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2月18日電(記者 董峻)2月18日是“雨水”節氣。隨著氣溫回升,我國冬小麥由南向北陸續進入返青、起身、拔節期,各地將陸續進入春耕的大忙時節。“一年之計在於春”,夏糧産量佔全年的四分之一,夏油超過全年的五分之二,春播糧食面積佔全年的一半以上。只有全力抓好春季田管和春耕備耕,全年糧食和農業豐收才有希望。
我國去年糧食生産“九連增”、農民增收“九連快”,棉油糖果菜茶樣樣增産、重要農産品全線飄紅,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突出亮點。而鞏固發展糧食和農業生産好形勢,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産品有效供給,對實現“穩中求進、紮實開局”至關重要。
農業部部長韓長賦日前表示,今年糧食和農業生産形勢更加複雜,儘管我國糧食連續九年增産,但供求仍是“總量基本平衡、結構性緊缺”。特別是稻穀、小麥、玉米三大主糧已連續2年凈進口。今後我國糧食消費需求仍將保持剛性增長,確保糧食總量平衡和結構平衡的任務十分艱巨。
同時,國際糧食市場風險也在增大。2012年全球100多個國家遭遇不同程度旱災,美國、歐盟、俄羅斯、印度、阿根廷等主要産糧國均出現不同程度的減産,全球糧食庫存下降。據聯合國糧農組織預測,2012/13年度全球穀物庫存為4.95億噸,比上年度減少4.8%,防範國際糧食市場波動與風險任務艱巨。
據農業部調查,去年部分地區小麥播期稍遲,加上冬前氣溫偏低,黃淮南部和江淮部分地區小麥群體偏少、苗情較弱。去冬以來南方地區多次出現大範圍的降溫降水過程,油菜等部分在田作物受凍,急需促進苗情轉化升級。而在東北地區,由於去年秋季雨水較大,春季整地任務較重。
此外,據氣象部門預測,北方冬麥區春季氣溫回升快、降水偏少,南方大部地區及東北西部傳統旱區降雨量也比上年偏少,出現春旱可能性大。去年秋冬季雨雪多,病源、蟲源基數大,增大了後期病蟲害暴發流行的風險。
好在有利條件也不少。中央已連續下發了10個指導“三農”工作的1號文件,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力度持續加大。去年秋冬種時國家及早公佈了2013年小麥最低收購價,每斤提高0.10元,1月底又公佈了水稻最低收購價,早稻每斤提高0.12元,中晚稻和粳稻每斤提高0.10元。今年中央將繼續加大“四補貼”、農業防災減災穩産增産關鍵技術補助等政策的扶持力度。
同時,苗情長勢總體較好。據農業部小麥專家指導組副組長、河南農業大學教授郭天財介紹,今年冬小麥主産區冬前一、二類苗比例達85%,比上年提高2個百分點,絕大多數麥田群體適宜,個體健壯,根係發育較好,小麥苗情是近十年來第二個好年份。由於小麥生育期長,中後期迴旋餘地大,只要技術服務和管理措施落實到位,奪取豐收是有基礎的。
韓長賦説,各地農業部門要制定完善實施方案,加大宣傳力度,使政策家喻戶曉、深入人心,確保政策不折不扣落實到位。對已預撥的良種補貼、農機具購置補貼、高産創建、測土配方施肥等補助資金要儘快兌現到戶、落實到田,對已經明確的政策,要及早做好技術、實施方案等各項準備。對重點政策落實情況要進行跟蹤調度,確保政策落實不走樣,給農民實惠不縮水。
面積是産量的基礎。農業部已要求各地加強信息引導,統籌安排好糧食、棉花、油料、糖料等作物生産,重中之重是穩定糧食播種面積,力爭春播糧食作物面積穩定在9.2億畝以上,全年糧食面積穩定在16.69億畝以上。東北積極穩妥發展水稻、玉米等高産作物,努力穩定大豆種植面積;南方雙季稻適宜區大力推進“單改雙”,力爭早稻面積穩中有增;西北通過地膜覆蓋等措施,擴大春玉米等種植;西南大力發展間套種,擴大馬鈴薯、大豆等作物。
春耕時節正是開展科技服務的重要時期。各地農業部門將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技術培訓和科技服務,大力推廣防災減災關鍵技術。同時,充分發揮農機的主力軍作用,加快耕播進度,擴大適播面積,提高播種質量。
2月18日,在寧夏銀川市西北農資城內,幾位農民在選購播種機。春耕時節即將到來,寧夏各地不少農戶紛紛開始選購農機、種子、化肥等農資,以保證春耕工作順利開展。據了解,2013年寧夏全區春耕播種面積約320萬畝。新華社記者 彭昭之 攝
農業部召開全國春季田管暨春耕備耕工作視頻會議
農業部17日召開了全國春季田管暨春耕備耕工作視頻會議,提出力爭春播糧食作物面積穩定在9.2億畝以上,全年糧食面積穩定在16.69億畝以上;切實抓好“四補貼”、農業防災減災穩産增産關鍵技術補助等政策的落實力度;大力開展春耕科技服務,啟動實施糧食增産模式攻關,進一步挖掘增産潛力,全力奪取夏糧豐收。
農業部部長韓長賦表示,儘管我國糧食連續九年增産,但供求仍是“總量基本平衡、結構性緊缺”。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糧食消費需求仍將保持剛性增長,確保糧食總量平衡和結構平衡的任務十分艱巨,必須常抓不懈。夏糧産量佔全年的1/4,夏油超過全年的2/5,春播糧食面積佔全年的一半以上。只有全力抓好春季田管和春耕備耕,全年糧食和農業豐收才有希望。 >>>詳細閱讀
走訪備耕農民:期盼好收成 農資價格成“心病”
新華社南寧2月18日電(記者 吳小康)南國春來早,農民備耕忙。記者近日在廣西南寧市周邊地區走訪時了解到,春節一結束,農民就開始備耕,希望用勤勞贏得一個好收成,但農資價格成為農民的“心病”。
“去年全村200多個菜農,僅靠種蘿蔔一項,每戶收入都在5萬元以上。”南寧市良慶區良慶鎮新蘭村農業協會會長周克紅説,由於市場價格高,去年每公斤蘿蔔批發價格始終保持在2元以上,“大家今年種菜的積極性更高了”。 >>>詳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