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21日,中國實驗快堆成功實現首次並網發電。這條後來入選2011年“中國十大科技新聞”的消息隨著各種媒體迅速傳向全球,在國內外産生不小的反響。
這是“十二五”開局之年,我國核工業自主創新取得的又一里程碑式的重大成就,從而使我國成為世界上少數幾個掌握快堆技術的國家,再次提升了我國在該領域的核心競爭力。
自主創新 成果迭出
快堆是繼壓水堆之後發展起來的先進核電堆型,是第四代核電技術的主力堆型。中國實驗快堆目前已經申報專利165項,獲得專利授權98項,獲得部級以上科技獎65項,培養了一支400多人的高水平快堆技術研發團隊,為我國跨過原型快堆而直接發展商用快堆電站奠定了堅實基礎。
作為國家戰略性高科技産業,核工業是決定一個國家國際地位的重要因素。近年來,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繼承和發揚核工業自主創新的優良傳統,不斷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就:軍工科研生産取得了新的成績;中國先進研究堆成功建成,主要技術指標位居世界前列、亞洲第一;鈾礦勘查技術大幅提升,又探明了一處超大型鈾礦床;研發了先進的鈾濃縮技術並成功實現工業化,實現了鈾濃縮技術的重大跨越;自主設計的我國第一座動力堆乏燃料後處理中試廠熱試成功,並正在規劃利用該技術自主建設我國首個乏燃料後處理工程,為實現我國核燃料閉式循環邁出了具有重大意義的一步。
這些自主創新的科技成果,有力地保障了國家安全、能源安全和核安全。
以我為主 領跑核電
在核電領域,中核集團積極實施國際核能發展“熱堆—快堆—聚變堆”三步走戰略,實現了核電技術“生産一代、開發一代、預研一代、貯備一代”的科學發展模式,走出了一條不受制于國外、以我為主、保持世界先進水平的核電發展道路。
——2011年12月15日,中核集團自主設計的我國內地首座核電站——秦山核電站已安全運行20年,為我國核電實現自主發展奠定了基礎、增強了信心,成為中國核電産業發展中無可爭議的開拓者。
——中核集團自主設計、建造的巴基斯坦恰希瑪1號、2號核電機組,實現安全穩定運行,積累了國際大型核電項目承包管理的經驗。成為我國核電産業發展中第一個走出國門者。
——中核集團自主研發了大型商用核電站反應堆。二代改進型秦山二期核電工程,其4台機組260萬千瓦全部投入運行,安全發電;近年來,通過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開發出具有自主知識産權、安全性更高的ACP100、ACP300、ACP600、ACP1000系列三代核電技術,有的已轉入工程總體設計階段,為開拓國際市場創造了基本條件,成為核電産業發展中的創新者。
——中核集團始終把握世界核電技術最新發展趨勢,自主研發的中國試驗快堆成功並網發電,使我國第四代先進核能系統技術實現重大突破;瞄準未來,組織專門的力量開展旨在解決人類能源終極問題、被稱為“人造太陽”的聚變堆研究,並已取得積極成果,成為我國核電産業發展的領跑者。
人才強企 聯合創新
這些自主創新豐碩成果的取得,得益於中核集團擁有完整的核科技創新體系並不斷完善提升。中核集團擁有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等17個綜合性核科研基地和專業研究機構,建有3個國家能源研發中心、1個國家工程技術中心、5個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20個集團級重點實驗室、11個集團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形成了門類齊全、專業配套的核科技創新體系,並在核産業鏈的每個環節都有科研做支撐,都有主體單位來承擔自主創新任務。
中核集團還積極實施科技專項,科研投入目前每年以不低於20%的速度穩步增長,2011年自主研發投入達到17.5億。
面對人才競爭的嚴峻挑戰,中核集團實施了人才強企戰略,實施了重點科技專項總指揮和總設計師“兩總”制度,設立了首席專家、科技帶頭人、首席技師崗位,到2015年,中核集團的高水平科技領軍人才將達到300人。目前,中核集團擁有兩院院士18人,國家級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9人,各類專業技術人員3.85萬人,高級專業人才8700人,技術工人3.4萬人。
2010年11月,中核集團所屬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聯合中國第一重型機械集團公司、上海電氣(集團)總公司、內蒙古蘭太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中國核工業二三建設有限公司等5家單位發起成立了快堆産業化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共同推進快堆技術的商用化。截至2012年2月,聯盟成員單位已發展到53家。聯盟開展的戰略創新,已經對我國核電發展體制探索,促進快堆自主化、産業化,樹立快堆核電民族品牌等産生積極作用,也必將對我國核能發展和國民經濟建設將做出更大的貢獻。
中核集團黨組書記、總經理孫勤指出,“十二五”期間,中核集團將秉承“開放、包容、合作、共贏”的理念,深化改革、創新發展,努力實現做強做優、世界一流的遠景目標,力爭使中國核工業處於世界領先水平。(記者 蔣建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