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延東出席中國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項目頒證儀式時強調
珍視遺産 傳承文明
大力推進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工作
8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劉延東在北京出席中國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項目頒證儀式。這是劉延東為澳門博物館代表頒發證書。新華社記者 李明放 攝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劉延東19日出席中國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項目頒證儀式時強調,要把非物質文化遺産作為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載體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重要資源,加大力度,建立健全科學有效保護體系,努力開創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工作新局面。
劉延東説,非物質文化遺産是民族的歷史記憶和生命基因,是人類共有的精神財富。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産是維護人類文化多樣性,實現人類文明延續和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近年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建立了整套規範制度,為各國搭建了保護、展示和交流非物質文化遺産的重要平臺。中國政府高度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採取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開展資源普查、建立名錄體系、保護傳承人,取得了明顯成效,為促進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維護人類文化多樣性作出了積極貢獻。
劉延東強調,要提高認識,推進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工作深入開展。各級政府要發揮主導作用,把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産作為義不容辭的職責,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和考核體系,確保工作落到實處。加強有關法規建設,使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納入法制化軌道,堅決防止和糾正少數地方“毀遺”等短視行為。綜合運用搶救性保護、整體性保護、生産性保護等多種方式,對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進行全面、系統、科學的保護。加大宣傳教育力度,提高公眾參與保護的意識和能力。加大投入,形成政府主導、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的良性投入的體制機制。推動國際合作交流,搭建平臺,拓寬渠道,增強中華文化的影響力和感召力。充分發揮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工作部際聯席會議作用,完善政策措施,共同推進保護工作深入開展。
截至2009年,我國共有崑曲、古琴藝術等26個項目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羌年、中國木拱橋傳統營造技藝等3個項目入選“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成為世界上入選項目最多的國家。
最新|活動|出訪|會議|論述|圖片
劉延東:保護世界遺産 推動世界多樣文明大放光彩
12月23日,在北京舉行的世界遺産證書頒發儀式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劉延東向貴州荔波代表郝嘉伍(左)、陳稠彪頒發證書。雲南石林、貴州荔波、重慶武隆三地因喀斯特地貌獲得“世界遺産”稱號。當天,世界遺産證書頒發儀式暨紀念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成立30週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駐北京辦事處建立25週年活動在京舉行,大會向獲得“世界遺産”稱號的五台山、福建土樓、三清山、開平碉樓、中國南方喀斯特的代表頒發證書。新華社記者 王海燕 攝
新華社北京12月23日電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劉延東23日出席世界遺産證書頒發儀式暨紀念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成立30週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駐北京辦事處建立25週年活動,向獲得“世界遺産”稱號的山西、江西、福建、雲南、貴州、廣東和重慶等省市表示祝賀,向支持中國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合作的朋友們表示感謝。
劉延東指出,世界遺産作為人類與自然共同創造的傑作,是人類社會永續發展不可再生的資源。中國有豐富的文化和自然遺産,目前已有38個遺産地被列入《世界遺産名錄》,29個非物質文化遺産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中國政府歷來高度重視遺産保護事業,從法律法規、經費投入、科研教育、交流合作等多方面採取措施,促進了世界遺産的保護和民族優秀文化的傳承。 >>>詳細閱讀
劉延東出席非物質文化遺産、古籍保護電視電話會
6月11日,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古籍保護暨文博事業傑出人物表彰、頒證、授牌電視電話會議在北京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劉延東出席會議並講話。新華社記者 姚大偉 攝
新華社北京6月11日電 6月13日是我國第四個“文化遺産日”。6月11日,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古籍保護暨文博事業傑出人物表彰、頒證、授牌電視電話會議在北京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劉延東出席會議並講話。
劉延東指出,文化遺産事業是社會主義文化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文化遺産保護是傳承中華文明、增強國家軟實力的迫切需要,是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重要內容,也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要採取有力措施,紮實推進文化遺産保護事業。加快推進普查工作,加強名錄體系建設,建立完善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機制,加強科技在文化遺産保護中的運用,改善文化遺産生存狀況和安全條件。要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健全工作機制,加大投入力度,增強全社會保護文化遺産的觀念和意識,加強文化遺産保護隊伍建設,切實保護好我國的珍貴文化遺産。 >>>詳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