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至31日,省政府在許昌縣召開部分縣(市)縣域經濟發展座談會。省長李成玉在會上強調,要堅定信心,強化責任,真抓實幹,奮起直追,依託優勢謀發展,銳意進取求突破,實現縣域經濟再上一個新臺階。
副省長史濟春,省長助理劉其文、馬萬令出席會議。縣域經濟綜合指標位次靠後及過去經濟基礎較好、近年位次下移幅度較大的柘城、衛輝等18個縣(市)的書記、縣(市)長和省直有關部門負責人參加會議。
樹標桿找差距謀更快發展
與會人員考察了許昌縣瑞貝卡發製品公司、華龍集團食品公司、駱駝鞋業公司等企業,聽取了許昌縣縣域經濟發展情況介紹。18個縣(市)的負責人剖析了各自縣域經濟發展緩慢的原因、提出了應對措施,並紛紛表示要迎頭趕上,爭取在縣域經濟發展上擺脫困境,謀求新的突破。
座談會期間,李成玉對各縣(市)進行了點評,幫助他們剖析原因、指明發展方向。在談到許昌縣近年來在發展縣域經濟上取得的成績時,他説,儘管許昌縣綜合位次並不太靠前,但工業、農業、外向型經濟發展很全面,對其他各縣(市)很有借鑒意義。許昌縣領導班子一屆接著一屆幹,實實在在謀發展,興工強農,走出了一條穩定、健康、持續發展的路子。同樣無礦産資源、同為農業縣的其他縣(市),要認真學習許昌縣的經驗,解決好縣域經濟發展中諸如結構不合理、活力不足等問題。當前我省縣域經濟已進入快速發展的新階段,呈現出競相發展的新局面。但是也應該看到,一些縣(市)在新一輪的發展中步伐放慢了,掉隊了;一些地方的領導幹部至今責任心不強,思路不清晰,還停留在喊空泛口號和一般號召上;一些地方過分強調客觀困難,“等、靠、要”的思想還比較嚴重。這些問題阻礙了縣域經濟的發展,應引起高度重視,認真加以解決。
李成玉進一步指出,在我省調整經濟結構、做大經濟總量的過程中,縣域經濟始終是十分重要的一環。如果不加快發展縣域經濟,就業問題、增加農民收入問題、加快城鎮化問題,均難以得到有效解決。從近一兩年的實踐來看,省委、省政府作出的發展壯大縣域經濟的決策是符合河南省情的。目前縣域經濟發展呈現出的良好態勢,給我們帶來了希望,堅定了信心。
講質量求實效
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李成玉強調,各地在謀劃縣域經濟發展時,要因地制宜,科學謀劃,走可持續發展的路子。黨的十六大為我們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總體目標提供了動力和發展方向,我國經濟從東向西梯度推進,為中部地區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目前東部沿海地區受電力、土地、勞動力和環境容量等因素制約,産業正在向中西部轉移。對此,我們既要抓住機遇,創造條件,積極承接;又要區分情況,不可盲目,充分考慮資源、環境的承受能力,做到可持續發展。一要理清發展路子,發揮比較優勢,考慮長遠發展,適合發展什麼就發展什麼,決不能只顧眼前,犧牲長遠利益,寧肯慢一點,也不能盲目發展,不計成本和後果。二要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堅持投資主體多元化,決不能再走上世紀九十年代初那種依靠財政和政府舉債發展鄉鎮企業的老路,堅決防止形成新的鄉村債務。三要注意節約資源,保護耕地,嚴格控制環境污染。新上項目要盡可能相對集中,多利用廢棄廠房,儘量少佔耕地,決不能不論項目大小、投資多少隨意佔地。經濟發展要與資源、環境相協調,浪費資源、污染環境的做法要堅決禁止,嚴防上項目操之過急,避免走彎路。一時沒有合適項目的地方,要腳踏實地,在改善農業基礎條件、農民生産生活條件,如鄉村道路、沼氣建設、群眾吃水等方面下功夫,為群眾多辦些實事、好事。
李成玉強調,要積極調動各地發展縣域經濟的積極性,通過兌現獎勵政策、完善激勵機制、增加財政投入等,讓各縣廣大幹部有幹頭,有奔頭,安心謀發展。各級幹部要本著對一方百姓負責,對一方經濟發展負責的態度,撲下身子,沉下心來,敢於負責,勇於探索,為當地經濟發展盡職盡責,不愧對群眾。經濟相對困難地方的幹部,要克服“等、靠、要”的思想,求實效,促發展。省直部門要對基層少一點檢查,少一點制約,為縣域經濟發展營造寬鬆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