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2月16日電(記者 王希 程群)針對豬肉價格週期性波動,農産品價格大起大落,“買難”“賣難”交替出現等公眾廣泛關注的問題,商務部、農業部等部門正著力打造一種鮮活農産品“田間直供市場”的新型流通方式,力求解決農業生産組織化程度低、流通環節成本高的痼疾。
目前在國內佔主流地位的傳統農産品供應鏈條為“農戶——收購商(農産品經紀人)——一級批發市場——二級批發市場——超市或農貿市場——消費者”,流通環節過多導致流通成本居高不下,並帶來了鮮活農産品的質量無法保障等問題。
為此,商務部、農業部于2008年啟動“農超對接”試點,引導大型連鎖超市直接與鮮活農産品産地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對接。今年2月,兩部門共同出臺了關於全面推進農超對接工作的指導意見,並於10月至12月在全國範圍內開展了“全國農超對接進萬村”行動。在不到三個月時間內,商務部、農業部先後在杭州、西安、瀋陽、武漢、石家莊和成都舉行了六場活動,組織10家全國性連鎖超市、209家地方性連鎖超市和312家農民專業合作社開展對接洽談,達成了一批長期合作意向,協議採購數量36萬噸,採購金額20億元。
商務部市場建設司副巡視員孔令羽15日在成都市舉行的“全國農超對接進萬村”行動西南片區活動上表示,農超對接創造了政府、超市、消費者、農戶多贏局面:連鎖企業通過建設採購基地使其對優質農産品的需求得到保障;農民專業合作社按照超市訂單生産使生産與市場銜接得更加緊密,增加了農民的收入;渠道的減少降低了流通費用,讓消費者得到價格實惠的同時享受到了更高質量的産品。
據農業部農村合作經濟經營管理總站副站長趙鐵橋介紹,截至目前,全國已有1.56萬家合作社與超市企業建立了穩定的産銷對接關係。
據家樂福(中國)管理諮詢服務有限公司西區食品採購總監石立鵬介紹,家樂福目前與中國24個省市區的300多家農民專業合作社展開闔作,以供應其在全國48個城市的170多家門店,而且這種産地直供方式的鮮活農産品採購數量不斷攀升,2010年上半年的採購量比2009年增加了2倍多。
通過與超市對接,利用其銷售網絡獲取最新的市場信息,農民合作社不僅避免了盲目生産,而且促進了農業生産的規模化和標準化。
四川會理縣紅水晶石榴專業合作社總經理鄧興霖向記者坦言,幾年前剛與成都一家連鎖超市“對接”時,經常會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例如超市對石榴的外觀等方面有一系列的標準,不合格率超過3%,超市就會拒收。經過幾年的磨合,農戶掌握了比較先進的種植技術,對藥殘等問題有了更加明確認識,合作社種植的石榴進入了雙流機場等高端銷售平臺。
“美國80%以上的生鮮農産品實現了超市直銷,而我國自2008年逐步推廣農超對接以來,目前大中城市生鮮農産品自超市直供直銷的佔15%左右,預計未來一兩年有望達到20%,而到“十二五”末我們力爭這一比例達到30%。”商務部市場建設司吳東來説。
業內認為,儘管多方受益,但“農超對接”的發展不可能一蹴而就。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研究員胡定寰認為,挑戰首先來自於我國當前落後的農業生産技術和現代化超市嚴格的採購標準之間存在的矛盾。不過他認為,在消費者普遍關注食品安全的背景下,超市不應該降低標準,而應加大對合作社的支持,幫助合作社引進先進的技術和管理模式。
中國蔬菜流通協會會長戴中久表示,制約農超對接發展的瓶頸因素還包括部分超市費用過多、結算週期長,冷鏈物流設施和全國長距離的運輸需求間存在矛盾等問題。
“農超對接的生命力在於降低價格、提高質量、穩定産銷,讓農民增收。”為此,他建議相關部門加大支持力度,特別是加大對組建、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扶持力度,同時加快完善、落實農超對接相關優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