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創新能力四連冠 製造業大省江蘇“智造”領跑轉型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3年02月25日 18時13分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南京2月25日電(記者 陳芳、鄧華寧)手機拍照“生成”服裝、機器人完成高難度焊接、雲計算繪製人體“基因圖”……這些是記者在江蘇多個企業看到的“新鮮事”。面對複雜嚴峻的經濟形勢,製造業大省江蘇推動信息技術、智慧技術與傳統製造融合,企業創新力持續提升。

    不用裁縫量體裁衣,只需拿手機為走進公司的顧客拍攝正面和側面兩張照片,即可自動生成關鍵參數,半小時後一件“量身定制”的時裝就送到了顧客手中。這是記者在無錫“吉姆兄弟”服裝訂制公司看到的場景。

    “我國紡織服裝産能過剩,庫存夠賣兩三年。無錫本地紡織企業眾多,如果再延續老的生産和營銷方式,難以為繼”,“吉姆兄弟”總經理吳建科説。“吉姆兄弟”成立僅4年,前3年沒有生産一件服裝,而是聘請微軟、西門子、上海交大的軟體與自動化專家,與服裝設計師組成聯合攻關團隊,用3年時間攻克了“普通手機照片準確獲得人體三維尺寸”的技術難題。2012年投産,當年産值突破5000萬元。該公司僅有員工70名,而同等規模的傳統服裝廠至少需要幾百人。

    老工業基地徐州曾是産業結構“黑、粗、重”的代名詞,這兩年,徐州的機器人産業卻井噴式發展。記者在徐工集團的裝載機智慧化車間裏看到,一個自重達2噸的“大傢伙”,被焊接機器人輕而易舉“拎”到離地2米的空中,全方位翻轉焊接。徐工集團董事長王民介紹,引進機器人焊接後,一條生産線原先需要140名操作工,現在只要60人。目前,僅徐州經濟開發區已集聚了十多家機器人為主導的新興製造企業,智慧産業年銷售收入超10億元,成為全省“機器人産業示範基地”。

    統計顯示,江蘇省2012年全社會研發投入超過1200億元,佔地區生産總值的2.3%,區域創新能力連續四年位居全國首位。江蘇省高新技術産業産值去年突破4.5萬億元,10年來佔工業總産值比重提高18個百分點。

    “蘇州納米、無錫物聯網、常州智慧電網、南京軟體、泰州醫藥等特色産業集聚區初具規模,主要指標位居全國前列”,江蘇省副省長史和平説,以特色産業基地建設為依託,加快自主創新和集成創新,創新生産模式和産業組織形式,江蘇製造業正在擺脫“大而不強”。

    江蘇傳統的農業區鹽城市,在發展二、三産業時,瞄準高新技術産業和科技型項目。在鹽城軟體産業園華生恒業公司,工作人員向記者展示了電腦繪製人體基因圖的過程。據介紹,人體基因圖在醫療保健等領域用途廣泛。就在幾年前,完成一個人個體的全部基因測序還需要幾個月時間,耗資達到百萬美元。而華生恒業公司研發的“新一代大規模測序技術個性化醫療雲計算平臺”,突破海量DNA數據分析計算的瓶頸,可以將時間縮短到幾個小時,成本只要幾千元人民幣,未來實現産業化之後,前景十分廣闊。

    江蘇省經信委主任徐一平介紹,省內一項統計分析表明,當前面對外需不振成本上升的嚴峻經濟形勢,擁有專利技術的企業有90%保持盈利,利潤增幅大多達到10%,其中80%的企業訂單持平或增加。而代工企業和一般加工企業則大部分訂單萎縮,效益下滑甚至虧損。“增強創新能力是企業實現升級轉型的迫切需求,加大科技研發和技改投入,已經成為江蘇製造業的共識。”

 
 
 相關鏈結
· "智造"台灣借"風"逐鹿—廣交會上看兩岸外貿合作
· 上海搶佔全球戰略産業制高點:從"製造"到"智造"
· 長三角地區引領“中國製造”走向“中國智造”
· 從羨慕者到領跑者——世博見證“中國智造”變遷
· 山東企業技術中心助産業升級:"智造"撬動"製造"
· 奧運場館中國"智造"—北京以創新詮釋"科技奧運"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