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十八大報告經濟體制改革闡述引起代表和專家關注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2年11月10日 20時24分   來源:新華社

抓住要害 全面深化
——十八大報告經濟體制改革闡述引人關注

     新華社北京11月10日電(新華社記者南辰、樊曦、李鵬翔)十八大報告中關於經濟體制改革的闡述引起一些代表和專家的關注。他們普遍認為,只有推動我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才能確保人民幸福安康,社會和諧穩定。而要不斷增強長期發展的後勁,就要全面深化經濟體制改革。

    初級階段最大國情要求改革目標不脫離實際

    “在任何情況下都要牢牢把握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最大國情,推進任何方面的改革發展都要牢牢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最大實際。”

    中國(海南)改革研究院院長遲福林對報告中這一闡述頗有感觸:“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主要矛盾並沒有變,貫穿中國實現現代化整個過程當中。在這個‘最大國情’下,我們長期面對的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的內涵不斷發生新的變化。比如説改革開放初期,人們更多要求溫飽;走到今天,進入新的發展階段,人們更多地提出教育、醫療、環境、就業、公共安全等新的需求。這種更高層面的發展性需求帶來的矛盾就越來越突出。”

    遲福林説:“公共需求變化是我們面對的‘最大實際’。正是從這樣一個實際出發,從國情出發,我們提出科學發展,以更適應公共需求的變化。”

    政府與市場的關係是改革“牛鼻子”

    十八大報告提出:“經濟體制改革的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必須更加尊重市場規律,更好發揮政府作用。”

    湖北宜化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蔣遠華代表説,企業發展需要“小崗村”式的自主權,要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係,減少政府對企業發展的干預,促進企業良性發展。

    蔣遠華表示,經濟體制改革的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必須更加尊重市場規律,更好發揮政府作用。一個企業投資什麼、怎麼投資、在哪投資,政府應該引導但不是規定,這樣才真正尊重市場規律和企業自身發展規律,才有利於調動企業家的積極性和首創精神。

    遲福林認為:“要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關鍵在於推進以行政體制改革為主線的政府轉型。市場經濟體制核心的問題就是政府和市場,報告抓住了問題的要害,讓我們看得更清楚、更客觀。”

    代表和專家表示,報告提出要深入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是進一步深入進行經濟體制改革的必然要求。中國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從擴大內需上下功夫。中國正處在由投資主導向消費主導的歷史轉折期,而由投資主導向消費主導的經濟轉型,要求必須加快政府職能轉變。

    江西省委常委、贛州市委書記史文清代表認為,能否理順政府與市場關係,使政府的經濟職能轉向提供良好的經濟性公共服務,創造良好的市場環境上來,有效地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對消費主導的經濟轉型具有決定性影響。

    堅持“兩個毫不動搖”

    十八大報告不僅明確了經濟體制改革的核心和關鍵,還強調“兩個毫不動搖”——既要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又要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

    “一方面要深入推進國有經濟戰略性調整,健全國有資本有進有退、合理流動機制,優化國有資本戰略佈局;另一方面,要激發民間資本活力,切實落實好鼓勵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相關措施。”武漢市百步亭社區管委會主任、百步亭集團總裁王波代表説。

    改革開放30多年的實踐表明,國有經濟和非國有經濟共同發展、共同繁榮才是中國經濟的基本特徵。中國巨大的經濟總量和市場規模為國有經濟和非國有經濟都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和合作領域。從當前我國的經濟分佈看,已經形成了以國有企業為骨幹、以民營企業為血脈的格局。

    “這‘兩個毫不動搖’,就是國有經濟和非國有經濟共同繁榮,共同發展,帶動經濟體制改革走向深入。”中國電信九江分公司向東代表説。

    今年兩會後,國務院各部委40余項關於促進民間投資的實施細則相繼出臺,交通、鐵路、衛生、出版……越來越多的行業開始向民間資本開放。未來,“兩個毫不動搖”無疑將促進國有經濟和非國有經濟的共同繁榮發展。

    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院長胡鞍鋼代表認為,中國必鬚根據自己的國情,既要發展國有企業,也要發展民營企業,使兩類企業都能健康成長,齊頭並進。

 
 
 相關鏈結
· 十八大新聞中心舉行記者招待會介紹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情況
· 從十六大到十八大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系列報告之八
· 從十六大到十八大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系列報告之七
· 從十六大到十八大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系列報告之六
· 從十六大到十八大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系列報告之五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