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字博物館開館儀式在安陽舉行
江澤民題寫館名 李長春出席
中國文字博物館開館典禮現場(11月16日攝)。11月16日,中國首座以文字為主題的國家級博物館、國家“十一五”期間重大文化工程——中國文字博物館在甲骨文發祥地河南安陽開館。中國文字博物館總建築面積34500平方米,主體館高32.5米,主體建築採用殷商時期的饕餮紋、蟠螭紋圖案浮雕金頂,展現殷商宮殿“四阿重屋”的建築效果,不僅隱含了中國文字文化內涵,也顯示了在中國文明發展長河中舉足輕重的地位。中國文字博物館入藏文物4123件、輔助展品1058件,其中一級文物305件,不僅涉及甲骨文、金文、簡牘帛書、漢字發展史、漢字書法史、少數民族文字等多個方面,更反映了中國文字發展史基本脈絡,被譽為“一部讓世人領略中華文明的景觀式文字大典”。 新華社記者 朱祥 攝
新華社鄭州11月16日電(記者 徐京躍)中國文字博物館開館儀式16日在河南安陽舉行。江澤民同志為博物館題寫館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出席開館儀式。
中國文字博物館是經國務院批准的國家級博物館,是“十一五”期間國家重大文化工程。作為我國第一座以文字為主題的博物館,中國文字博物館共入藏文物4123件,其中一級文物305件,涉及甲骨文、金文、簡牘和帛書、漢字發展史、漢字書法史、少數民族文字、世界文字等多個方面。
下午3時許,李長春宣佈中國文字博物館開館。隨後,李長春參觀了博物館陳列展覽,聽取漢字起源、發展和演變情況的介紹,仔細觀看殷墟甲骨文的發現、發掘和研究歷程,了解我國少數民族文字發展情況,對中國文字博物館運用多種方式特別是聲光電等現代科技手段展示中國文字起源、發展和應用的做法給予充分肯定。他強調,文字是人類文明的歷史鑒證和傳承載體,是民族生命力和創造力的具體體現,也是維繫民族團結、凝聚民族力量的精神紐帶。在我國5000多年的文明史中,勤勞智慧的中華民族創造了博大精深、獨具魅力的中國文字,為弘揚中華文化,促進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發揮了重要作用,並對人類文明的發展進步産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中國文字博物館的建成,填補了我國文博事業的一項空白,是我國文化建設和發展史上的一件盛事,展示了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和創新精神,展示了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生動局面,對於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進一步激發愛國熱情、振奮民族精神,保持世界文化多樣性和創造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他希望中國文字博物館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把學術性、知識性、趣味性、觀賞性有機統一起來,豐富展陳內容,創新展陳手段,提高講解水平,深入發掘歷史文化資源,把對中國文字的研究向深度和廣度拓展,不斷增強親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為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擴大中外文化交流,增強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貢獻。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劉延東出席開館儀式並講話。她指出,在中國最古老文字甲骨文發現地安陽,建立以文字為主題的專題博物館,對於促進我國文字、文化、文明的保護、展示、傳承和研究,展示中華民族悠久歷史,弘揚民族精神,增強民族自豪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她強調,要把中國文字博物館建設成為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基地,展示和傳承中華文化的重要窗口,促進文化事業發展的重要陣地和開展國際文化交流的重要平臺。她要求有關方面進一步增強責任感、使命感和緊迫感,密切協作,切實把中國文字博物館建設好、管理好、利用好。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全國婦聯主席陳至立,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社會科學院院長陳奎元和許嘉璐出席開館儀式。
河南省委書記徐光春、文化部部長蔡武、中國文字博物館館長馮其庸等在開館儀式上分別致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