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為了學生健康成長——寧夏營養改善計劃試點見聞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2年10月24日 16時39分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銀川10月24日電(記者 杜曉明、曹健、艾福梅)以往每年5月和10月,是寧夏回族自治區中寧縣大戰場鄉中心完小校長吳建平最發愁的時候。“這兩個月屬於氣候變化期,也是疾病高發期,以前每年都有幾名學生莫名暈倒,到醫院也查不出病因,只説是體質差導致抵抗力低。實施營養改善計劃以後,這種不明怪病再沒出現過,這説明部分學生體質明顯提高。”吳建平説。

    營養有限的幹饃饃就著白開水,曾是寧夏貧困地區農村學生的普遍早餐和午餐,日復一日基本不變。2010年春季,寧夏先行先試在六盤山區11個縣(區)啟動營養早餐工程,為37萬名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和縣城義務教育寄宿生每天早晨提供一個熟雞蛋。

    從2011年秋季學期起,中央在集中連片特困地區試點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寧夏在國家試點的基礎上自掏資金確立了4個縣(區)為自治區試點,進一步擴大了惠及面,全區34%的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享受上營養餐。根據回族飲食習慣,考慮到牛羊肉價格偏高的實際,寧夏還將營養午餐標準由國家規定的3元提高到4元。

    記者在基層採訪時了解到,從幹饃饃到營養餐,六盤山區學生的營養狀況明顯改善。“以前家裏半個月甚至一個月才能吃上一頓肉,現在一星期能吃兩頓肉,特別香,我感覺自己都長胖了。”中寧縣大戰場鄉中心完小6年級學生馬露龍説。

    學校提供營養餐還免去了學生奔波辛苦。馬露龍家離學校近8公里,沒有營養午餐時,他要麼來回花費1個半小時回家吃午飯,要麼就在學校喝點開水吃饃饃。跑來跑去的下午都沒體力了,上課時老打瞌睡。

    營養餐在基層廣受歡迎,而營養餐實施過程中,最大的難點莫過於如何保障食品安全,社會各界對此也高度關注。作為首批試點營養午餐的地區之一,寧夏從硬體、軟環境建設等多方面構築食品安全“防火墻”。

    據自治區教育廳副巡視員董宏偉介紹,實施營養午餐前,寧夏投入1.1億元為試點地區農村小學改造了學生灶房(農戶廚房)、購置了廚房設備和學生餐具。今年寧夏又在預算中安排建設資金3億元,計劃為規模較大的農村學校按標準建設學生食堂,切實改善農村學校就餐條件,確保學校食堂各項硬體條件符合食品安全監管要求。

    記者在同心縣丁家塘完全小學看到,改建後的學生灶房烹飪區、蒸飯區、蔬菜區等劃分明確,學生食堂的墻上還裝上了攝像頭。同心縣教育局營養辦副主任白明江解釋説,同心縣所有完小以上學校食堂全部安裝了攝像頭,操作員進入食堂是否洗手、是否穿白大褂等都在監控之內。

    寧夏還對營養餐原料實行集中採購、定點供應,對大宗食品集中採購、定點供應,並堅持採購索取票證。同心縣王團鎮聯合小學管理員馬佔孝説,中心校為轄區33所學校確定了3個定點採購點,學校供貨商每次購入新菜後都要把所有菜品拿去檢驗,只有具有合格的檢驗檢疫證明的菜才能進入學校食堂。

 
 
 相關鏈結
· “營養改善計劃”惠及寧夏26萬學生
· 寧夏投入1億余元支持學生營養改善計劃
· 國際組織高度評價我國農村學生營養改善計劃
· 青海省開展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監測
· 農村義務教育學校學生營養改善計劃資金管理問答
· 食品藥品監管局發佈營養改善計劃餐飲監管意見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