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遏制土地荒漠化 科學發展看治沙>> 重要講話
 
胡曉華:發揚胡楊精神 全面推進遼寧防沙治沙工作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7年06月14日   來源:林業局

大力發揚胡楊精神
全面推進遼寧防沙治沙工作
遼寧省人民政府副省長 胡曉華
(2007年5月29日)

    土地沙化和荒漠化是當今世界上最嚴重的環境問題之一,遏制土地沙化和治理沙化土地,是人類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改善生態環境,功在當代,利在韆鞦的宏偉事業。全國防沙治沙大會的成功召開,是我國生態建設史上的又一個里程碑。貫徹落實好大會精神,是遼寧省各級政府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重要任務。我省西部地處科爾沁沙地南緣,是我國沙化危害比較嚴重的省份之一。土地沙化不僅給沙區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帶來危害,也對以瀋陽為中心的遼寧中部城市群構成生態威脅。沙漠化已經成為制約遼寧沙區及全省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

    一、堅持不懈治理沙化土地,沙區生態條件明顯改善

    多年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在國家林業局等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經過沙區廣大幹部群眾的積極努力,我省防沙治沙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特別是從1978年開始,我省在沙區相繼開展了三北防護林工程、退耕還林工程、009外援項目、2772外援項目、德援項目等生態建設工程,以防沙治沙為主要內容,進一步加大了沙區治理力度,減緩和遏制了風沙對我省西北部地區及中部城市群的侵襲。到目前,我省沙區有林地面積已由治理初期的80萬畝增加到641萬畝,森林覆蓋率由建國初的2.8%,提高到22.3%。北起昌圖縣西至建平縣,沿科爾沁沙地邊緣長430公里,寬100公里的風沙線南侵趨勢已經得到初步遏止。全省荒漠化地區的水土流失面積比1986年下降了28.2%;土壤侵蝕模數由每年每平方公里3788噸,下降到每年每平方公里2600噸。遼西北生態條件明顯好轉,沙區的生産條件和生存條件有了較大的改善,對促進沙區經濟社會發展、農民脫貧致富以及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都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一是不斷強化社會宣傳,調動全社會力量防沙治沙。多年來,我們大力宣傳全省沙漠化所面臨的形勢和任務;宣傳沙漠化給沙區人民和工農業生産造成的危害;宣傳防治沙漠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宣傳我省在防治沙漠化方面取得的經驗和成果。通過開展廣泛深入的宣傳活動,使社會各界和沙區廣大幹部認識到,防治沙漠化工作是一項整治國土,改善生態環境,促進國民經濟和社會進步,有益當代,造福子孫後代的偉大事業。

    二是多方籌措建設資金,加大防沙治沙投資力度。多年來,各項林業工程都向沙區重點傾斜。其中,退耕還林工程和三北防護林“四期”工程投入到沙區的資金佔全省總投入的70%以上,防沙治沙工程、009外援項目、2772外援項目、德援項目等各項生態建設工程也都以沙區為重點。同時,各級計委、財政和林業部門基本保證了配套資金的足額到位,實行專款專用;各沙區縣(市)加大自籌力度,積極動員廣大幹部群眾投工投勞等方式,增加投入,保證了防沙治沙工作的順利實施。

    三是突出了生物治沙措施,提高了工程治理水平。在工程建設中,我省本著因地制宜,因害設防,綜合治理,注重效益的原則,堅持帶、片、網結合,喬、灌、草結合,封、飛、造並舉。在立地條件較好的沙地,營造大面積的樟子松、五角楓和楊樹混交林,在立地條件比較差的沙地,採取封沙育林育草,以封為主,並採取飛播荊條、油松、胡枝子和差巴嘎蒿、草木樨等增加植被。同時,全面推廣抗旱節水造林技術,提高了工程造林質量。

    四是強化政府行為,確保防沙治沙措施落實到位。防沙治沙是一項重大生態系統工程,我省沙區各級政府把防沙治沙工作擺在重要地位,加強組織和協調工作,充分調動農、林、水和畜牧等有關部門的積極性,做到各負其責,工程配套,協調發展。同時,沙區政府層層落實責任,逐級簽訂責任狀,還制定完善了獎勵辦法,做到獎懲嚴明,進一步強化了政府行為。

    二、充分認識防沙治沙工作的重要性,進一步增強緊迫感

    近幾年,遼寧省防沙治沙工作取得了較大成績,沙化土地擴展的趨勢已經初步得到遏止。但我們清醒地認識到,我省防沙治沙工作與國民經濟發展和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沙漠化土地仍然較多,危害仍然較重。我省現有沙漠化土地123.68萬hm2,佔全省土地總面積的8.49%,而且分佈較廣,遼寧省14個地級市,其中9個市有沙化土地,危害人口較多。同時,沙區社會和經濟發展落後,全省大部分貧困縣區集中在沙區。土地沙化不僅給沙區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帶來危害,也成為制約全省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

    2、森林資源總量不足,防護體系薄弱。我省沙區現有森林覆蓋率為22.3%,低於全省平均水平13個百分點,而沙漠化重點地區森林覆蓋率只有18.5%。且森林的防護體系不完備,樹種較為單一,結構不盡合理,防護功能十分脆弱。重度、極重度荒漠化土地和流動、半流動沙丘(地)還沒有得到有效治理,一些縣農田防護林建設還有欠帳,風沙、乾旱、水土流失等自然災害依然影響沙區人民的生産和生活。現有林分很難控制風沙危害,還不能有效地改變沙區惡劣的生態環境。

    3、農、林、牧矛盾突出。我省沙區人口密度較高,農業人口比重大,並且經濟落後,經營粗放,種植業和養殖業是當地農民的主要收入來源。目前,我省沙産業的發展還不完備,防沙治沙與種植業、養殖業相比,比較效益低。

    4、風沙、乾旱日趨嚴重。受全球氣候變暖的影響,近十年來,我省遼西北地區持續乾旱少雨,多數縣(市)的年降水量不足350毫米。在氣候變暖的影響下,局部地區沙化土地面積不斷擴大,甚至已被林草固定的沙地,又重新成為流動沙地。農作物大幅度減産,部分地塊絕收,江河長時間、大面積斷流。裸露的河床、絕收的沙質耕地又成為新的沙源地。

    三、大力發揚胡楊精神,全面推進遼寧防沙治沙工作

    溫總理在全國防沙治沙大會上提到胡楊精神時説:“胡楊活著一千年不死,死了一千年不倒,倒了一千年不朽”。這是總理對治沙英雄們多年來辛勤奉獻的肯定,也是對防沙治沙工作者的殷切期盼和要求。我們一定要大力發揚胡楊精神,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部署,全面推進遼寧防沙治沙工作。

    1、加大領導力度,強化政府行為。省政府擬於下半年召開全省防沙治沙大會,認真學習家寶總理和良玉副總理重要講話,落實《全國防沙治沙規劃》和《遼寧省防沙治沙規劃》的各項任務。把防沙治沙工作納入沙區各級政府重要議事日程,加強組織和協調,充分調動農、林、水和畜牧等有關部門的積極性,做到各負其責,工程配套,協調發展。層層落實責任,逐級簽訂責任狀,對完不成治理任務的領導和單位,實行一票否決權。明確獎勵辦法、做到獎懲嚴明,從而保證各級政府對全面搞好防沙治沙工作的領導。

    2、增加資金投入,提高建設水平。一是繼續爭取將我省防沙治沙工作列入國家規劃,增加治沙專項資金投入。二是我省退耕還林、三北四期等各項重點生態建設工程將繼續向沙區傾斜。三是各級發改委、財政部門要保證配套資金的足額到位,並實行專款專用。四是在沙區全面開展集體林産權制度改革工作,通過集體林産權制度改革,創新投入機制,進一步拓寬治沙資金投入渠道,建立起以各級政府投入為主導,企業、個人和社會一起上的多元化、開放式投入新機制。

    3、採取有效措施,加快沙産業發展。實施生態為主發展戰略的同時,要毫不放鬆産業發展,在建設和保護生態的前提下,充分發揮森林産品資源豐富、可再生、綠色、無污染的優勢,為促進農民增收致富、農村經濟全面發展發揮更大作用。目前,我省沙産業發展還不完備,省財政將於今年安排500萬元專項資金,用於發展遼西北林地經濟。今後,還將在沙區大力發展林草蓄一體化、灌木飼料林和生物能源林,強化楊樹、薄皮核桃、兩杏一棗、沙棘、荊條等沙産品的深加工利用,使沙區農民在防沙治沙工作中得到收益,為今後的生態建設和發展提供內在動力。

    4、依靠科技進步,堅持科學治沙。多年來,經過我省治沙科技工作者的辛勤努力,取得了大量的治沙科技成果,並且涌現出一批用青春和生命書寫大漠風流的英雄。今後,我省還將繼續鼓勵和支持科技人員從事沙漠化研究,重點是根據沙漠化地區實際,運用系統工程理論,優化農、林、牧業用地結構,推廣和發展風能、太陽能、沼氣等新能源,加快沙區適生新品種的引進與選育工作,進一步提高防沙治沙的水平和質量。

    5、深化林權改革,活化治沙機制。“十五”期間,我省先後出臺了《遼寧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快非公有制林業發展的意見》和《關於集體林産權制度改革的意見》等文件和政策,並在全省開展了集體林産權制度改革工作,給防沙治沙工作注入了新的生機和活力。“誰造林誰所有,誰經營誰收益”,極大地調動了廣大農民和社會各界投身治沙建設的積極性,民營和個體造林比例逐年攀升,現已成為我省林業建設的主力軍。今後還將積極鼓勵個體、私營、企業等各類經濟組織購買沙地使用權,進行治理開發,用經濟杠桿吸引社會各方面力量參與到治沙行列中。

    6、加大執法力度,鞏固治沙成果。“三份造、七份管”,我省防沙治沙工作取得的成果來之不易,要不斷鞏固和擴大建設成果,就必須認真貫徹執行《防沙治沙法》、《森林法》、《水土保持法》、《草原法》、《土地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規,做到依法治理,依法管護。特別要認真貫徹《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防沙治沙工作的決定》,切實搞好沙區林草植被保護,強化措施,嚴格執法,做到治理一片、綠化一片、保護一片,促進遼寧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