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合肥3月28日電(記者楊玉華)“上學難看病貴”等公共服務不健全是困擾農村的老大難問題。從今年開始,安徽省將在實施新型城鎮化的過程中,重點提升農村公共服務水平,每年在1500個左右中心村,推進鄉村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建設,逐步解決困擾農民的上學就醫就業等公共服務難題,實現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
根據安徽省委省政府最新公佈的關於提升農村基本公共服務水平的意見,安徽今後在農村建設中,將更加注重提升農村教育、醫療、養老等農民需求迫切的公共服務。
辦好農村基礎教育,逐步提高農村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生均公用經費標準;優化農村學校佈局,到2016年完成鄉村義務教育薄弱學校標準化建設,改善農村寄宿制學校的生活條件。針對農村地區學前教育的強烈需求,引導和支持社會力量,以多種形式提供普惠性、低收費的學前教育服務,“十二五”時期,實現縣域內學前一年毛入園率達到85%。加強鄉村教師隊伍建設,逐步實現縣域內各類學校教師配備、教學質量、辦學條件、生活配套和評估標準基本一致。
完善基本醫療衛生服務,以鄉鎮為單位,建立常住人口的電子健康檔案,提供健康教育、預防接種、傳染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處置等服務。每個鄉鎮至少辦好1所標準化、規範化衛生院,每個中心村建成1所達到國家標準的村衛生室並至少有1名村醫執業。提高新農合籌資水平和補償待遇,政策範圍內住院費用支付比例達到75%左右,最高支付限額達到當地農村居民年人均收入的8倍左右,最大限度解決農民看病難看病貴問題。
提升鄉村社會保障服務,以居家養老為基礎,2016年實現80%的鄉鎮養老機構服務延伸至中心村,農村五保對象、孤老優撫對象集中供養能力達到70%以上。實施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和被徵地農民養老保險制度,到2016年參保率分別達到90%和95%以上。建立鄉村金融服務體系,在中心村布放自動存取款機或設立農村金融服務室,方便村民辦理各類金融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