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決定》解讀:開展面向農民工的公益性文化活動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1年12月25日 10時13分   來源:新華社

十七屆六中全會《決定》解讀:為什麼要積極開展面向農民工的
公益性文化活動,儘快把農民工納入城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新華社北京12月25日電 農民工是我國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中涌現出來的一支新型勞動大軍,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維護好農民工基本文化權益,讓農民工共享文化發展成果,對加快城鄉一體化發展、促進城鄉和諧安定具有重要意義。《決定》強調指出,要“引導企業、社區積極開展面向農民工的公益性文化活動,儘快把農民工納入城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第一,儘快把農民工納入城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是順應我國城市化快速發展進程、引導農民工有序融入城市的必然要求。我國正處於城市化加速發展時期,按照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初步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戰略部署,我國城市化水平將持續提高,未來10-40年內將有數億農民離開土地,從農村轉移到城市。在這一進程中,農民工將構成城市化的主要群體。農民工是城市建設的生力軍,也是城市的主人。引導農民工有序融入城市、完成從農民向市民的轉變是解決農民工問題的重要途徑,也是統籌城鄉發展的有效手段。這就要求充分發揮文化的教育引導作用,推動農民工在職業轉化、地域轉移、身份轉換的同時,加快文化層面轉變,不斷提高知識文化素養,實現自身全面發展。

    第二,儘快把農民工納入城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是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必然要求。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是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本理念,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具體體現,有利於縮小區域和城鄉發展差距、促進社會公平公正、確保人民共享發展成果。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不是一個抽象的標準和概念,而是與一定社會經濟基礎相聯絡的動態的具體過程。均等化服務的內容和範圍會隨著社會進步而不斷變化與擴展,均等化的主要目標是逐步消除因發展水平和個體差異對社會成員基本文化權益造成的影響和制約。實現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就是要逐步實現不分男女老少,不分富人窮人,不分城市農村,不分東中西部,都平等地享受公共文化服務。要看到,隨著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城市綜合實力大幅增強,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公共文化資源總量不斷增加,吸納和承載能力持續提升,從而為把農民工納入城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提供了現實可能和有力支持。這就要求政府切實發揮主導作用,履行在文化領域的公共服務職能,把建設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從政策制定、制度安排上確保包括農民工在內的全體市民在享有公共文化服務方面權利均等,從財政投入、資源配置上確保包括農民工在內的全體市民在享有公共文化服務方面機會均等,採取政府採購、補貼等措施保障農民工群體的基本文化需求。

    第三,儘快把農民工納入城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是切實維護農民工基本文化權益的必然要求。近年來,農民工基本文化權益逐步得到保障,但基本文化需求滿足程度仍然較低,業餘文化生活單調匱乏,他們普遍期望能享受到更多公共文化服務。農民工期望享受的公共文化服務主要是免費文化站和圖書館、免費上網,其他還包括組織自己的文體活動、免費報紙雜誌、定期文藝演出、免費電影票、公共電視、開放社區公共文體設施等。這就要求對農民工的文化生活給予更多關注,創造更好條件滿足農民工的基本文化需求。企業、社區是農民工工作、生活的主要場所,在滿足農民工基本文化需求、豐富農民工業餘文化生活方面要發揮更大作用。企業要把農民工當做職工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他們一視同仁、給予更多關心關愛,讓他們共享企業文化設施、共同參加企業文化活動。社區要組織安排適合農民工參加的群眾性文化活動,社區公共文化體育設施要對農民工開放。

 
 
 相關鏈結
· 六中全會《決定》解讀: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
· 六中全會《決定》解讀:加快城鄉文化一體化發展
· 《決定》解讀:如何繁榮發展少數民族文化事業?
· 《決定》解讀:發揮教育在文化傳承中基礎性作用
· 十七屆六中全會《決定》解讀:加強文化遺産保護
· 《決定》解讀:為何要建設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