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海洋局:日本福島核泄漏尚未對我國海域産生影響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1年08月15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8月15日電(記者 羅沙)近日有媒體報道“國家海洋局稱日本福島核廢物或已進入中國海域”,引發公眾關注。國家海洋局海洋環境保護司相關人員15日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國家海洋局密切關注日本福島核泄漏事故對海洋環境的影響,核泄漏目前已顯著影響日本以東及東南方向西太平洋海域,尚未對我國海域産生影響。

    根據國家海洋局此前公佈的監測結果,從位於日本福島以東的25.2萬平方公里公海海域取得的首批海水樣品中全部檢出了放射性核素銫-137、鍶-90以及正常情況下海水中無法檢出的銫-134。其中銫-137和鍶-90的最高含量分別超過我國海域本底範圍300倍和10倍,同時銫-137和銫-134最高含量均超過我國海水水質標準,表明日本以東及東南方向的西太平洋海域已受到福島核泄漏事故的顯著影響。

    國家海洋局環保司相關人員接受採訪時説,受海洋環流影響,福島核電站排放的放射性污水主體上向東漂移,近期主要影響日本以東的西太平洋海域,但是考慮到日本附近海域存在極其複雜的中小尺度渦動,會將部分放射性污水向太平洋西南方向輸運。因此,從長期來看,會對我國管轄海域構成一定的影響。但是要準確判斷和預測核污染物的輸運及其對海洋環境的影響程度,還需要進行長期跟蹤監測與評價。

    涉及對我國管轄海域的影響,國家海洋局環保司相關人員同時表示,自3月11日日本福島核泄漏事故以來,國家海洋局一直在開展我國管轄海域放射性物質的監測工作,從目前的監測結果來看,我國海域放射性物質含量仍在本底範圍內,福島核泄漏事故尚未對我國海域産生影響。

    鋻於銫-137和鍶-90半衰期都約為30年,影響較為持久,尤其是放射性物質經生物富集並經食物鏈傳遞、生物放大和累積,對海洋生物和海洋生態系統乃至人類健康産生的長期影響將不容忽視。

    據介紹,國家海洋局將繼續在西太平洋海域及我國管轄海域開展放射性監測工作,並重點加強海洋生物放射性監測以及放射性污水漂移路徑預測工作。今年下半年,國家海洋局將組織進行第二航次西太平洋放射性監測,並及時向公眾公佈結果。

 
 
 相關鏈結
· 海洋局北海分局責成康菲公司就油污處置不力道歉
· 海洋局北海分局要求康菲公司加快油污清理作業
· 海洋局:上半年我國海域赤潮發生次數有所減少
· 海洋局要求:全面排查海洋石油勘探開發溢油風險
· 海洋局完成西太平洋海洋環境放射性監測第一航次
· 海洋局:10年來我國極地考察事業實現跨越式發展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