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西安10月30日電(記者 劉書云 楊一苗)陜西省通過政策保障和資金扶持,已全面完成省、市、縣三級共400余家文化單位“轉企改制”,改制文化企業在市場中不斷探索創新尋求發展,文化産業發展增勢強勁。
陜西文化體制改革三年邁出三大步,提前一年半全面完成中央規定的各項改革任務。2009年,陜西省直14家經營性文化單位完成轉企改制任務,涉及1.2萬餘人。2010年,完成市級經營性文化單位轉企改制任務,涉及192個文化單位,人員9674人,組建了84個公司。同年完成了市、縣兩級三局合一和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機構的組建。截至今年7月,陜西完成了縣級性營性文化單位轉企改制任務,涉及221家文化單位,人員7712人,包括81家國有文藝院團、86家電影公司和54家電影院。
據陜西省文化體制改革與文化産業發展辦公室主任趙汝遜介紹,陜西省、市、縣三級文化事業單位“轉企改制”涉及單位400余家,近3萬人。考慮轉制單位的實際情況和幹部職工的切身利益,陜西在改制中始終堅持“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的原則,對職工安置、收入分配、養老保險等問題做出明確規定,保證轉制單位和個人利益均不受影響,做到了思想不亂、人心不散、工作不斷。
為了支持文化體制改革,陜西各級財政主動加大投入,確保改制職工既得利益不受影響,使“老人”的收入不減少,而且還要適當增加,讓“新人”看到改革帶來的好處,積極參與改革。據陜西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劉斌介紹,陜西省財政一次性投入3.27億元,支持組建93家文化企業,涉及省、市313家經營性文化事業單位,2.2萬人,同時各縣區也投入改革成本共計9000多萬元。
陜西省在文化體制改革中創新機制,體現了以資源對接資本,將改制文化企業塑造成市場競爭新主體。為扶持改制企業平穩進入市場,陜西省財政出資4億元,聯合西安市、延安市、榆林市共同出資22億元組建陜西文化産業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為文化産業搭建投融資平臺,引導信貸資金支持文化企業的産業發展。目前這家公司已經重點開發建設了西安文藝路演藝基地、延安城市文化廣場等板塊,投資興建具有全國影響的書畫藝術品交易中心、文物復仿製中心、影視節目製作中心等。
“通過改制,陜西文化産業的定位和發展思路得以明確,文化單位激發了活力,職工收入穩步增長,文化人也活得更有尊嚴。”陜西省委宣傳部部長胡悅説:“陜西的文化體制改革不是‘甩包袱’,充分考慮了文藝院團和文化事業單位底子薄、包袱重、體量小的現狀,我們通過給予特殊政策、財力支持,‘扶上馬送一程’,幫助改制單位成長為文化市場的主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