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打破政府信息公開"玻璃門"--解讀信息公開現狀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3年10月16日 21時29分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10月16日電(記者羅沙 顧瑞珍)“艱難!”提起政府信息公開,接受記者採訪的學者們大都會用這樣一個詞來做總結。2008年5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正式實施,5年後的今天,人們發現這項工作依然面臨著一道道“玻璃門”。

    國務院辦公廳近日發佈關於進一步加強政府信息公開回應社會關切提升政府公信力的意見,提出進一步加強平臺建設,加強機制建設,完善保障措施。這一方面表明政府信息更加公開的決心,同時也説明這項工作還不盡如人意。

    身處網絡時代的老百姓,對政府部門的工作不再滿足於“知其然”,而是想“知其所以然”,更想參與其中發表自己的意見建議。“但目前政府信息公開的效率、質量和水平,顯然還不能滿足公眾的期待。”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劉慶龍説。

    律師申請社會撫養費信息公開、塵肺病人申請職業病診斷標準信息公開、律師申請全國土地污染狀況信息公開……有統計顯示,近年來公民向政府申請信息公開的案例逐年倍增。“但這些申請中有相當部分都被以‘商業機密’‘個人隱私’‘國家秘密’等各種理由拒絕,這使得公民與政府在信息公開方面存在的矛盾更加突出。”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説。

    汪玉凱表示,《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對於政府信息公開的指導思想、公開方式、糾錯手段等做出了總體規定,本身是制定得比較完善的。但條例仍存在缺乏細則,條款過於籠統等問題,導致了實施過程遭遇諸多障礙。

    “在某些官員的觀念裏,政府信息公開是‘例外’,能不公開就不公開。”汪玉凱坦言,“比方説,政府信息公開條例規定,各級行政機關應當在每年3月31日前公佈本行政機關的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這幾年下來,很少有政府部門做到。”

    信息公開,不僅要讓人看得到,更要讓人看得懂,信得過。“三公經費”是近年來老百姓關切的話題,也是政府信息公開的重要內容。“從這幾年的實際操作看,不同地方政府公開的差距很大,那是不是説公開多的就花錢多,不公開的或者公開少的就花錢少呢?”中央黨校教授辛鳴説,“顯然不是這樣。”

    新媒體時代,新的信息傳播途徑層出不窮。社會公眾獲取信息速度越來越快的同時,對政府信息公開的需求更多、要求更高。

    “作為政府信息公開的重要平臺,政府網站從2002年起開始快速發展,到現在已經非常普及,但也存在兩極分化的現象。”劉慶龍説,“有的政府部門已經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進入新媒體發展階段,微博、微信政務平臺已經普及。但大多數基層政府網站建設滯後、陳舊、管理落後,無法為政府信息公開提供積極有效的平臺。”

    “這次國務院辦公廳專門就政府信息公開發文,這説明我們的政府正在努力打造公開透明的形象,進一步滿足社會公眾在信息公開方面的需求。”汪玉凱説,“但是,政府信息公開歸根到底要靠相關法規的貫徹實施,靠法規本身的不斷完善,不能總靠上面下達一個又一個文件來推動。”

    劉慶龍表示,著力打造政府信息公開的“升級版”已是大勢所趨。“要在明確立法的同時嚴格執法,從政府內部建立機制,將信息公開歸口到具體部門具體人上落實。同時在技術層面加強系統培訓,明確信息公開的內容、載體、媒體和選擇時機等,這樣才能讓信息公開起到積極有效的作用。”他説。

 
 
 相關鏈結
· 政府信息公開再發力 平臺與機制建設“雙管齊下”
· 新華視點:政府網站信息公開為何這麼難?
· 政府信息公開 讓群眾看得到、聽得懂、信得過
· 遼寧:2014年市政府及部門全面公開“三公”經費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