了中國未來5年堅持和平發展和互利共贏戰略的具體措施。
和平發展,互利共贏。中國的發展理念在國內國際兩個層面一脈相承。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金燦榮認為,中國強調和平發展、互利共贏,在國內是要消除貧富差距,讓全體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同時強調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社會健康之間的協調;在世界範圍內是要解決窮國、富國的發展差異,實現共同發展、共同繁榮。
根據不久前通過的“十二五”規劃,中國未來5年將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加快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大力加強自主創新,切實抓好節能減排,不斷深化改革開放,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實現經濟長期平穩較快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王逸舟説,胡錦濤主席講話中對中國發展思想的重要闡述表明,中國國內經濟和社會發展目前已經進入一個更加注重發展質量的新階段,強調把發展經濟與改善民生和保護環境緊密結合起來,以確保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在國際層面強調開放包容、共同發展,建設和諧世界,這實際是中國國內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建設和諧社會理念在國際層面的折射與邏輯延伸。
王逸舟説,從全球媒體的關注度可以看出,公眾對這兩次會議抱有很高的期待。人們希望金磚國家合作機制和博鰲亞洲論壇能夠為後危機時代的世界發展問題提供一種有別於西方的嶄新角度。
“當今中國正在對國際社會建設議題提出自己的看法,越來越成為國際問題解決方案的提供者。為國際社會提供的公共産品越多,貢獻越大,中國的國際影響力自然也就越大。”王逸舟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