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由農業部、國家糧食局、聯合國糧農組織共同主辦的“世界糧食日——燭光守夜暨全國愛惜糧食節約糧食宣傳周活動”在浙江省寧波市舉行。數百名活動參與者點燃蠟燭開展燭光守夜活動,以簡樸的方式倡導全社會節約糧食,愛惜糧食,提高愛糧節糧意識。
1979年聯合國糧農組織第20屆大會作出決定,從1981年起,每年的10月16日為“世界糧食日”。今年世界糧食日主題是“糧食價格——走出危機,實現穩定”。長期以來,糧食安全一直是熱點話題。國際糧食價格波動尤其是上揚,是對發展中國家糧食安全的重大威脅,受影響最大的是貧困者。據世界銀行統計,2010年至2011年期間,糧食費用上漲致使7000萬人陷入極端貧困。目前,全球饑餓人口已經達到9.25億,世界糧食安全形勢越發嚴重。更為重要的是目前世界人口約為60億,到2050年時將增加50%,達到約90億。人口在不斷增長,但耕地卻在不斷減少,因此,需要各國攜手解決糧食價格波動問題。
我國政府一直高度重視農業和糧食安全問題,始終堅持立足國內實現糧食基本自給的方針,不斷加大投入,穩步提升糧食供給能力。特別是近年來,我國政府將促農抓糧作為保增長、抑通脹的重要手段。根據農業部的資料,今年全年糧食産量有望超過5.5億噸,實現連續8年增産。從近期看,國內稻穀、小麥、玉米三大主糧連年豐收,庫存充裕,可充分滿足國內市場和從容應對緊急情況;從長遠看,我國做到居民口糧自給即稻米和小麥自給尚無問題。我國不但依靠自身努力解決了13億人口的吃飯問題,養活了近1/4的世界人口,也為世界糧食安全作出了重要的貢獻。最近我國向非洲之角地區提供了4.432億元人民幣的緊急糧食援助,為緩解當地饑荒盡了最大努力。而且我國積極利用自身的技術優勢,幫助發展中國家提高農業和糧食生産水平。
但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中國是一個人均資源十分短缺的國家,在人口不斷增加、耕地資源和水資源短缺、環境制約日益突出等不利條件下,要進一步穩定發展糧食,提高糧食數量、質量安全水平,仍是一項極其艱巨的任務,節約用糧、減少浪費是符合中國國情糧情的保障糧食安全的戰略選擇。
中國糧食行業協會副會長宋廷明認為,為確保今後國內糧食安全,一是必須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十二五”規劃和糧食“千億斤增産計劃”,充分發揮主産省、産糧大縣和核心産區的作用;二是進一步建立健全中央、地方和農戶三級糧食儲備體系;三是加強現代糧食物流基礎設施建設,構建高效暢通的糧食物流配送系統;四是加強糧食市場體系建設,充分發揮市場配置糧食資源的作用;五是充分利用國際糧源和開拓海外糧食産業基地,與國際社會攜手合作,共同解決世界糧食問題。要立足我國國情,開展形式多樣的節約糧食、反食品浪費和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宣傳教育。
解決糧食問題,一靠增産,二靠節約。目前,世界糧食浪費嚴重,每年大約有13億噸糧食或被浪費或遭人為流失,超過全球糧食産量的1/3,超過全球穀物産量的一半。因此,減少當前食物浪費是比提高農業生産滿足世界人口增長對食物需求更為有效的辦法。
目前我國糧食在生産、儲存、運輸、加工、消費等環節的損失浪費問題仍然比較突出。全社會需要一致行動,大力提倡節約用糧、合理用糧和科學用糧,自覺養成綠色消費和低碳消費的良好習慣和社會風尚,杜絕一切浪費糧食的不良行為。各級糧食行政管理部門應採取有效措施,努力降低糧食損失損耗,提高糧食綜合利用率,抑制不合理的消費需求,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劉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