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調查:十年等一“床”——透視我國當前養老困局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3年09月13日 18時41分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上海9月13日電(記者周蕊、崔靜)截至2012年底,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已達1.94億,佔總人口的14.3%,而目前我國各級養老機構的床位僅有410多萬個,有個別城市的養老院排隊等床的人要排到10年後甚至更長時間。而在“一床難求”之下,“銀發一族”還面臨著異地生活遭遇種種不便、商業養老保險水平較低等諸多困境。

    困局之一:養老院“十年等一床”

    截至2012年底,我國建成的各類老年服務機構為4.4萬個,擁有床位416.5萬張。近2億老齡人口“搶”400萬張床位,老齡人口的快速增長與養老服務設施發展緩慢的矛盾,困擾著未富先老的中國。

    多年來,養老院一直面臨著公立機構“一床難求”、私立機構價格高昂的局面。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一位社會福利界的全國政協委員曾向新華社記者介紹了一組數字:北京市首屈一指的第一社會福利院有養老床位1100張,只向擁有北京市戶籍的老人開放,而排隊等待入院人數超過1萬人。以此計算,即使是一年輪換一次床位,進入第一社會福利院也需要十年時間。

    多位順利進入公立養老院的老人也坦承,自己是通過家人找關係、打招呼才得以入住的,身體健康、神志清醒也都是加分條件,最好是老兩口一起入住。“如果健康狀況或者精神狀況不好,就算托關係,有的養老院也不太願意收。”

    記者採訪發現,公辦養老院接收自費老人的收費標準普遍在每月1000元到2000元,而民辦養老院的收費標準每月至少要三四千元,有些還需要收取上萬元的贊助費,即使是中等收入家庭負擔起來也有壓力。

    中國政府先後制定《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和《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十二五”規劃》,將在“十二五”期間新增各類養老床位342萬張,鼓勵基層醫療機構為老年人提供衛生服務並監測65歲及以上老人的健康狀況,發展老齡化産業以滿足老年人的衛生保健需要。

    困局之二:無處安放的“老漂”

    繁忙的城市生活中,有這麼一個特殊群體,他們或因子女緣故、或因照顧第三代、或因治病等原因,本應在家鄉安享晚年,卻來到陌生的城市定居、生活。一邊是幾代同堂享受天倫之樂,一邊卻是語言不通、文化差異、生活不適、社會網絡缺失、異地醫保瓶頸等種種問題。

    上海是中國最早進入老齡化的城市之一。截至2012年底,戶籍60歲及以上老年人高達367.32萬人,佔全市總人口的25.7%。除了龐大的戶籍老齡人口,還有十幾萬的外來老齡人口組成的“老漂一族”。

    來自湖北的吳亞紅自稱是“老候鳥”。在上海生活的時間裏,她每天負責給兒子和兒媳婦做家務,閒時就只能和電視機相伴,只為兒子和兒媳婦“能解除後顧之憂”。“我普通話説得不好,語言不通交流起來太費事,最開始連買菜都要兒子陪著過去。我還能適應適應,老伴覺得住不慣,回老家了。”吳亞紅説,自己現在一般住上個把月就回家住上一段時間,過段時間再來,“等有了第三代,就算我們老兩口住不慣也得長期在這裡住了。”

    對許多“老漂一族”來説,語言不通、習慣不同可以克服,目前仍處於城市間簽訂協議探索過程中的異地醫保結算瓶頸則是更為現實的困難。

    2008年以來,上海先後與杭州、寧波、嘉興、安吉、湖州、鎮江、揚州、南通、常州、連雲港、大豐、馬鞍山、洛陽、貴陽、青海(省本級)等15個城市簽訂了醫療保險經辦服務協議,建立了參保人員異地就醫醫療費用報銷協作機制,大大方便了在異地就醫的參保人員報銷醫療費用,省卻奔波等待之累。

    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副局長沙忠飛表示,根據國家醫改精神,上海將探索實現對異地安置的退休人員異地就醫實行持卡就醫、實時結算。

    困局之三:儲蓄養老下的“未富先老”

    多位專家指出,中國在上世紀90年代開始逐步建立以基本養老、企業年金、個人養老為三支柱的養老保障體系,但目前的現狀是基本養老獨大。在整個養老保障體系建設過程之中,應通過運用市場機制來提高整個基本養老保險的運行效率。

    中國保監會副主席陳文輝此前指出,中國整個養老保險體系的發展不大平衡,比如補充養老中的企業年金、個人養老保險,替代率非常低,可以説是微乎其微。

    華東師範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鐘文耀分析指出,和中國相比,美國商業養老發達,背後不僅有高度發達的資本市場支持,還得益於其針對商業化養老保險的稅收等優惠政策的實施,這兩點在我國目前還比較缺少。

    中國平安養老保險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杜永茂認為,目前的中國式養老是儲蓄性養老,而不是投資性的養老。在養老金儲備總量中,不能僅靠繳費繳出來,而是要靠投資滾動利用複利的原則增值出來。陳文輝表示,在整個養老保障體系建設過程之中,應在注重建機制上面花大的力氣,通過運用市場機制來提高整個基本養老保險的運行效率,實現一種機制的可持續,建立多層次的養老保障體系,並通過政府的引導,包括試點個人延稅型保險養老産品等提高企業、個人參與的積極性。

    杜永茂建議,應儘快推出稅延政策來調動國民個人積累養老金的積極性,促進儲蓄性的養老資金轉變成投資性的養老,儘快實現增值以積累養老金。同時應充分發揮商業機構特別是專業養老金公司對養老金管理的作用,並擴大和開放養老金投資渠道和領域,以讓養老金在整個增值過程中間能夠充分享受到國民經濟發展的紅利。

 
 
 相關鏈結
· 兩部門介紹加快養老服務業發展有關政策和情況
· 國務院:打造服務億萬老年人“夕陽紅”的朝陽産業
· 海南最大養老中心即將運營
· 圖表:我國將加快推動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
· 我國將加快推動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