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中國概況>> 中國簡況
 
新中國60年:城市社會經濟發展日新月異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9年09月22日   來源:統計局網站

    五、城市居民生活水平明顯改善

    (一)收入水平顯著增長

    舊中國國力衰微,經濟落後,科技發展緩慢,人們物質生活需求得不到滿足。新中國建立後,隨著經濟發展,民生問題逐漸得到改善,就業崗位明顯增加,工薪水平大幅增長,消費市場繁榮,城鄉居民生活水平明顯提高,人心安定、社會穩定和諧,據6.5萬戶城鎮住戶調查資料顯示,2008年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達15781元,比1949年增長157.8倍,扣除同期價格變動因素,實際增長18.5倍,平均每年遞增5.2%。

    (二)居住條件大大改善

    建國初期,城市居民的住宅大多面積小,設施簡陋。如北方的大雜院,南方的亭子間等,十分擁擠雜亂,屋子小得給人以壓迫感。在農村,北方內地多為土坯房、窯洞,南方多住茅草房,房屋破舊,年久失修,岌岌可危。人畜有時混居一室,衛生條件差。在計劃經濟年代,單位職工主要靠福利分配方式來承租公房,自己不用花錢買房,雖有房住,但是面積小、條件差、無産權,住房需求受到壓制。1998年起,我國實行住房制度改革,國有單位全部停止實物分房,實現住房貨幣化分配,房屋成為家庭財産的重要組成部分。住房制度的改革,使住宅建設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和新的消費熱點。2008年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不包括市轄縣)商品住宅銷售面積達41185萬平方米,銷售總額達19070.6億元,分別佔全國的66.3%和79.2%。2008年我國城鎮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積已由1949年的4.3平方米增加到23.0平方米。

    在城鎮居民住房面積發生巨大變化的同時,居民的生活居住條件也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七十年代,城鎮居民的住房大多為平房、筒子樓,沒有獨立的衛生間、廚房、上下水道,取暖、做飯燒煤爐,窄小的樓道內經常被燒火的煤煙和做飯的油煙所籠罩。現在,成套住房內獨立的衛生間、廚房、淋浴房、供暖、供氣、供水設備等及各項生活服務設施應有盡有,高層住宅區,複式樓,花園小區,單門獨院的特色別墅比比皆是,居民生活居住條件大大得到了改善。

    (三)生活質量不斷提高

    解放前,廣大民眾食不果腹、衣不遮體,生活在社會的底層,醫療條件極差,上醫院看病、到學校上學是少數有錢人的專利。解放後,黨和政府致力於城市衛生醫療和教育事業的發展,不斷擴大醫療衛生機構和學校規模及其數量,大力培養各類專業人才,充實基層醫療衛生和教育工作力量,使得我國城市醫療衛生教育狀況大為改觀。2003年突如其來的“非典”疫情,使得我國城市公共衛生管理體系經受了一次重大考驗,同時也促進和帶動了我國城市公共衛生服務網絡加快形成,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制度逐步完善,社區醫療網點不斷增多,醫療設施和服務水平不斷提高。2008年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不包括市轄縣)擁有醫院、衛生院19809個,床位數198.7萬張;執業(助理)醫師人數109萬人,每萬人擁有的醫生由1949年的4.2人提高到29人,每萬人擁有的醫院床位由1949年的5.1張提高到52張,極大的解決了城鎮居民就醫難問題。2008年全國地級以上城市(不包括市轄縣)擁有高等學校數達1806個,在校學生1844萬人,每萬人擁有的大學在校學生數由1949年的16人提高到2008年的489人。

    隨著城鎮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百姓精神文化生活日益豐富。目前全國有200多個城市開展有線數字電視業務,2008年全國數字電視用戶達4528萬戶;廣播節目綜合人口覆蓋率為96%;電視節目綜合人口覆蓋率為97%。2008年我國地級及以上城市(不包括市轄縣)擁有影劇院數1987個,公共圖書館藏書量42055萬冊,人均圖書館藏書量1.3冊;體育場(館)達26310個。一批大型文化體育設施相繼建成開放,極大地滿足了居民文化娛樂和體育健身需求。全民健身工程和基層文化設施的廣泛普及,城市整體環境的持續改善,使市民的文化娛樂生活更加豐富多彩,健身娛樂、休閒旅遊、網上購物、網上銀行交易等逐漸成為現代城市人新的生活內容。手機、計算機、金融卡的普及應用,直接改變了城市生活的節奏,提高了市民的工作和生活效率。國內遊、出國遊開始由觀光型走向休閒度假型,並且出境旅遊變得越來越平民化,個性化旅遊升溫,人們放鬆心情度假,開始真正享受旅遊帶來的樂趣。

    (四)社會保障體系日趨完善

    舊中國,人們生活朝不保夕,生老病死聽天由命,沒有任何社會保證。解放後,我國政府十分重視社會保障工作,社會保障的發展,大體經歷了3個階段:一是新中國成立不久,中國政務院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保險條例草案》,為城市國營及部分大型集體企業職工建立了涵蓋養老、醫療、工傷、生育、死亡等項目的社會保險制度。這是在計劃經濟條件下構築的中國社會保障體系,僅包括社會保險的部分內容,範圍相對較小。二是十四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若干問題的決定》,對我國未來社會保障制度模式進行了明確,構建了市場經濟條件下我國社會保障體系基本框架,指明了社會保障資金由國家、工作單位和個人共同負擔,社會保障範圍涉及社會救濟、社會福利、優撫安置和社區服務、社會強制性保險(包括養老、失業、醫療、工傷、生育、住房)、個人儲蓄積累和以自願為原則的商業保險,使我國的社會保障體系更加靈活、有效、豐富多彩。三是在實踐中逐步建立了“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失業保險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三條保障線,實行以“確保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基本生活和確保企業離退休人員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兩個確保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保障工作。由此,一個政府主導、責任分擔、社會化、多層次的新型社會保障體系框架已基本形成。

    覆蓋城鄉的就業和社會保障體系的建立,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安定起到極其重要作用。2008年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包括市轄縣)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16027.8萬人,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19815.9萬人,失業保險參保人數11451.8萬人,分別佔全國就業人員總數的20.6%、25.6%和14.8%;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2222.5萬人。

    綜上所述,新中國成立60年來,我國城市社會經濟及基礎設施建設突飛猛進,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城市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增強,與建國前相比,不僅城市的市容市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且城鎮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環境、衣食住行也有了根本性的改變。

---------------------------------

    注:本文中所使用的2008年經濟總量及結構數據為初步統計數。

   上一頁   1   2   3   4  5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