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甘肅:殘留地膜已成污染 亟待解決回收困難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3年05月30日 15時27分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蘭州5月30日電(記者郭剛)初夏時節,隨著田地裏各種農作物蓬勃生長,原本黃土覆蓋的大地披上了片片新綠。但由於大量塑料地膜在使用後處理不凈,阡陌之上、道路兩旁、草木之間,刺眼的白色地膜大煞風景。

    這是記者日前在甘肅省慶陽市環縣合道鄉陳旗垣村採訪時看到的。

    “由於地膜對農作物增産非常有效,在我們村已廣泛使用。”正在地裏勞作的農民敬登武介紹説,“但地膜每年都要換,地裏廢舊的地膜根本清理不乾淨,也確實忙不過來。”

    面對周圍累年不斷增多的白色污染,敬登武和當地農民也只能盡力而為地去處理其中的一部分。“地膜用了一年以後就被風化板結了。每年撿拾廢膜確實費事得很。一個勞動力平均每天只能撿半畝,還撿不乾淨。”敬登武搖搖頭,“要是能有一種農機具代替人工撿拾就好了。”

    敬登武所在的陳旗垣村是一個種植大村。村裏2500多畝的土地幾乎全部使用地膜種植。對於廢舊地膜的處理,當地農民除了焚燒就是掩埋,或者簡單堆放在田間地頭,任其自生自滅。

    “我們提倡的是就地處理、挖坑深埋,或者把舊地膜收集起來賣給回收加工企業。但幾乎沒人願意這樣去做。”陳旗垣村黨支部書記薛志智説起殘留地膜著實無奈。“挖坑深埋費時、費事、費力;賣給回收企業的話,加上運費、工錢,連本都收不回來。”

    薛志智告訴記者,為了便於農民回收廢舊地膜,環縣在距離陳旗垣村約30公里以外的曲子鎮建成了一家廢舊地膜回收加工企業,以每公斤5分錢至1毛錢價格回收廢舊地膜。當地農民一算賬,沒人願意去做這件得不償失的事情。

    由於一次性地膜的普遍使用,且難以清理乾淨,土壤中殘留的廢舊地膜越積越多。環縣縣委書記王謙憂心忡忡:“不能再讓農民在垃圾堆裏種莊稼了。”

    為了將廢舊地膜變廢為寶、減少污染,甘肅省通過各項專項補助資金的帶動,目前在全省已建立了200多家廢舊地膜回收加工企業,要求享受省級資金扶持的回收企業實行鄉、村包片回收,儘量減少白色污染。

    “在隴東黃土高原、河西走廊等地膜使用較大地區,目前已示範推廣了一膜兩年用、適時揭膜、機械撿膜等技術,儘量減輕殘膜污染。”甘肅省農業生態環境保護管理站站長張玉輝介紹説,“我們還啟動了甘肅省《農田廢舊地膜機械化撿拾回收技術示範推廣》項目,旨在提高撿拾回收效率,減輕勞動強度,解決廢舊地膜回收難題。”

    甘肅是地膜覆蓋技術推廣大省,2012年全省各類農作物地膜覆蓋面積達2200多萬畝,地膜使用總量達到13萬噸。每年産生的廢舊農膜高達8萬噸以上。

 
 
 相關鏈結
· 王三運:引導非公經濟人士為富民興隴貢獻力量
· 供應充足需求減弱 甘肅養豬養雞業連續兩月虧損
· 甘肅環境污染責任保險試點工作涉及六類高危行業
· 甘肅2013年將為1787所農村中小學校建設食堂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