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東北完善水利設施建設 打響“以水興糧”攻堅戰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1年06月14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瀋陽6月14日電(記者 王春雨、徐揚、劉毅非)改變農業“靠天吃飯”,水利建設必須先行。在東北白山黑水之間,一場“以水興糧”的攻堅戰已經打響,加速完善的農田水利設施,正在夯實東北戰略糧倉的根基。

    東北地區的水土資源分佈並不均衡,既有“插根筷子能發芽”的風調雨順之地,也有十年九旱的黃沙地。“我種了一輩子地,最近10多年來是越來越旱。”今年60歲的黑龍江省肇東市五里明鎮東升村農民于林堂説,肇東十年九旱,以前春旱持續不到一個月,現在最長能持續兩個月,抗旱用的機井也越打越深。以前當地只有春旱,夏季經常澇,但近年來竟出現了春、夏連旱,氣候條件越來越差。

    記者從黑龍江省水利廳了解到,黑龍江農業基礎設施仍然比較薄弱,尤其是工程性缺水嚴重,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不強。全省近年來降水明顯偏少,乾旱、高溫等極端氣候事件發生頻率增加,尤其是農業基礎設施建設不足、發展滯後。60年來,旱災已累計造成黑龍江糧食損失1200多億斤,相當於全省兩年對外調出的商品糧總量。

    黑龍江省氣象局科技預報處有關負責人介紹,在近20年中,黑龍江在春、夏有12年發生全省大範圍嚴重乾旱,平均不到兩年發生一次,就連歷史上很少發生乾旱的北部大興安嶺林區和東部三江平原農區,近些年也經常出現不同程度的乾旱。

    在吉林省的一些地區,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大部分停留在上世紀六十年代水平。在號稱“八百里瀚海”的吉林省西部地區,乾旱使當地農業生産遭受了巨大損失。其中,大安市常年缺水,十年九旱。在大安市來福鄉新平村,村支部書記王立城説,近些年氣候很不正常,當地沒錢打新井,只好把幾個上世紀六十年代的老井重新利用起來。

    打一場“以水興糧”的戰役!今年中央加快水利改革發展的“一號文件”為東北地區加快農田水利建設吹響了號角。

    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呼蘭區大用鎮立業村一望無際的農田裏,當地水務部門組織的打井隊正在加緊工作。黑龍江省水利廳副廳長胥信平告訴記者,大用鎮的水利工程僅是黑龍江“十二五”期間農田水利建設的一個縮影。“十二五”期間,黑龍江規劃投資1500億元,重點實施農田水利等項目,加強大中型灌區、大中型泵站、旱田高效節水灌溉工程和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加快建設旱能灌、澇能排的高産穩産田,新增旱澇保收田面積5000萬畝。

    在吉林省西部乾旱地區的乾安、通榆等地,白色地膜覆蓋、節水灌溉的農田給種糧農民帶來了豐收希望。吉林省水利廳廳長宿政説,實施玉米膜下滴灌工程建設後,農田灌溉水利用率可由原來漫灌的45%提高到90%以上,肥料利用率由30%提高到60%。“十二五”期間,吉林將建設1000萬畝旱田高效節水灌溉工程,使糧食生産能力再增加100億斤,達到700億斤的階段性水平。

    遼寧去年整合各級各類資金5.2億元,支持16個産糧大縣實施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全年新增灌溉面積14.6萬畝,改善灌溉面積35.8萬畝。遼寧省水利廳廳長史會雲説,未來5年,全省計劃實施水利建設項目兩萬多個,安排總投資900多億元。今年將加大資金投入,支持遼西北地區高效節水、遼東地區優質水稻節水、中部地區現代化灌排渠係3個示範區以及16個重點糧食主産區農田水利設施建設。新建農田水利設施投入使用後,預計新增糧食生産能力2.3億斤,新增經濟作物産值3.43億元。

    在東北糧倉,各省正逐步建立水利投入穩定增長機制,加快改變農業基礎設施落後局面。吉林省提出,力爭今後10年全省全社會年均投入比2010年高出一倍。發揮政府在水利建設中的主導作用,將水利作為公共財政投入的重點領域,進一步提高水利建設在全省固定資産投資中的比重,大幅度增加省、市(州)、縣(市)財政專項水利資金。

    黑龍江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劉曉寧認為,加強農田水利建設,對於發展糧食和農業生産至關重要。今年是“十二五”開局之年,中央“一號文件”專注水利發展,切合實際,對於促進農業發展、維護糧食安全意義重大。只有健康的農田水利設施,才有健康的現代農業,才有穩固的糧食安全。

 
 
 相關鏈結
· 黑龍江:千億斤糧食産能建設力推水利等五大工程
· 陳錫文就糧食、土地、水利、農民工等答記者問
· 陳雷:中國重視農業水利設施建設確保糧食安全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