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神八飛控:向“天宮”進發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1年11月01日 19時56分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11月1日電(趙薇、謝波、姜寧)神八“追天”之旅即將開始,臨戰前的北京飛控大廳,格外莊嚴和安靜。

    1日5時28分,遠在千里外的飛船發射進入30分鐘準備。

    坐在北京飛控中心總調度臺上的喬宗濤,兩眼專注地緊盯顯示屏,對各類數據進行著最後的復核。此次發射,飛船運行段、交會對接段的指揮調度口令都將由這位29歲的年輕人下達。

    “10、9、8、7、6、5……”

    “點火!……起飛!”

    飛控中心的大屏幕上,長征二號F遙八運載火箭如同一條巨龍,托舉著神舟八號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騰空而起,向“天宮”進發……

    橘紅色的火焰點亮了巨幅LED顯示屏——北京時間、任務時間、飛行時間快速地在屏幕上方滾動,跳躍的數據和色彩斑斕的曲線,構成了一幅絢麗靈動的圖景。

    天涯咫尺——神舟八號正以非凡速度飛越祖國的萬水千山。

    作為聯絡天地間的重要紐帶,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匯聚著來自四面八方的數據:分佈於世界各地的16個陸基測控站點,海上的3艘遠望測量船,兩顆天鏈衛星,以及西安衛星測控中心、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地面測站點……身著藍綠色工作服的參試人員全神貫注地收集從各測站傳來的數據,緊張地進行飛船遙測數據和軌道數據處理,密切監視箭船的飛行狀態,適時對飛船注入控制指令。

    大屏幕上,不斷跳躍著各測站傳來的飛行參數。有力的報告聲接連不斷:

    “發現目標!”

    “跟蹤正常!”

    ……

    伴隨著助推器分離、整流罩分離等一連串完美動作,583秒到來了——

    “船箭分離!”

    洪亮的調度聲再次打破大廳的寧靜。隨後,一條極其關鍵的指令向飛船發出,此刻位於飛控大廳右側的計算機終端機房內,技術人員緊張有序地收集著各方數據並進行軌道數據處理,密切監視著神舟八號的飛行狀態。

    “帆板展開正常。”

    “長江五號跟蹤正常。”

    一個個指令不斷發出,一個個步驟流暢又順利地完成。

    6時12分,北京飛控中心軌道室年輕的工程師李勰準確地拿出了精確的飛船入軌參數:近地點高度200公里,遠地點高度330公里。

    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正式宣佈:“神舟八號準確進入預定軌道。”

    “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發射。”中心副總工程師李劍説,神八與天宮一號的相位角,僅與計劃相差0.2度。

    飛控大廳大屏幕上,兩個代表天宮一號和神八的小亮點,在蔚藍色的太平洋映襯下,帶著希望與夢想閃爍前行……

北京飛控中心:年輕人才“掌舵”空間交會對接

    新華社北京11月1日電(趙薇、謝波、姜寧)上千條測控指令,數以萬計的測控數據,複雜多變的軌道控制……幾個月來,北京飛控中心一大批測控專家一直在夜以繼日地奮戰在保障交會對接任務的崗位上。據中心黨委書記劉清華介紹,執行交會對接任務的科技幹部中,95%是碩士、博士畢業生,平均年齡僅33歲。

    “他們是中心實施航天飛控和科研攻關的中堅力量。”劉清華説。

    飛控大廳內,女博士、軌道專家李革非正在進行天宮、神八交會前的最後一次復核。她告訴記者,這次任務需要控制兩個目標,還要實現交會對接,在我國尚屬首次,控制風險和難度很大。

    李革非制訂的《神舟八號軌道控制方案》是整個軌道計算的核心,開發耗時一年多,通過對軌道目標的深入分析,大大提高了對接精度。

    在任務中表現突出的,還有碩士研究生、青年測控專家李劍。他研製的“天地一體化飛行控制系統”,可支持多型號任務、多目標測控,提高了飛行控制的安全可靠性。作為飛控組副組長,他還帶領一批博士、碩士,開創性地設計出交會對接任務飛行模擬器。

    據介紹,北京飛控中心著眼多任務交叉並行、技術跨度大、實施難度高等特點,瞄準世界一流飛控中心標準,研究制訂了人才培養長期規劃:在5年內分三個層次培養造就以高水平技術專家和學術帶頭人為重點的、相對穩定的優秀人才群體,形成匯集勇擔工程大任的“帥才”、善解技術難題的“專才”、統籌各方工作的“通才”的人才格局。

    劉清華説,中心每年選派技術骨幹到國內外科研院所進行學習交流,依託知名院校開辦碩士班,已有120名骨幹完成了在職培訓;建成了博士後工作站和航天飛行動力學技術重點實驗室,把工作站、實驗室建設和學術技術帶頭人培養相結合,加速學術技術帶頭人隊伍建設;對創新能力強的優秀人才,中心通過設立突出貢獻獎、優秀科技幹部獎等,鼓勵高層次人才多出成果。

    這次交會對接飛控人才方陣中,北京飛控中心自主培養的碩士、博士佔到80%。“我國航天事業的發展和中心職能拓展亟需一大批高素質、高能力、高學歷科技人員,而這也正是中心發展的必然趨勢。”北京飛控中心主任陳宏敏説。

北京航天飛控中心:那些守在工作崗位上的航天人

    新華社北京11月1日電(趙薇、李甲林、謝波)“10、9、8、7、……”讀秒聲響徹北京飛控大廳。

    隨著科技人員一組組遙控指令準確發出,神舟八號成功進入預定軌道,我國首次交會對接任務關鍵之戰正式拉開序幕。

    作為聯絡天地間的重要紐帶,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的工作人員迎來了最忙碌的時刻:不但要精心控制神八,還要密切監視天宮一號的一舉一動。

    總體室汪廣洪負責神舟八號任務故障預案制訂工作,這位出生於上世紀70年代的博士曾經歷過神舟六號、神舟七號、嫦娥一號、嫦娥二號的發射,與以往相比,這次任務首次涉及兩個飛行器“交會對接”,情況更為複雜,僅故障處置預案就做了200多個。

    對汪廣洪而言,航天事業容不得一點馬虎,“問題就像一個個埋藏的‘地雷’,如果不及時排除,踩上哪一個可能都會被炸得體無完膚”。

    在不久前神舟八號協同工作演練中,神八模擬器出現問題。作為飛模主負責人,汪廣洪對9個分系統、20余臺設備、1000條遙控指令進行測試查找問題。

    30個小時後,汪廣洪終於順利排除了“地雷”。

    對汪廣洪而言,最大的遺憾是平時陪伴家人太少。而這樣的遺憾,幾乎發生在每一個航天人身上。

    接到神舟八號任務後,軟體室年輕的工程師張偉立刻在辦公室支上一張床,“沒的説,以辦公室為家的日子又來了”。

    無數個棲留在辦公室的夜晚,換來的是飛控大廳逼真的三維動畫。負責可視化的張偉為了順利完成神舟八號任務,“啃”下了十幾本軌道運算、圖形學、建模知識等專業書籍。

    總調度喬宗濤的抽屜裏,長年放著兩種藥——咽喉片和健胃消食片。作為總調度,他日復一日地要用響亮清楚的嗓音與所有的海內外測控站點和相關單位對話,咽喉片便是他保持嗓音的常用之物。而健胃消食片,則是這一久坐不動崗位的必備藥:“吃一頓飯要吃得很飽,因為不知道下一頓飯要到什麼時候。久坐不動呢,則是因為我不能隨便站起來——總調度一站起來,大家會以為出了什麼故障”。

    為確保交會對接任務測控硬體平臺的穩定可靠,中心對軟硬體系統進行了升級改造,指控室研究員王霞帶領技術人員天天蹲在機房,配置網絡環境、搭建測試平臺、編寫參數文件……

    與王霞一樣,飛控中心的工作人員早已習慣了沒有休息日的生活。

    “有人笑稱我們的工作狀態是“5+2”“白加黑”。但是,只要我們多一份責任,系統和設備就少一份隱患。”王霞説。

 
 
 相關鏈結
· 遠望六號航天遠洋測量船船長:枕戈待旦牧神八
· 童旭東:“天宮”“神八”交會對接呈現三大特點
· 6000海裏的海天追尋—神八飛行首圈海上測控見聞
· 揭秘托舉神八的精準推手—新華社記者對話荊木春
· 發射場系統副總指揮張道昶解讀神八發射"零窗口"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