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銀川2月18日電(記者 孫波、馬俊)近年來,我國“城市礦産”開發示範基地越來越多,即便是在相對偏僻落後的寧夏,資源再生利用也成為朝陽産業,吸引大量民間資本進入,推動了循環經濟的發展。
“城市礦産”是對廢棄資源再生利用規模化發展的形象比喻,是指工業化和城鎮化過程中産生和蘊藏于廢舊機電設備、電線電纜、通訊工具、汽車、家電、電子産品等當中可循環利用的鋼鐵、有色金屬、貴金屬、塑料、橡膠等資源。
寧夏靈武再生資源循環經濟示範區是西北地區唯一的國家“城市礦産”示範基地。每年這個示範園區“吃”進150多萬噸包括廢鋼鐵、廢鋁、廢塑料、廢汽車、舊輪胎、舊家電、舊電腦等在內的城市垃圾,經過分解、重新加工,可就地産出75萬噸可再生資源。2013年預計可實現工業産值50多億元,實現利稅5億多元。
記者看到,園區內雖然企業較多,但是安靜、整潔、不冒煙,基本上做到了對廢物的“吃幹榨凈”。那些最後處理不了的電子垃圾廢棄物或被送到危廢中心,或送到專業處理公司再處理,在垃圾中找到了“富礦”,又不污染環境。
在國家支持下,大量民間資本涌入資源再生這個“無煙工業”。據寧夏發改委環資處處長霍振祥介紹,2011年靈武再生資源循環經濟示範區正式成為國家“城市礦産”示範基地後,雖然國家補助資金僅9000萬元,卻撬動了22億元的“城市礦産”項目及相關産業投資。中國再生資源開發有限公司、江蘇托普集團等38家再生資源行業知名企業落戶。50萬台電子廢棄物處理、40萬噸廢鋼、10萬噸再生銅、6萬噸再生鋁等一批項目開工建設或投産,資源再生規模化效應凸顯。
以寧夏目前一年産生的再生資源估算,其潛在可加工利用價值達103億元以上,一批企業在“城市礦産”中覓得商機。寧夏億能固體廢棄物資源化開發公司董事長吳紀虎説:“無害化處置生産線45秒就分解一台冰箱,可拆解下來12公斤多銅、鐵、鋁,價值90多元。每台冰箱國家還補貼80元,刨掉處理成本,拆一台冰箱企業可收入130元。只要國家支持,‘城市礦産’開發規模還可再擴大。”
記者採訪了解到,通過兩年多探索,靈武再生資源循環經濟示範區的企業越做越大,一些企業重視科研投入和自主創新,獲得不少國家發明專利,分化出來的産業和項目越來越多,循環經濟産業鏈開始形成。“十二五”期間,示範區基地將傾力打造立足寧夏、輻射周邊、西北最大的國家級“城市礦産”示範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