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香港12月26日電(記者劉歡 張雅詩)2012年,香港與內地社會經濟繼續融合,互惠互補關係進一步發展;與此同時,個別內地遊客與港人發生口角、“雙非”孕婦來港産子、內地“水貨客”等議題也成為兩地關係中“微妙的話題”。
大量數據表明,香港和內地如今在經濟、社會、教育、文化等各方面的關係已密不可分。如信息諮詢機構投中集團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11個月,香港已成為內地企業海外融資規模最大的地區。同時,香港旅遊發展局公佈的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香港共接待內地遊客2532.6萬人次,同比上升24.2%,佔同期來港遊客總數的71.6%。
兩地在教育方面的交流也不斷加深。截至2011年10月,共有11000名香港學生在內地205所高校就讀;而近幾年每年都有約1400名內地學生到香港高校就讀本科。今年6月,兩地簽署《香港與內地高等學校關於進一步深化交流與合作的意向書》,根據意向書,中央政府將從2013年開始設立專項資金,在現有基礎上每年再邀2000名香港高校師生赴內地學習或調研;每年資助香港7000名高校師生暑期到內地交流。
然而,隨著兩地的聯絡日益密切,像“雙非”孕婦(夫妻兩人皆非香港永久性居民)赴港産子等一些矛盾與摩擦也隨之出現,甚至引發不小爭論。對此,受訪專家表示,兩地交流密切,産生一些矛盾在所難免,解決之道則在於加強溝通與理解。
香港教育學院亞洲及政策研究學系副主任周基利表示,兩地融合在加快,過程中産生摩擦很難避免。“就像一對成長文化和背景不同的夫婦,雙方需要體諒和尊重才能較易適應新的家庭生活。” 他還建議,特區政府在處理“雙非”、奶粉供應以至接待內地遊客等問題時,應檢視香港自身的容量問題和承受能力,適當規劃、有效應對。
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會長楊耀忠説,對於兩地關係發展過程中産生的一些問題,沒必要過度渲染,但也應及時“總結反思、對症下藥”,以解決問題、緩解摩擦。
楊耀忠表示,兩地經濟發展階段、社會制度、文化習俗不同,兩地民眾的成長環境存在差異,這是造成彼此隔膜的深層原因;而內地遊客素質參差不齊、一些港人的包容度不夠等則是引發矛盾的直接因素。
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學生莊澤權建議,港人應加強對內地的了解,這樣可以化解兩地的一些誤會和摩擦。
“香港人應以更開放的態度看兩地關係,拋開固有的概念,避免人云亦云、感情用事。”莊澤權告訴記者。
他舉例説,自己大學時的一個室友就是內地同學,原先他以為內地人不太講究衛生,但與室友相處後發現並非如此。他還表示,來港讀書的內地生大多非常勤奮,這為內地人在香港樹立了正面形象。
從內地來港讀書、工作近5年的結構工程師徐瑞表示,一些港人對於內地的了解更多來自香港本地媒體,但是這些媒體上過多關於內地的負面新聞以及兩地摩擦的報道,讓他們容易對內地産生偏見。
他建議,兩地應推動民間組織、社會機構舉辦交流活動,讓更多港人到內地走一走、看一看;此外,國家可以出臺更多優惠政策以吸引香港學生去內地讀書。
京港學術交流中心總裁李乃堯認為,內地人、香港人都應更加包容彼此,認識兩地差異,互相體諒。對於兩地關係中出現的一些問題,“既沒必要誇大問題,也需認真反思總結,只要從管理、溝通和公共教育等方面入手,多管齊下解決當前問題,那麼未來兩地關係一定會越走越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