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8月10日電(新華社記者)新一輪出爐的7月份數據顯示,中國工業增速反彈超預期,外貿回升,投資、消費和物價比較平穩。海外分析人士認為,中國經濟正在擺脫增長下滑態勢,並預計中國政府更加注重經濟增長質量而非數量的方針將助力中國經濟保持活力和平穩增長。
新數據顯示經濟企穩
國家統計局發佈的數據顯示,7月份,中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了9.7%,進出口數據雙雙由負轉正,出口同比增長5.1%,進口同比增長10.9%。7月份,中國工業生産者出廠價格(PPI)同比下降2.3%,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CPI)同比上漲2.7%,處於較為溫和的區間內。
美國《華爾街日報》認為,中國經濟可能已在第二季度觸底,餘下的幾個月中國經濟將穩步擴張,這將提振全球經濟增長。海外市場對中國出口商品的需求強于預期,推動了中國製造業的增長;同時,進口的超預期增長則意味著中國內需正在增強。
路透社援引三菱東京UFJ銀行分析師的話報道,最新數據表明,中國經濟至少在短期內已經平穩,政府扭轉經濟增速下滑的努力已經奏效。巴克萊銀行多名分析師認為,這一系列數據將有助於中國實現全年7.5%的增長目標。
美國銀行-美林證券駐香港經濟學家陸挺在接受法新社採訪時表示,7月份的亮眼數據將令分析人士上調對下半年中國經濟的增長預期。
中國經濟“硬著陸”幾率小
中國經濟在過去的10個季度中,有9個季度增速下滑,季度增速在今年第二季度降至7.5%,部分業內人士“唱空”中國經濟。新華社記者採訪的分析人士普遍認為,未來中國經濟“硬著陸”幾率小,中國政府有足夠實力應對增長放緩。
阿根廷國際戰略研究所所長豪爾赫·卡斯特羅表示,當前經濟變動很大程度上是中國新一屆政府對經濟結構進行主動調控的結果,從經濟增速變動曲線看,變動幅度在可控範圍內。
加拿大帝國商業銀行世界市場部高級經濟師彼得·布坎南認為,當前中國經濟出現“硬著陸”的幾率不到三分之一,並預計今年三季度末中國經濟將見底反彈。
加拿大亞太基金會高級研究員張康清認為,中國經濟總量大、抗衝擊能力強。
對於一些人士擔心的“影子銀行”、“地方債”等可能影響金融體系健康發展的問題,德國貝倫貝格銀行資深經濟學家克裏斯蒂安·舒爾茨認為,中國擁有極高的國內儲蓄率和龐大的外匯儲備,這意味著中國政府有足夠的“火力”對問題銀行進行資産重組,承受一些由公共投資失誤帶來的損失。
經濟增長質量重於數量
儘管7月份中國經濟數據表現令人驚喜,外界對中國經濟難回兩位數的高速增長早已達成共識,但普遍看好中國新一屆領導層更加注重經濟增長質量而非數量的方針。
“我們必須適應中國經濟穩定、緩速的增長。中國決策層已經接受目前的經濟狀況,並會將重點放在經濟結構調整的長期目標而非短期刺激。”法國里昂證券亞太市場中國宏觀策略分析師安迪·羅斯曼在接受美聯社採訪時説。
彼得·布坎南認為,中國政府更加注重經濟增長質量而非數量的方針有利於實現向消費拉動型經濟模式轉變的長期目標。他認為,這樣的宏觀政策還有一定的操作空間,如果未來中國經濟下行風險加大,政策力度有望進一步加強。
紐約證券交易所資深交易員馬克·奧托認為,這些措施的實際效果是“短痛長益”。此外他認為,降低對出口的依賴、將經濟增長動力轉移到國內消費上來、推進城鎮化以及放寬中小企業信貸,將是中國經濟未來保持活力的重要因素。
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副所長安德烈·奧斯特洛夫斯基認為,堅定的政治決心、明智的舉措加上仍然充足的增長潛力,將使中國經濟未來能夠保持平穩增長,並將在這一過程中推進發展方式轉變。(執筆記者曹筱凡;參與記者:張子倩、黃繼匯、饒博、文史哲、劉愷、葉書宏、趙燕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