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熱點專題
 
加快經濟發展“三個轉變”的重大理論和實踐意義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7年11月28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11月28日電  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加快經濟發展方式“三個轉變”的重大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我們黨在深入探索和全面把握我國經濟發展規律的基礎上提出的重要方針,是關係國民經濟全局緊迫而重大的戰略任務。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就是要:在需求結構上,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投資、出口拉動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轉變;在産業結構上,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第二産業帶動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産業協同帶動轉變;在要素投入上,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質資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轉變。

    由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到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反映了我們黨對經濟發展規律認識的深化。增長主要是指國民生産總值的提高,它以産出量的增加作為衡量尺度,而發展較之增長具有更廣泛的含義,既包括産出擴大,也包括分配結構的改善、社會的變遷、人與自然的和諧、生活水平和質量的提高,以及自由選擇範圍的擴大和公平機會的增加。經濟增長強調財富“量”的增加,而經濟發展強調經濟“質”的提高。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不僅包含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即從主要依靠增加資源投入和消耗來實現經濟增長的粗放型增長方式,轉變為主要依靠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來實現經濟增長的集約型增長方式,而且包括結構、質量、效益、生態平衡和環境保護等方面的轉變。世界各國工業化進程中,發展初期技術水平低,主要依靠資源投入來提高産量。當工業化進入一定階段、經濟總量達到一定規模、明顯受到資源供給約束時,就必然要求轉變經濟增長方式。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工業化日益面臨規模擴張與資源、環境、技術、人才和體制等方面的約束,面臨“三農”問題和西部發展問題等難題,迫切需要轉變傳統的增長模式。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不僅符合世界性經濟增長方式變革的一般規律,更關係到我國在新世紀新階段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實現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必然要求。黨的十四屆五中全會確立實現經濟增長方式根本性轉變的方針以來,我國在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方面取得了不少成效,但總體上還沒有轉變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難循環、低效率的增長方式。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有效解決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實際困難和問題必須長期堅持的重大戰略方針。

 
 
 相關鏈結
· 十七大報告解讀:提高自主創新能力 建創新型國家
· 十七大報告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鬥目標提新要求
· 黨的十七大報告解讀:毫不動搖地堅持改革方向
· 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十七大報告提出的四重要論斷
· 十七大報告解讀:科學發展觀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
· 黨的十七大報告解讀:科學發展觀核心是以人為本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