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留守兒童創造健康成長的社會環境
——各級婦聯組織承擔社會責任、關愛留守兒童綜述
留守兒童問題是我國經濟轉軌、社會轉型過程中存在的社會現象。據全國婦聯統計,目前,全國留守兒童總數約為5800萬,由於與父母長期分離,這些兒童在生活、教育、安全等方面存在著一系列問題,成為影響和諧社會建設的一個重要社會問題。
留守兒童有了溫暖的家
梁文卓是陜西省渭南市臨渭區思遠學校三年級的學生,他告訴記者,3歲時父母到外地打工,他一直跟著爺爺奶奶生活,過年時才能看到父母。而同在該校讀書的王小燕1歲時就隨父母到北京打工,兩年才回來一次。據了解,該校486名學生,留守兒童就有312名。
在這所民辦寄宿制學校裏,記者看到,學校開設了葫蘆絲、口琴、跆拳道等多種課程,學生們根據自己的喜好報名,盡興地投入其中,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快樂的笑容。“老師像爸媽”這句話,在思遠學校絕不是一句口號,而是實實在在、真心實意的關愛行動。每逢端午節、中秋節等傳統節日,學校都會給學生包粽子、發月餅,使留守兒童享受到節日的快樂。堅持每個月都要給留守兒童集體過一次生日。讓過生日的留守兒童走上講臺,講出自己心中的感受,使他們常懷感恩之心,同時也培養他們自信、樂觀、積極的心態。
留守兒童王嬌動情地説:“思遠就是我的家,在這兒我很高興,很安心。”五年級學生劉帆的母親、楊秦龍的父親給學校寫來感謝信説:“貴校讓娃住宿就讀,學習生活環境安全、優雅,老師教法得當,你們替我們當爸當媽,讓我們少了許多後顧之憂,孩子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進步,深深感謝你們!”
多措並舉關愛留守兒童
每逢“六一”,陜西省安康市石泉縣婦兒工委協調各成員單位領導,深入偏遠山區,為留守兒童活動中心送圖書器材,為貧困留守兒童和殘疾兒童送去慰問款物,使孩子們切實感受到社會大家庭的溫暖。
代理家長、結對幫扶、愛心父母大聯盟……各地婦聯積極組織關愛活動,為留守流動兒童及家庭解決實際困難。婦聯還充分發揮組織優勢,協助有關部門進一步加大法制宣傳教育力度,運用好婦聯組織各級維權網絡和12338熱線等有效載體,切實維護農村留守流動兒童各項權益。
關愛服務陣地建設始終是全國婦聯工作的重點內容。目前,一些地方已將這些留守兒童關愛服務納入民生工程。甘肅省財政投入2000萬元,實施“關愛留守兒童百分之百覆蓋行動”,在全省每個鄉鎮建立一個留守兒童之家。湖北省發改委與省婦聯共同實施“留守家屬綜合服務體系建設項目試點”,利用農村空閒場所建立託管中心,為留守兒童提供託管服務,同時也為農村留守婦女、留守兒童監護人提供實用技術培訓、家庭教育指導、健康檢查等服務。江蘇省啟動的“兒童快樂家園”項目試點,採取政府主導、多元投入的辦法建立快樂家園。
家教環節不容忽視
孩子的健康成長,離不開家長的正確引導教育。如何與孩子進行心靈溝通、家長怎麼看待考試分數……為有效開展家庭教育工作,陜西省石泉縣城關鎮向陽社區成立了“家長學校”,利用務工人員返鄉時機,通過組織參觀、培訓等,幫助家長了解學生的生理、心理髮展的特徵,掌握科學的教育方法和技巧,樹立正確的家庭教育理念。
全國婦聯還聯合教育部等部門出臺了《全國家庭教育指導大綱》,對留守流動兒童的家庭教育指導進行了明確規範。依託中組部遠程教育網絡,製作了18集專題電視教學片。與中國移動集團公司合作創建全國網上家長學校,加快家庭教育信息化建設,努力擴大家庭教育宣傳覆蓋面。
各級婦聯組織積極創建農村留守兒童示範家長學校、新市民家長學校等,宣傳普及家庭教育科學知識,宣傳相關法律法規。安徽省婦聯建立農村留守兒童指導服務機構2385個,申報全國農村留守流動兒童示範家長學校、兒童之家14個。通過“兒童友好家園”、“健康寶貝課堂熱線”等項目,邀請專家深入農村為留守兒童及家長進行家教指導,向留守流動兒童家庭傳播科學的家庭教育知識,搭建親子互動平臺。(記者 李海秀 龔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