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7月13日電(新華社記者杜宇、朱立毅)5年搬了8次家的遼寧鐵嶺縣單親貧困母親矯金環終於擁有了自己的新家。她激動地説:“做夢也沒想到政府能給俺建了新房子,以後再也不用投親靠友借房子住了!”
截至今年6月底,全國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已開工470萬套,開工率為63%,基本建成260萬套,完成投資5070億元。
黨的十六大以來,我國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明顯提速,“十一五”期間,全國1140萬戶城鎮低收入家庭和360萬戶中等偏下收入家庭住房困難問題得到解決。根據規劃,“十二五”期間我國要建設3600萬套保障性住房……越來越多的居民正在圓自己的“安居夢”。
隨著住房制度改革的推進,人們逐步認識到,要想實現“住有所居”的目標,僅靠商品化是不夠的。2007年8月,國務院出臺《關於解決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的若干意見》,強調把解決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作為政府公共服務的一項重要職責。
“通過政府保障和政策支持,解決困難群眾的基本住房問題,是國際上通行的做法,也是政府不可回避的職責所在。”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鵬飛説。
2007年以來,中央財政投入力度不斷加大,從當年的72億元到2011年的1522億元,僅僅5年的時間,用於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的資金實現了20多倍的增長。同時,中央還在土地、稅收政策上給予支持,並加大對財政困難地區廉租住房保障補助力度。
保障房建設大規模推進,到2010年底,全國累計用實物方式解決了近2200萬戶城鎮低收入和部分中等偏下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難,還有近400萬戶城鎮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享受廉租住房租賃補貼……
今年,中央加大了對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的支持力度,並專門安排了配套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就在最近,中央財政追加了65億元,支持各地城市棚戶區改造,加上年初補助地方的1543億元資金,今年中央給地方的補助資金比2011年又增加了78億元。
如今,以廉租住房、經濟適用住房、公共租賃住房為主要形式的住房保障制度初步形成。接下來,黨中央、國務院對保障房項目的規劃佈局和基礎設施配套又提出了明確要求。
今年,中央財政專門安排了新建廉租住房和國有工礦棚戶區改造、中央下放煤礦棚戶區改造、國有林區(場)棚戶區(危舊房)改造和國有墾區危房改造項目配套基礎設施建設補助資金,支持地方加快保障性住房小區的基礎設施配套。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住房保障司負責人表示,將會同有關部門,在督促各地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力度的同時,指導各地不斷改進保障性住房規劃佈局、優化保障性住房戶型設計,切實滿足困難群眾基本住房需求。
在保障性安居工程中,因為種種原因,也曾出現開著豪車入住經濟適用房的事例。如何確保公平分配,一直是公眾高度的問題。如何才能實現陽光分配?各地正在探索。
一直在南昌下沙窩附近租房住的龔良民沒有想到不用找人,自己單憑搖號就能分上一套樓層不錯的廉租房。他説:“剛開始,我都不知道可以申請廉租住房,是房管所的人叫我補報的,我也沒想過會中簽。”
龔良民的“意外”正是許多地方政府努力的方向。上海近年來通過建立“電子比對專線”,涵蓋社保、稅務、公積金等14個部門和單位,把分散的居民經濟狀況信息進行充分整合、比對。西安市今年加大信息公開力度,通過媒體加強對保障性住房的配租、配售對象以及房屋面積等信息進行動態公開,方便群眾及時了解相關情況。
與此同時,住房城鄉建設部也要求各地採取有效措施,紮實推進住房保障信息公開工作。要求公開的內容包括分配對象信息,包括已申請登記保障對象名冊和保障性住房批次分配對象信息;分配房源信息,包括保障性住房待分配房源情況和保障性住房批次分配房源信息;分配程序信息;分配過程信息;分配結果信息和退出情況信息等等。
為了確保保障房的工程質量,從2011年8月至9月間,住房城鄉建設部組織的對各地保障性住房在建項目質量安全檢查情況看,與商品住房一樣,保障性住房建設嚴格執行了國家統一建築標準、造價規範,工程質量總體上是好的。
除了繼續加大質量安全監督檢查力度、規範建設程序、推行質量安全永久責任制度外,住房城鄉建設部和監察部還將質量安全納入住房保障約談問責範圍。各地區也將保障性住房質量安全,納入了對市縣人民政府約談和問責的範圍。
2011年,我國已經實現開工建設1000萬套保障房的目標,今年還將建設700萬套以上的保障房。可以看到,隨著我國住房保障制度的不斷完善,“住有所居”的目標將一步步變為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