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6月28日電(記者 陳新洲 趙仁偉)6月初,北京市組織專家學者撰寫的《中國古今官德研究》叢書問世,引發外界廣泛關注。這套叢書是國內首次對“官德”思想開展系統研究,不僅具有較強的理論價值,也將成為北京市黨員幹部的廉政學習教材。
這是北京市不斷推進廉政文化建設的又一創新之舉。近年來,北京市在加強廉政文化建設工作中充分發揮歷史文化資源優勢,通過陣地建設、理論研究、品牌創建活動等一系列措施,不斷豐富廉政文化資源,對營造良好廉政氛圍、凈化從政環境起到積極作用。
新型官德:為民、忠誠、務實、公正、清廉、修己
北京高校眾多,人才密集。北京市紀委副書記王海平介紹,在加強廉政文化建設中,北京注重發揮這一優勢,廣泛吸納專家學者參與廉政文化理論研究,通過舉辦學術論壇、重點課題研究,積極探索廉政文化建設的特點和規律。
2010年,北京市紀委監察局與市委宣傳部聯合組織市社科院有關專家,成立專門課題組,在全國率先開展“中國古今官德研究”,包括《史説官德》《大道官德》《為官史鑒》《申論官德》四部專著的叢書已經問世。
課題組負責人之一、北京市社科院研究員杜麗燕表示,課題組全面梳理傳統文化中的官德思想,對中國共産黨成立以來不斷豐富完善的新型官德思想進行總結,從中概括出新型官德的六個方面:為民、忠誠、務實、公正、清廉、修己。“這裡面既有傳統文化的要素,也有新時代的新理念”。
專家介紹,《中國古今官德研究》叢書自成一體又各有側重,分為史、論、例、今四個部分。《史説官德》從文獻學的角度,依編年史順序展示歷史文獻中的官德思想;《大道官德》則系統探討中國儒釋道法官德思想的深邃內涵,探討為官的最高道德理想;《為官史鑒》選取中國歷代清官、貪官等正反兩方面的經典案例,將貪官分為貪瀆、權姦、酷吏等類型,起到以史為鏡的效果;《申論官德》則主要闡述現代行政道德。
廉政教育:建設有吸引力的文化陣地
去孔廟國子監聽專家講述儒釋道法的為官之道,去電影博物館觀看紅色經典影片及反貪實錄,去抗戰紀念館感受革命前輩的執著奉獻……這些豐富多彩的廉政教育形式受到了基層幹部的普遍稱讚。
近年來,北京市將廉政文化陣地作為開展廉政文化活動的重要載體,不斷挖掘資源拓寬內容。2010年,北京市紀委監察局和市委宣傳部挖掘、整理首都各類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革命紀念地(館)以及其他歷史文化名勝中蘊含的廉政資源,有計劃、有重點地評選特色鮮明、內涵豐富、有影響力的廉政教育基地,並命名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等10家單位為北京市第一批廉政教育基地。
此後,各基地不斷充實內容、完善功能,充分發揮廉政教育基地的作用,有計劃地組織黨員幹部開展多種形式的反腐倡廉教育活動,努力提高黨員幹部的廉潔自律意識。如孔廟國子監廉政教育基地開設國學大講堂,國家紀檢監察學院、市委黨校、行政學院將孔廟國子監設為廉政教學基地;亞洲最大的國家級電影博物館--中國電影博物館緊扣中央對反腐倡廉工作的指示要求,依託其豐富的館藏影片資源,利用新中國成立以來拍攝的紅色經典影片、主旋律影片、廉政教育影片,舉辦了“風清氣正揚宗旨--北京市反腐倡廉教育影像展”,今年已接待觀眾9萬餘人次。
從2007年起,由北京市紀委、市委政法委主辦,檢、法、司相關單位承辦,建立了北京市反腐倡廉與法制教育系列基地,面向黨員幹部開展反腐倡廉教育,這在全國紀檢監察系統是首創。截至2011年12月底,三個基地共接待中央、北京市各級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部隊和駐京單位5474家,黨員幹部30余萬人,其中,省部級領導幹部700余人,局級領導幹部8000余人。
創新思路:打造廉政文化品牌
為了增強廉政文化建設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北京市紀檢監察部門堅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積極探索幹部群眾喜聞樂見的新形式,凸顯地域特色、行業文化特色,著力構建廉政文化品牌。
作為奧運會舉辦城市,北京建設了大量奧運場館,並在奧運籌辦過程中,運用和創造了許多好的監督工作經驗。為利用好這些得天獨厚的優勢,市紀委、監察局與朝陽區委、區政府共同在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建設廉潔奧運主題文化園,作為展示反腐倡廉工作實效及宣傳廉潔奧運理念和精神的平臺。此外,全市各區縣、各部門都積極挖掘特色資源,利用北京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産,形成一系列具有首都特色的廉政文化品牌。
北京市紀委監察局宣教室主任杜淑華介紹,北京市還把廉政題材納入文學藝術創作、舞臺藝術生産、電影電視製作,以及報刊圖書、音像電子和網絡出版計劃,著力打造一批思想性、藝術性和觀賞性相統一的優秀廉政文化作品。如組織開展北京市廉政風險防範管理工作展、“廉潔救災·陽光重建”圖片巡展、預防工程建設領域職務犯罪巡展等;針對基層黨員群眾的工作實際和思想需求,組織編寫了《農村基層反腐倡廉知識讀本》《企業領導幹部反腐倡廉知識讀本》等廉政文化書籍;與北京廣播電視臺共同策劃推出黨員群眾喜聞樂見的反腐倡廉節目,製作播出了40集《以案説紀》系列短劇、96期《廉政北京》反腐倡廉專欄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