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杭州西湖區老年人家門口享受"15分鐘養老服務圈"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1年12月27日 07時28分   來源:人民日報

    杭州市西湖區雙浦鎮86歲的湯大爺,已癱瘓臥床5年,全靠年邁的老伴照料。前不久,老伴不小心摔跤,在醫院一躺就是兩個多月。正在一籌莫展時,護工小林及時上門,每天兩小時洗衣做飯照顧老人,還經常推著湯大爺出門兜風,讓老人感激不盡。

    湯大爺是西湖區對失能老人提供免費服務的受益者之一。目前,西湖區已為近3000名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了免費養老服務,所有服務費用均由區財政承擔。

    西湖區把照顧最困難、最需要幫助的老人,列為養老服務工作首位。老人在家中居住,政府建立居家養老服務站,引進社會機構參與服務提供、培訓護工,到老人家中提供服務——西湖區對社會養老服務,特別是居家養老服務模式探索頗具新意。

    政府“管起”困難失能老人

    “一個家,老人有點問題,全家都會亂了陣腳,更別説那些無人照看的困難老人。西湖區有8.4萬老年人口,其中經濟困難、失能、空巢老人、孤寡老人就有1.97萬,很多老人沒條件住養老院,這份苦,外人難以想象。這些老人,政府有義務照顧好。”説起失能老人照護工作的初衷,西湖區委書記王立華滿含感情。

    建立完善的社會養老服務體系,猶如抽絲剝繭,千頭萬緒如何歸類,是第一個難題。“之前,依靠街道社區組織、義工參與等方式,對老人的生活服務、文化活動、心理慰藉、法律援助也在常年開展。但怎麼讓近20%的失能半失能老人受益?他們才是最困難的群體。”西湖區民政局局長章岳定説他當時很困惑。

    一家家敲門,一戶戶尋訪,西湖區組織專業人員組成評估團隊,對全區老人摸底排查,篩選出近3000名經濟困難的輕度、中度與重度失能老人。同時,經過評估、招標,西湖區確定與巾幗西麗公司等5家社會服務機構合作,按每小時20元的價格購買服務,涵蓋老人的生活照料、家政服務、康復保健、精神慰藉、代購代繳、讀報陪聊、洗衣做飯等。

    2011年,西湖區為居家養老支出3000萬元,其中1000萬元專門用於困難家庭失能老人的服務。重度失能老人每天能得到2小時服務,湯大爺就是每月60小時的服務對象。中度失能老人能得到每月32小時的服務。對服務機構的要求是,老人或其監護人基本滿意率不低於90%,有效投訴解決率不低於95%。

    負責雙浦鎮的服務機構是巾幗西麗服務有限公司,僅這個鎮就有113位重度失能老人,巾幗西麗在這裡配備了176名服務員。“護工要掌握專業的護理手法,要有耐心和愛心,我們培訓的第一批護工反響很好。”總經理郭昱辰很自豪:“這是個很累的工作,但有意義。你不知道,老人們有多麼感激!”

    建起15分鐘養老服務圈

    西湖區古蕩街道有個“雷鋒紀念館”,裏面的“雷鋒食堂”價廉物美,很多杭城老人知道其大名。老人用餐能享受優惠,遇到孤寡老人前來,食堂會派車送老人回去。

    “整個古蕩街道一共有8個這樣的助餐點,老年人都能就近用餐。下一步,街道準備給每個老年食堂配備送餐車,讓老人在家打個電話就能吃到熱飯。”街道副主任潘春輝説。

    失能老人照顧制度好比主幹,以此為依託,西湖區不斷完善配套措施:區、鎮街、村均建立養老服務機構,配備養老服務專職人員;各社區為所有高齡獨居老人配備了緊急呼叫器,定期電話、上門看望、照顧生活。

    西湖區對居家養老服務的重點投入已經持續多年,一串數字可以看到居家養老服務網絡的建設水平:

    每月50到80元,西湖區有1.4萬80歲以上老人拿著“高齡補助”;37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175個老年食堂,175個社區和村居家養老服務站,224個星光老年之家、454個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網點、全區的454家助老服務網點,為老人用餐、理髮等提供便利。

    西湖區的老年人,家門口就能享受“15分鐘養老服務圈”。

    “我們成立了4支老年人心理輔導員隊伍,號稱是老人的‘貼心小棉襖’。”章岳定幽默地説:“對老人不能僅僅重視物質保障,還要有心理關懷,我們已經為95%以上老人建立了個人心理檔案。”

    今年,發動群眾參與,一個“尋找關愛老年人細節”的活動收穫了不少好點子,很多已經付諸實施:在小區的保安崗亭設立雷鋒助老醫療站,為老人24小時提供便捷服務;層數高、沒電梯的老人家庭,環衛所每天免費清運垃圾。老人得到的不光是便利,更是社會的愛心。

    居家養老服務需要機構的支持,西湖區加強了這兩項的共通互融。政府給予床位補貼、優先安排建設用地、減免稅費等,引導社會力量參與養老機構建設。在鄉鎮街道,養老服務中心既是居家養老的活動場所,也是可以住養的場所。文新街道將一幢價值千萬元的樓改造成養老服務中心,老人感慨,這裡的生活真好,政府想得真週到。

    從機構養老轉向居家養老

    “隨著銀發浪潮的到來,僅僅依靠養老院建設,難以解決大規模的養老服務難題。居家養老服務的推進顯得刻不容緩。”浙江省民政廳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促進處處長黃元龍介紹。

    失能老人是老人中的一個特殊群體,所需要的服務與關心是最多的,同時又最難得到相應服務。“家裏實在沒條件,想把失能的父親送到養老院,考察了一圈,護工基本都不具備專業護理知識。”台州的陳女士最近為此憂心忡忡,她説,媒體裏見過的虐老報道,更讓她下不了決心。而養老院的支出,也是家庭的一筆沉重負擔。

    隨著第一代獨生子女的家長步入晚年,我國正迎來“421家庭”時代,一對夫妻贍養4老1小,負擔沉重。家裏如果有一名甚至更多的失能老人,子女的壓力將難以承受。

    “一個木桶,政府要管最短的那塊板,失能老人的照護服務就是這塊板。”黃元龍認為,過去,政府主要致力於機構養老建設,公辦養老院人滿為患,民辦養老院還沒完全跟上,一批貧困、身體不好又無人照料的老人難以受惠。“西湖模式”則兼顧到了這個群體。過去,由於缺乏專業護工,養老服務質量無法保證。“西湖模式”通過向社會機構購買服務,能培訓出一大批掌握專業護理知識的護工,保證了居家養老服務質量。

    老人住在家中,養老服務由社會提供。老人既留在熟悉的環境中,又能得到生活和精神上的照顧。西湖養老,為“中國式養老服務”趟出了一條新路。(記者 顧 春)

 
 
 相關鏈結
· 山東出臺優待老年人新規 實行政府購買養老服務
· 廣東出臺2011至2015年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規劃
· 中國社會工作協會將開展培訓提高養老護理員水平
· 全國20個中心城市建“愛晚中心”致力緩解養老難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