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持續推動大氣環境質量改善 過去10年全國重污染天數下降92%

2023-03-29 08:09 來源: 人民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2013—2022年,全國GDP增長69%,PM2.5平均濃度下降57%,重污染天數下降92%。”在生態環境部3月28日舉行的例行新聞發佈會上,生態環境部大氣環境司司長劉炳江表示,我國是世界上第一個全面治理PM2.5污染的發展中國家,在經濟高速增長的同時,環境空氣質量顯著改善。

“組合拳”推動大氣環境質量向好

新時代這十年,我國大力調整能源結構、産業結構、交通運輸結構,打出一套壓減燃煤、調整産業、聯防聯控、依法治理的政策措施“組合拳”,推動大氣環境質量持續向好。

能源結構優化調整深入推進。我國大規模推進天然氣替代煤炭,全國燃煤鍋爐由2013年的52萬台下降到不足10萬台。劉炳江説,十幾條長距離跨區輸電線路建成投運,減少輸送煤炭2.5億噸。全國能源消費增量中近2/3來自清潔能源。

産業結構優化調整大力推進。劉炳江介紹,截至目前,全國累計淘汰落後和化解過剩産能鋼鐵約3億噸、煤炭10億噸、水泥3億噸、平板玻璃1.5億重量箱,1.4億噸“地條鋼”全部清零。累計推動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分類淘汰“散亂污”企業及集群6.2萬餘家。截至2022年底,全國已有10.6億千瓦燃煤機組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形成全球規模最大的清潔燃煤發電基地。

交通運輸領域綠色轉型穩妥推進。劉炳江介紹,我國有序推進“公轉鐵”“公轉水”,2022年全國鐵路、水運同比分別增長4.5%、3.8%,其中鐵路貨運實現“六連增”。全國新能源乘用車産銷量連續8年全球第一,累計淘汰老舊機動車3500萬輛。推動公共領域機動車電氣化,全國新能源公交車保有量比例提升至68%。

空氣質量改善的成果還不夠穩固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氣。

今年以來,面臨氣象條件相對不利和污染排放明顯增加的雙重壓力,我國空氣質量改善形勢較為嚴峻,已經多次發生重污染天氣過程。

“大氣污染防治的長期性、複雜性、艱巨性依然存在。同2013年相比,我國重污染天數大幅減少,但空氣質量改善的成果還不夠穩固,由量變到質變的拐點尚未出現,整體仍未擺脫氣象條件影響。當遇到不利的氣象條件時,重污染天氣仍然多發頻發。”劉炳江説。

去年,生態環境部會同發改、工信、交通等多部門出臺重污染天氣消除攻堅戰行動方案。“我們將嚴控污染物的排放增量,堅決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依法依規退出重點行業落後産能,推動産業結構和佈局優化調整;大力發展新能源和清潔能源,嚴格控制煤炭消費增長,推動能源綠色低碳發展;推動傳統産業的轉型升級。”劉炳江表示。

嚴控新增污染排放,不斷削減存量

劉炳江介紹,今年一季度氣象條件不利,排放量也在大幅度增加,尤其是一些地方上馬“兩高”行業,部分企業甚至違法排污,“今年一季度空氣質量比去年同期反彈,並不具有代表性。”

與2019年一季度相比,今年全國PM2.5濃度下降12%以上,優良天數比率上升3個百分點,重污染天數比率下降1個多百分點。“這説明近年來治理成效是較為顯著的。”劉炳江表示。

劉炳江表示,在嚴控新增污染排放的同時,將不斷削減存量。“公轉鐵”方面,全國700多條鐵路專用線已經納入規劃或者開工建設,鋼鐵、焦化等行業超低排放改造在進行之中,揮發性有機物治理也在推進之中。(記者 寇江澤)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王安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