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台北10月13日電(記者 齊湘輝、陳鍵興)“焚化廠修建時,沒有一座不被抗爭!”台北市環保局局長吳盛忠回憶説。
時至今日,經過了嚴格環保標準、政策宣導、建立回饋機制等措施,現在的台北人對此不再抗拒。相反,到焚化廠區健身、休閒,已不再是新鮮事。
台灣垃圾處理經歷了露天堆放、衛生掩埋和焚化三個階段,目前,台灣有24座大型現代化垃圾焚化廠,台北有3座。
“台灣垃圾處理本以掩埋為主。隨著城市規模不斷擴大,場地越來越難找,民眾的反對意見也越來越強烈,建立焚化廠就勢在必行了。”吳盛忠説。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台灣地區垃圾量日增,原有的掩埋處理方式顯現種種問題:塑料難以降解,掩埋場發出惡臭,且有火災隱患。1984年,台北內湖垃圾掩埋場發生大火,其後促成了台灣第一座大型現代化垃圾焚化廠——內湖垃圾焚化廠的興建。
內湖垃圾掩埋場位於基隆河畔,于1970年啟用,1984年封閉。據了解,當時採用露天堆置方式處理,14年的時間裏堆出了一座面積15公頃、高達52.3米的“垃圾山”。
“當時這裡又臟又亂又臭,隔著垃圾山都看不到對岸的高樓,沒有人願意來的。”記者近日坐出租車來到內湖垃圾焚化廠時,司機如是説。
內湖垃圾焚化廠于1987年動工,1991年完工。吳盛忠説,當時要建焚化廠面臨不小的阻力,居民不希望家旁有個垃圾處理廠。為了打消人們的疑慮,內湖焚化廠建立了非常嚴格的環保標準,對設備招標設定了很高的門檻,只有世界前七大專利爐體才有資格投標。
2002年,台北北投垃圾焚化廠附近的居民組成環保志工團,不定期進廠抽查,有時甚至半夜突查。其後,台北幾座焚化廠附近的居民後來都成立了民間監督委員會,而焚化廠每兩個月都要把各項運行指標在網上公開。
現在,在每座焚化廠廠區,都會有一塊大型液晶顯示屏,實時發佈空氣污染物排放值。由於採用高溫焚燒的技術,廠區看不到煙囪冒出濃煙。而行走在廠區裏,仿佛置身於公園裏,不僅綠樹成蔭,鳥語花香,網球場、溫水游泳池、健身房和圖書室等設施還吸引不少居民前往休憩。
“台灣在設立垃圾焚化廠時,一定會給周邊居民建立回饋設施,除了健身遊憩設施外,有的還設有幼兒園,免費或低價供當地居民使用。”吳盛忠告訴記者,在台北,焚化廠每燒1噸垃圾就要拿出200元新台幣,作為給居民的回饋金,一年的給付金額超過1億元。
這些親民睦鄰的政策大大提升了民眾對垃圾焚化廠的接受度,有的焚化廠甚至成為當地的地標建築。坐落在海邊的新北市八里垃圾焚化廠,外觀設計出自建築大師貝聿銘團隊之手,玻璃幕墻結構十分搶眼,成為遊客紛至沓來的一個景點。
緊鄰內湖焚化廠就是曾經臭不可聞、面目可憎的垃圾山,現在正在熱火朝天地進行清除復育工程,用挖土機將垃圾山的土抓取出來,再由人工分類垃圾,分別焚化再利用。據了解,該工程2006年開工,清除了約222.8萬立方米的垃圾山,保留約90萬立方米作為觀景山,並沿基隆河畔修建12米高的防護堤以及迷宮花園、步道等。
昔日的台北市福德坑垃圾掩埋場,現在已變成綠草茵茵的滑草場和飛機模型飛行場地,每到週末都有不少市民舉家來此遊玩。帶著兒子來到這裡的張女士對記者説:“這樣做很棒!本來台北適合小孩的戶外遊樂場就少,將垃圾山改造成綠草地,的確是一項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