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我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已經取得豐碩成果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2年09月26日 07時18分   來源:人民日報

    “知識的寶庫”、“文化的燈塔”、“家門口的大學”、“永遠不走的文藝隊”、“脫貧致富的好幫手”……老百姓用這樣的話語描述身邊越來越多、越來越好的公共文化服務設施,親切中透露著喜悅與自豪。

    “讓文化與群眾‘零距離’”——黨的十六大以來,我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突飛猛進,公共文化服務總量大幅增加,城鄉文化服務差距迅速縮小。一個覆蓋城鄉、結構合理、網絡健全、運營有效、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框架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務正在凝聚起中華文化復興的強大力量。

    文化工程、民生工程、民心工程

    彰顯黨和政府高度的文化自覺

    衡量一個國家的先進與落後,有多種指標,其中一個就是公共文化服務。只要看一看這個國家的圖書館、美術館、文化館、博物館等公共文化設施的數量和質量、服務和分佈情況,該國的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就大致清楚了。

    公共文化事關民族未來。對於中國這樣一個13億人口、8.5億農民的大國而言,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有著格外重要的意義。表面看來,讓群眾都能讀書看報、看電視、聽廣播是為了保障其基本文化權益,但更深遠的意義在於,通過公共文化服務提升全民族特別是農民的科學文化素質。

    公共文化事關公平正義。目前,我國人均收入已經超過5000美元,文化需求呈爆髮式增長,但不同收入階層所能獲取的文化服務極不平衡。沒有政府這只“有形之手”調整文化資源的分配,廣大低收入階層特別是農民的文化權益就難以落實。這一點在文化體制改革深入推進,經營性文化單位大批轉企改制的背景下尤為重要。

    公共文化事關人心向背。近些年,提高全社會的道德水平,提升全民族的文明素養,是群眾強烈的心聲。公共文化服務設施是群眾自我教育、自我提升的重要渠道,也是傳播黨的聲音、弘揚社會正氣的重要陣地。通過公共文化服務陶冶情操、增進和諧,已成為各界共識。

    因此,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既是文化工程,也是民生工程,更是民心工程。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要“加大政府對文化事業的投入,逐步形成覆蓋全社會的比較完備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隨後,《國家“十一五”時期文化發展規劃綱要》發佈,其中“公共文化服務”專辟一章,佔據了令人矚目的優先地位。2007年6月16日,胡錦濤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專門研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問題。僅僅一個多月之後,《關於加強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若干意見》正式出臺,標誌著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構建駛上了快車道。黨的十七大把建設覆蓋全社會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確定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戰略目標。十七屆六中全會把“覆蓋全社會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基本建立,努力實現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作為2020年文化改革發展的重要目標之一,要求“推進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創建”,明確了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在當前我國文化建設中的戰略性地位。今年年初,《國家“十二五”時期文化改革發展規劃綱要》出臺,再一次將“覆蓋全社會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基本建立,城鄉居民能夠較為便捷地享受公共文化服務,基本文化權益得到更好保障”寫在基本目標之中。

    把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放在文化建設的戰略位置來抓,凸顯了黨和政府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高度的文化自覺。

    文化惠民基層延伸

    造就大批新型農民

    10年前,只有初中文化的湖北省浠水縣清泉鎮農民楊代勝因沒有學歷和專業技術,只能在城市打工;10年後,靠養雞致富的楊代勝被鄉親們稱為“科學家”。如此巨大的反差來自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的建設。

    自從2007年縣圖書館建了文化共享工程基層點,楊代勝就成了這裡的常客。2008年6月,他在網上獲悉“雞戴眼鏡”可防止雞啄蛋,於是試購一批回來給雞戴上,完全杜絕了啄雞、啄蛋的現象。同行們得知這個消息後,紛紛找上門諮詢學習技術並給自家雞場的雞試戴。現在,浠水縣養雞過萬隻、過10萬隻的大戶,都給雞戴上了“眼鏡”,僅此一項,為養雞戶挽回損失15%左右。楊代勝只是億萬受益於文化惠民工程的農民中的一位。

    黨的十六大尤其是十七大以來,在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的強力支持下,我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駛入快車道,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農村電影放映工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農家書屋工程、鄉鎮綜合文化站建設工程等文化惠民工程加速向基層延伸。在遼闊的國土上,一座座嶄新的文化站、圖書館、書屋……拔地而起,現代化的衛星、互聯網將知識文化的營養輸送到群眾的家門口。農村地區、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和貧困地區文化建設薄弱的局面大幅改觀。

    文化惠民工程的迅猛推進極大縮小了長期困擾我國的城鄉間巨大的文化差距,改變了農村地區文化生活貧乏落後的面貌,造就了一大批新型農民,受到農民群眾的熱烈歡迎。

    目前,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已覆蓋所有通電行政村和20戶以上自然村,而按照1998年這一工程剛實施時的統計,我國有70多萬個散佈在偏遠深山中、交通不便地區的行政村,居住在這些地方的1.48億人聽不到廣播,看不到電視。

    農村電影放映工程全年放映電影800萬場次,觀眾超過18億人次,基本實現一村一月放映一場電影的目標。

    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整合圖書館、博物館、美術館、藝術院團等各種數字資源,依託各級圖書館、文化站等公共文化設施,已經覆蓋了90%以上的行政村。截至2011年底,文化共享工程累計服務群眾已達11.2億人次。

    農家書屋建設工程,通過在行政村建立農民自管自用的公益性閱讀場所,解決了農民群眾看書難的問題,今年底,全國已建成60萬家農家書屋,基本覆蓋所有具備條件的行政村,提前3年完成“十二五”目標。

    國家級、省級美術館全部向公眾免費開放;全國所有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站)也都實現無障礙、零門檻進入。

    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理念的推動下,經營性的國有文化設施和轉企改制後的各地國有文藝院團,也都將公共文化服務作為重要業務內容。作為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大劇院自營業以來,一直開展公眾藝術普及教育,截至今年7月,共舉辦普及演出2500多場、活動2100多場,觀眾累計228.7萬人次。“週末音樂會”、“經典藝術講堂”、“青少年藝術周”、“青少年普及音樂會”等一批普及品牌深受歡迎,上百位藝術家參與其中。而聞名中外的中國東方演藝集團在經營收入不斷增長的同時,每年都會多次深入雲南、福建等地的山區,在村頭和廣場為各族觀眾免費演出,形成慣例。

    今天,我們可以自豪地説:基層群眾看書難、看戲難、看電影難、收聽收看廣播電視難的問題已基本解決。

    公共文化建設理念進步

    凸顯公共文化“公共性”

    今年6月,文化部社會文化司更名為公共文化司。從群眾文化司到社會文化司,再到公共文化司,不只是一個簡單的名稱變更,而是深刻地反映了一種理念的進步。

    2007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加強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必須堅持以政府為主導、鼓勵社會力量積極參與,堅持城鄉、區域文化協調發展,堅持把建設的重心放在基層和農村,統籌規劃、加大投入、因地制宜、分步實施,著力改善農村和中西部地區公共文化服務網絡,著力提高公共文化産品供給能力,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基本文化權益問題,推動文化建設與經濟建設、政治建設、社會建設協調發展。

    這個看似簡單的闡述中,傳遞出豐富的信息,蘊含著我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基本特徵——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提供的一切文化服務和産品都是以政府為主導、集合了社會力量積極參與的公益性服務;這些服務和産品的宗旨是滿足所有公民作為人的發展所必需的最基本的文化需求,從而為社會文化的進一步發展提供基礎性的保障;在我國所有地區,不論東部發展地區還是中西部欠發達地區,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所提供的服務、産品和享受基本文化需求的機會都是均等的。

    幅員遼闊,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而且這種不平衡不易在短時間內消除,是我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和發展中必須面對和解決的突出問題。出於社會公正的考慮,必須由政府對欠發達地區及弱勢群體的基本文化需求予以保障,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和發展中的主導作用也就異常突出和重要——通過採取一系列措施,兼顧城鄉之間、地區之間的協調發展,通過調整資源配置、讓文化資源向農村傾斜,從資金、設施、場地、機構、人員等方面,保障公共文化設施的正常運轉和功能的充分發揮,尤其是維護低收入和特殊群體的基本文化權益。

    黨的十六大以來,我國各級財政對文化的投入顯著增加,一系列惠民文化工程在堅持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原則的基礎上,著重向經濟欠發達地區傾斜,向農村傾斜,極大地發揮了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中的主導作用。

    數據顯示,“十一五”期間,各級財政對文化的投入從2006年的685億元增加到2010年的1528億元,年均增長22.2%。國家發改委累計安排公共文化設施建設資金超過200億元,其中用於基層文化設施建設的資金是“十五”時期的8倍,是改革開放以來增長速度最快的一個時期。中央財政通過轉移支付方式,大力推進重大文化工程項目,支持各地文化建設。“十一五”期間,中央投入39.48億元用於全國鄉鎮綜合文化站建設;中央和地方共投入82億元用於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建設;投入近23億元用於農村電影放映工程;投入70億元用於農家書屋工程;投入63億元用於文化遺産保護,是“十五”時期的近4倍;此外,2008年到2010年,中央財政累計安排52億元專項資金用於公共文化實施免費開放。在加大投入的同時,文化投入結構也逐步改善,文化事業費進一步向西部地區、向基層傾斜,比如2010年西部地區文化事業費達到85.78億元,佔全國的26.6%,比2007年提高了5.1個百分點。

    體現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最需要的是服務質量,如何提高我國公共文化服務的質量,正在成為各地依據各自的不同情形不斷深入探索的課題。

    在上海市徐匯區,居民只要帶上身份證辦理一張公共服務卡,在全區任意一台終端上完成認證後,便可預約自己感興趣的文化活動,還能對相關的項目或服務進行評價。這些意見將及時反饋到活動組織管理方,為制定下一步的文化服務項目提供依據,對於好評率低,預約量少的活動予以改進或取消,使得文化産品的提供逐步符合百姓需求,提升公共文化服務的滿意度。

    鼓勵社會力量參與

    致力服務格局拓展

    發展文化不能完全依靠市場機制,尤其是以公平、均等為原則的公共文化體系的構建和發展,更不能完全被動地依靠市場的調節。但是,以政府為主導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並不等於政府辦文化,單方面的文化提供與傳播並不一定能保證公民文化權利的實現,反而容易導致文化産品和服務的提供與人民群眾的文化需求形成“兩張皮”,一方面供給相對過剩,一方面真實的需求得不到滿足。因此,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設也不能完全離開市場,還需要不斷借鑒市場機制的經驗、與市場經濟互動互補。

    2007年6月16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就已經明確提出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工作,今年6月,文化部正式出臺了《關於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進入文化領域的實施意見》,其中最大的亮點是鼓勵民間資本參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鼓勵民間資本捐建或捐資助建博物館、圖書館、文化館、美術館等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引導和鼓勵民間資本通過捐助機構、資助項目、贊助活動、提供設施等形式參與公共文化服務。逐步建立公共文化服務政府採購制度,支持民營文化企業的産品和服務進入政府公共文化産品和服務採購目錄。鼓勵民間資本通過招投標等方式,參與基礎文化設施建設、公共文化産品創作生産、公益性文化産品和服務供給、重大文化惠民工程、重大公益性文化活動和其他公共文化服務。

    近些年,一些地區正在吸引社會力量參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在農村電影工程實施的過程中,“企業經營、市場運作、政府購買、群眾受惠”成為十六字方針,各地積極組建以市(地)為龍頭,各縣(市)參股,並可吸納社會資本參股,以鄉、村放映點為基礎的農村數字電影院線公司,推動院線制、股份制改革,使大量社會資本進入農村電影市場。2006年農村數字電影放映試點初期,全國僅有8個省的18個農村電影院線。2011年底,全國農村已組建農村數字電影院線246條,數字放映隊47692支,形成了遍佈全國農村的數字電影放映新格局,全國農村放映影片812.3萬場,觀眾17.53億人次。全國各地積極探索公益放映市場運作機制,將片方收益與放映場次挂鉤,極大地調動了製片方將影片及時投放農村市場的積極性,廣電總局數字節目管理中心平臺上為農村放映提供的影片數量達2400多部。

    與此同時,許多地區積極推動“政府埋單,群眾看戲”,提供文化産品和服務的市場主體既有國有院團,也有民營文藝表演團體。

    河南永城豫劇團過去主要依靠在城區商演和周邊地區廟會上演出維持運轉,每場收入一般都在1500元左右,演員溫飽問題難以解決,而現在一場可以獲得3000元的財政補貼。“雖是政府埋單,但更要保證節目質量。戲不好,誰看你演?”豫劇團團長唐于靈説得很實在。為了創造出更多精品劇目,當地為《張娘娘新傳》、《梁祝》等新劇目投資近200萬元,演員們還深入鄉村鼓勵指導農民自編自演。每年培訓200多名農民藝術骨幹,發展民間演出團體70多家,常年活躍在鄉村及周邊地區。

    文化強,則民族強。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鑄在民族的生命力之中,民族前進的每一個印跡都閃耀著文化的光芒。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纍纍碩果必將激發全民族文化創造的激情。

 
 
 相關鏈結
· 文化的陽光灑遍中華大地—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
· 加大投入力度--安徽省著力推進公共文化服務覆蓋
· 我國覆蓋城鄉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框架基本建立
· 江西公共文化設施網絡覆蓋全民豐富群眾文化生活
· 黑龍江:2015年建成完善的公共文化財政保障機制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