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視記者走訪了北京地區近10家高爾夫球場,發現這些高爾夫球場無一例外使用地下水,而相關資料顯示,2010年北京高爾夫球場總的耗水量將近4000萬立方米。這意味著北京近60家高爾夫球場,一年耗水相當於100萬人一年的生活用水。
就在幾天前,媒體報道,近兩年大連金州區三十里堡的村民們每天只有兩次供水,有時甚至是一次,而供水的水質也得不到保障,只能用來洗衣洗菜。村民的飲用水完全靠購買桶裝礦泉水來維持。但就是在這麼一個缺水的村莊周圍,卻有著一個佔地約4000畝的高爾夫球場,每天消耗著大量的水資源。業內人士稱,像大連地區的高爾夫球場平均每澆灌一平方米的草地,需要消耗500升的水。對此,村民們多次向有關部門反映,但都沒有得到明確的答覆。
一邊是高爾夫球場大量用水,一邊是農民吃水困難,大連出現的這種尷尬局面,其實早在項目建設之初就可以預見和避免。在高爾夫球場項目開建伊始,有關部門是否考慮到當地的水資源承載能力?對於高爾夫球場這樣的商業用水大戶,有關部門有沒有建立合理的水費收取標準?在球場用水和居民用水發生矛盾時,有關部門有沒有充分考慮民生?從現在的結果來看,這些問題顯然沒有得到很好的考慮和處理。北京的高爾夫球場用水是不是影響到居民用水不得而知,但耗水量這麼大的項目應該考慮對民生的影響,這是毫無疑問的。
除了高爾夫,在其他領域中,上項目搞建設缺乏冷靜思考和民生考量的現象並非個別。在有些地方,每年新上馬的幾乎都是一些大拆大蓋的工程——不是蓋大樓就是建大橋,而這些大樓大橋真正的壽命不過幾十年甚至是十幾年,而且每年還要“縫縫補補”,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從這些現象中,我們不難體會到相關部門的激情和幹勁,但同樣能感受到其中的浮躁和功利。有的地方講發展求成績,這種追求是可以理解的,但不妨放慢些腳步、放遠些目光、放鬆些心態。在審視一個項目時,哪怕這個項目會帶來大量的經濟回報,也要從長遠出發,科學評判、仔細權衡,多作一些成本分析,多考慮一下老百姓的感受和需要,三思而後行。
當然,要做到上面這些,光有決策者的自覺還不夠,更需要相關制度的支持。尤為關鍵的是,對決策者的政績考核不能一概以GDP論英雄,而要多聽聽民意,多一些民主監督。(于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