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0月19日電(記者于文靜、劉斐)金秋十月稻穀香,又到一年豐收忙。在秋收秋種的繁忙季節,伴隨著一台臺收割機不停地“吞吐”糧食,一幅金色的豐收畫卷躍然眼前。有收無收在於水,在我國糧食豐收捷報頻傳的背後,農田水利設施跨越式發展功不可沒。
抗旱保糧——水利工程彰顯興利減災巨大威力
潘祥樹是湖北省隨州市萬福店鄉鳳凰山村的水稻種植大戶。“今年4月到8月一直天旱,插秧的時候一滴雨沒下。”他説,“要在過去肯定是災年,多虧村裏把渠道、塘壩整修好,渠裏、塘裏有水,莊稼隨時澆得上,大家心裏吃了定心丸。”
水利是農業的命脈,是糧食豐收的重要保證。去冬以來,我國一些地區降雨偏少,特別是黃淮大部降雨偏少,部分地區出現無法播種、出苗不齊等問題,全國耕地受旱面積一度達到8142萬畝。
對此,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國家防總、水利部及時部署,科學調度長江三峽、漢江丹江口以及黃河龍羊峽、劉家峽、小浪底等骨幹水利工程,並先後協調財政部下達中央抗旱經費8.2億元。
同時,各地積極採取有效措施。多年建成的大中小型水庫和灌區,以及水窖、水池、泵站、塘壩、水渠等“五小”水利工程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水庫、塘壩等超前蓄水,灌區、泵站、調水工程等開足馬力,為抗旱提供了充足的水源。
淠史杭灌區總工程師王代林告訴記者,在抗旱緊張時期,經安徽省政府同意,省防指批准動用梅山水庫部分死庫容進行灌溉,並組織抗旱服務隊攜帶抗旱機具幫助農民澆灌,保障受旱農作物得到及時澆灌。
今年以來,全國累計抗旱澆地2億畝次,確保了夏糧“九連豐”,為奪取全年糧食豐收打下堅實基礎。
夯實基礎——農田水利強化國家糧食安全根基
“過去用大水漫灌,費水不説,一畝地只能收七八百斤玉米,産量也不高。今年用上大噴灌,不僅每畝增産七八百斤,而且玉米成色好,賣價高。”黑龍江省安達市昇平鎮新建村村民張玉成説起節水灌溉滔滔不絕。
廣袤的東北平原被譽為“中華大糧倉”,今秋稻田連片、玉米成行一片豐收景象的背後,高效節水措施發揮著重要作用。
2012年年初,我國在東北四省區啟動實施“節水增糧行動”,計劃用四年時間,投入380億元,發展3800萬畝高效節水灌溉面積,推動東北、西北、華北等重點地區以及全國高效節水灌溉的加速發展。
與此同時,全國灌區水利發展不斷提速。大型灌區成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主力軍。
在新中國成立以來興建的全國最大灌區——橫跨安徽、河南兩省的淠史杭灌區,曾經水利工程老損嚴重。近年來,通過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年節約農業灌溉用水2.5億立方米,今年實灌面積達到1056萬畝,水稻産量約520萬噸,實現大旱之年糧食增産。
淠史杭灌區的變化是全國灌區節水改造、為糧食生産保駕護航的縮影。截至2011年底,全國納入規劃的434處大型灌區已有110處完成投資,不僅提高了農業的抗災能力,而且提高了用水效率,實現“藏糧于田”,為未來糧食生産穩定發展奠定基礎。
突破瓶頸——打通“最後一公里”構建長效機制
湖北省隨州市曾都區位於鄂北丘陵地區,是典型的“旱包子”,經常受到旱災危害,加上以前渠道年久淤積,部分農田只能採取泵提、車馱取水確保下秧。
近年來,曾都區通過實施國家小農水重點縣工程,渠道防滲襯砌,修整“當家堰”,確保萬畝農田灌溉。在今年遭遇的百年大旱之年,依然取得豐收。當地村民深有感觸地説:“以前下秧等雨,吃飯靠天,現在靠小農水工程就行了!”
農田水利工程如同人的血管,既有骨幹工程,也有像“毛細血管”一樣的小農水工程。小農水是農田灌溉“最後一公里”,對農業豐産直接影響巨大。
為打通農田水利建設“最後一公里”,從2002年到2011年,中央財政累計投入303億元,支持各地開展小農水工程建設。截至2011年,全國通過維修改造塘壩、新建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整治渠道等方式,新增糧食生産能力438多億斤。
建得好,還要管得好。農村水利管理同樣存在“最後一公里”的突出問題。
對此,水利部門採取一系列措施加快基層水利服務體系建設,大力發展基層水利站、農民用水合作組織和各級抗旱服務隊等,充分發揮農民積極性,不但填補了農村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管理主體的缺位,逐步破解“政府管不到,集體管不好,群眾管不了”的農田水利“最後一公里”難題。
當前正值秋冬種時期,據國家防總監測,目前全國大部地區水利工程蓄水情況總體較好,預計今年冬麥主産區大部秋播和南方秋冬種用水有保障。可以預見,隨著水利基礎不斷夯實,我國糧食生産根基更加穩固,歲稔年豐的喜人畫卷將繪滿神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