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打造南國畫卷—廣西實施"美麗廣西·清潔鄉村"紀實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3年12月25日 10時28分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南寧12月25日電(記者 孫志平、劉偉、董振國、王軍偉)天下風景,美在廣西。

    然而長期以來,鄉村衛生環境給廣西美麗的自然風光帶來一些不和諧的色彩。垃圾靠風刮、污水靠蒸發、屋外臟亂差成為不少鄉村環境的寫照。

    今年4月以來,廣西站在新的生態文明建設起點上,實施以清潔家園、清潔田園、清潔水源為內容的“美麗廣西·清潔鄉村”活動,努力實現鄉村環境天長藍、樹長綠、水長清、地長凈。

    “清潔環境、美化鄉村、培育新風、造福群眾”成為新一屆自治區黨委、政府打造“美麗廣西”、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生動實踐。一幅美麗、宜居、小康的南國畫卷正徐徐展開……

    八桂大地吹來鄉村清潔風

    面對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多發、生態退化的嚴峻形勢,黨的十八大首次提出建設“美麗中國”的宏偉目標;2013年的中央1號文件,第一次提出“建設美麗鄉村”的奮鬥目標。

    廣西作為欠發達地區,既面臨著加快經濟社會發展的巨大挑戰,又面臨著保護生態環境的巨大壓力。特別是隨著廣西的對外開放不斷拓展延伸,國內國際客商對廣西的生態環境也寄予了更多的期盼。

    由此,一場“美麗廣西·清潔鄉村”的活動開始醞釀。

    2013年5月2日,自治區黨委大禮堂座無虛席。推動“美麗廣西·清潔鄉村”的電視動員大會吹響了向鄉村臟、亂、差宣戰的號角!

    “經過一年半的集中整治、5-8年的持續推進,使廣西鄉村環境面貌發生根本性改變,以更加潔凈、更加優美、更加和諧、更加自信的形象展現在人們面前。”自治區黨委書記彭清華在會上説。

    自治區主席陳武強調,“清潔鄉村”不是簡單的“大掃除”,而是在廣大鄉村建立起垃圾分類、收集、轉運和處理體系,建立保持農村環境衛生的長效機制。同時清收和處理各種農業生産廢棄物,控制農藥、化肥等過量使用,防治農業污染。

    自治區成立“美麗廣西·清潔鄉村”活動領導小組。全區實行分級包片指導推進,1.4萬多個工作隊、8萬多名幹部進入所有建制村,履行宣傳政策、走訪農戶、整治環境、建立機制、改善民生“五項職責”。

    一場“鄉村大掃除”“溝渠大清理”“污染大排查”“堆放大整理”的“清潔風暴”迅速展開。短短8個月內,1200多萬人次群眾投工投勞,清理各類垃圾200多萬噸,清潔水源9萬多處,新建鄉鎮村莊垃圾中轉站3300多個,新建垃圾池16萬多個……

    自治區黨委副書記危朝安説,廣西的“三清”活動立足長效,始終堅持幹部引導、群眾主體的原則。目前活動深入人心,鄉村臟、亂、差狀況得到初步治理,廣西鄉村點、線、片環境面貌得到全面改善。

    昔日“垃圾圍村”今日潔美家園

    桂林市臨桂區地處南嶺南緣,北部群山高聳,南端峻嶺連綿,地域內一望無際的茶園曾是電影中劉三姐與莫老爺對歌的地方。

    這裡的石頭廠村是六塘鎮最偏遠的小山村,青山綠樹,藍天凈地,讓人有身居世外桃源之感。

    “這在以往垃圾靠風刮、污水靠蒸發的農村,是想都不敢想的事,但現在改變了。”六塘鎮黨委書記劉春吉説,六塘鎮每個村都建立了保潔員制度。費用村民出一點,政府補貼一點。

    在廣西,幾乎每個村屯都制定了村規民約,倡議提升文明素養,共同維護美麗家園;幾乎每家每戶門口都有垃圾桶,村民不再隨手丟垃圾;幾乎每個村屯都有保潔員,他們同時還是宣傳員、監督員。

    農村垃圾處理是世界性難題,對欠發達地區來説尤其如此。據測算,廣西農村每天産生垃圾約1.63萬噸,清運量僅0.34萬噸,約有80%的生活垃圾被隨意堆棄。

    破解“垃圾圍村”,建立垃圾回收和處理系統是治本之策。自治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村鎮處副處長覃運歡説,廣西探索了兩種垃圾處理方式:“村收-鎮運-縣處理”和“村收-鎮運-片區處理”兩種主要的垃圾處理方式。同時尊重群眾首創精神,鼓勵各地結合實際,大膽探索清潔鄉村新模式。

    宜州市安馬鄉農村黨員莫永強發現瓜果皮、病死蠶等潮濕垃圾難以焚燒,自己摸索畫圖設計,發明了用潮濕有機物垃圾生産沼氣,沼氣再用來焚燒乾燥垃圾的“沼氣池+焚燒爐”分類循環配套處理模式,既解決了潮濕垃圾焚燒難的問題,又節省了燃油費用,已在宜州市全面推廣。

    隨著“清潔家園”活動的持續推進,一個個壯鄉村屯正實現從“垃圾圍村”到“潔美鄉村”的華麗變身。自治區“美麗辦”常務副主任楊從説,“清潔家園”不僅僅是掃掃地、治治污,給鄉村“洗洗澡”“梳梳粧”,它如一股清風,給廣大鄉村吹來了講文明、愛清潔、講衛生的良好風尚。

    南國大地處處綠色田野

    眼下,北方已是隆冬,但是地處右江河谷的百色市田陽縣農副産品綜合批發市場內一片繁忙。産自這裡的小番茄、西葫蘆、四季豆被源源不斷地運往外省區市。

    廣西是我國“南菜北運”的重要基地,每年有超過800多萬噸秋冬菜供應全國各地,是我國名副其實的“南菜園”。

    為打造有機生態農業,廣西啟動實施了“清潔田園”活動,實施“十大工程”和“十大主推技術”,主要是清收和處理各種農業生産廢棄物,控制農藥、化肥等過量使用,大力推廣農業清潔生産實用技術,防治農業面源污染。

    渠內流水潺潺,枝間紅果隱現……在號稱“我國西南番茄第一村”的田陽縣田州鎮興城村,田園風光已是獨特一景。在興城村,家家年年種番茄,多年打拼積累下響噹噹的名氣。

    村黨支部書記黃子剛説,現在田間地頭,每隔幾百米就有一個田園垃圾回收池。農業垃圾不再隨手扔,蔬菜田裏有粘蟲板、誘蟲燈。有了這些“秘密武器”,蔬菜的農藥和化肥使用量大幅減少。

    走進崇左市江州鎮江州社區隆基垌蔬菜基地,可以看到潔凈的果園裏點綴著一塊塊殺蟲黃板,《清潔田園村規民約》的牌子醒目地立在村邊,田間地頭隨處可見農業生産廢棄物回收點。

    截至目前,廣西已清撿田園面積2400多萬畝,清撿田間廢棄物8000多萬噸。據統計,上半年廣西蔬菜監測平均合格率99.67%、水果監測平均合格率99.78%。

    “看到村裏和田間地頭乾乾淨淨,客商對我們種植的生態蔬菜品質更加信任。”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縣梅林鄉平寨村黨支部書記石秀林樂呵呵地説,搞了清潔鄉村活動,村裏的蔬菜很搶手,預計今年僅田園蔬菜一項可為村民創收100萬元。

    生態農業撬動了整個北方大市場。12月11日10時30分許,一列滿載著果蔬的火車專列緩緩駛出百色市六塘火車站,向首都北京疾馳。這是我國首條“南菜北運”全程冷鏈鐵路綠色通道,對於保障北方秋冬菜供應具有重要意義。

    自治區農業廳廳長謝澤宇説,“清潔田園”活動的根本目的是美化鄉村,改良農業,致富農民,加快推動廣大農村地區與全區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讓群眾喝上放心水

    鄉村水井、水塘、小河流、排水溝、下水道……這些水體水面極易産生漂浮垃圾,成為鄉村污點。讓群眾喝上放心水,做好農村水文章刻不容緩。

    深入調研之後,廣西開啟了“一保、兩治、三清理、一機制”的“治污之路”:“一保”即保護飲用水水源地,確保飲用水安全;“兩治”即治理村鎮生活污水和畜禽養殖糞污;“三清理”即全面、徹底清理鄉村小溪流、池塘、溝渠堆積和水面漂浮的生活垃圾,清理村莊畜禽糞堆,清理池塘、溝渠的沉積污泥;“一機制”即建立農村環境管理長效機制。

    數月前,賀州市發生了賀江支流馬尾河水污染事件,給沿線及下游地區群眾的生産生活造成影響。出動2萬多人,排查2000多家企業;關停100多家非法生産窩點……賀州市在“清潔水源”活動中雷厲風行。

    如今,馬尾河碧波盪漾,事件發生河段沿岸變成了農民文化體育休閒公園。河岸邊豎起了一塊醒目的警示碑,立碑者為賀州市委、市政府,警示碑敘述了賀江水污染事件。碑上發人深省地寫道:“為江河變清,為蒼生平安,為賀州永續發展,為警醒世人,謹立此碑,永志莫忘。”

    廣西不少縣市屬於喀斯特地貌,獨特的地形、水流特點使得一些地方探索出了既節約成本、又可持續發展的“地方模式”。

    ——南寧市鎮圩瑤族鄉東羅村,群眾因地制宜採用“微動力好氧+人工浮島”處理工藝,在河道一側建設污水處理設施,污水經處理達標後排入河道,並沿河道設置人工浮島裝置,進一步改善河水水質。

    ——在百色市平果縣新安鎮新安村,村民的生活污水通過格柵井、水解酸化池、浮游生物沉澱池幾步處理後,再進入人工濕地,通過荷花等植物的天然吸收,最後排進河流。

    ——地處北部灣的防城港市大力推進人工濕地、氧化塘、無動力厭氧處理等低成本、易管理的農村污水處理技術,改善農村污水直排、亂排現象。

    自治區環保廳廳長檀慶瑞説,農村環境問題長期被忽略,沒有檢測,沒有管理,也沒有治理,“清潔水源”工程的實施,就是要讓八桂群眾喝上放心水。

 
 
 相關鏈結
· 彭清華強調以改革創新精神推進廣西人才事業發展
· 廣西:第三産業活力凸顯拉動地方稅收高速增長
· 廣西南寧再現污染天氣
· 廣西農村扶貧開發"十二五"規劃中期評估報告出爐
· 2013年1至11月廣西外貿進出口增長8%
· 廣西防城至東興高速公路建成通車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