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昆明11月18日電(記者 劉剛)“一些邊遠山村,孩子們用芭蕉葉做成球拍打乒乓球。他們真的渴望體育活動。”雲南省體育局局長楊寧向記者介紹的一番話,讓人感受到貧困地區全民健身的火熱與尷尬,但也看到其中蘊藏的智慧和希望。
入冬後,記者在雲南採訪,無論在“春城”昆明的翠湖岸邊,還是在中緬邊境小城騰衝的騰越文化廣場,都能看到沉浸在喜悅中的群眾健身場景。如同全國各地一樣,體育休閒健身已成為當地生活的時尚。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廣泛開展全民健身運動,受到廣大群眾的歡迎。但當前我國城鄉區域發展的差距依然較大,怎樣才能推動體育公共服務均等化進程?楊寧的回答是,因地制宜、量體裁衣,在便民、惠民上做文章。
為貫徹落實國家《全民健身條例》和《全民健身計劃》,2010年雲南著手實施“七彩雲南全民健身工程”,對省級財政投入、縣以上財政配套和體育彩票公益金專項使用等作出明確規定。省政府把實施“七彩雲南全民健身工程”納入年度績效考核。
楊寧説,國家和雲南地方財政的投入,促使全民健身設施、健身組織、健身活動和青少年體育、民族體育、社區體育、農民體育得到快速發展。但全省129個縣(市、區),有73個國家級扶貧攻堅縣、7個省級扶貧攻堅縣;山區面積佔全省94%,居住分散,交通不便,投入成本高,全民健身工作任重道遠。因此,尋求新突破,要從實際出發,圍繞改善民生闖出路。
騰衝縣是雲南省第一批六個小康體育特色縣之一,當地火山資源豐富,火山石就成為修建縣體育場看臺的主材,400米標準跑道也是由火山灰鋪制而成。儘管如此,坐落在縣城黃金地段的體育場,也僅修建了東西兩個看臺。
縣文廣體育局局長伯紹勤説:“騰衝還有待發展,因此更重實效。每年舉行中小學生或老年人運動會等文體活動時,這裡就是歡樂的海洋。由於地段好,日常也能方便群眾健身。”
按照小型化、身邊化、實用化,規劃一步到位、分期分批實施的原則,2005年以來,65萬人口的騰衝縣陸續建成全民健身活動中心、全民健身戶外活動基地,創建青少年體育俱樂部、社區體育俱樂部,安裝全民健身路徑70套、邊境30戶以上自然村體育設施項目125個……這不僅是騰衝的成就,也是全省實施“七彩雲南全民健身工程”的縮影。
提供全民健身服務是政府的職責,但從中受益的群眾也發揮著能動作用。騰衝縣固東鎮銀杏村村委會主任陳安中告訴記者,逐步富裕起來的村民對文化體育的需求日益高漲,兩年前村裏建籃球場等健身場地,不僅得到“七彩雲南全民健身工程”的3萬元補助,縣、鎮兩級也給予了13萬元支持。因為要選擇便於4個自然村村民集中的場地,徵地涉及7戶村民,在權益受到保障基礎上,群眾心情舒暢,全村人出工出力。
“現在每年村裏都舉辦籃球賽、拔河比賽、乒乓球賽,還組織春節文藝聯歡等活動,”陳安中説,雖然籃球冠軍隊獎金只有200元,但大家心氣勁可足了。場壩體育文化成了村裏一道亮麗風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