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辦世博會是國家行為,是上海實現科學發展的重要契機
——專訪中共上海市委書記習近平
新華社上海8月5日電(記者吳宇)在中國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迎來開幕倒計時1000天之際,中共上海市委書記習近平接受了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央電視臺等中央主要新聞單位集體採訪。他強調,舉辦世博會是國家行為,是上海實現科學發展的重要契機,上海將牢牢把握住機遇,全力以赴創造更好條件,搭建更大平臺,在更廣範圍內、更高層次上放大世博會效應,與兄弟省市一道共享世博會帶來的發展機遇和成果,力爭讓上海世博會成為一個歷史性的標誌。
明確定位 舉國辦博
習近平説,胡錦濤總書記強調,辦好世博會是上海實現科學發展的重要契機,也是上海今後一個時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一定要把這個機遇用好。溫家寶總理也指出,在上海辦世博會是中央的決策。上海是全國的上海,辦好上海世博會不僅是上海的責任,也是全國的責任。
習近平説,舉辦上海世博會是國家行為。上海世博會是中國主辦,上海承辦,這個定位首先要明確。世博會本身是一個載體,上海在承辦世博會中只是一個“窗口”,最終展示的是整個國家的形象。辦世博會,靠上海一家的力量是不行的,要舉全國之力。世博會促進上海發展,繼而通過上海起到促進全國發展的作用。“籌博”、“辦博”以及後續利用的整個過程,都要體現全局觀念,形成全局效果。考核世博會的成功,首先要聯絡到國家戰略、國家決策以及世博會對國家的貢獻上來。
習近平認為,長三角是世博會的核心區。在推進長三角一體化過程中,如何共同利用世博會機遇,是一個重要話題。江、浙、滬兩省一市共同的考慮是:“機遇共抓、資源共享、主題共演、活動共辦、聲勢共造。”對全國各省區市來説,都可參與世博會園區建設以及將來中國地方館的展示,共同辦好世博會。無論從參展方還是參觀者來説,國內各省區市應佔很大分量,要避免將上海世博會辦成局限于上海、長三角的展示會。
世博會是上海實現科學發展的重要契機
今後幾年,對上海來講,辦一屆“成功、精彩、難忘”的世博會,是工作的重中之重。習近平説,世博會的籌辦、舉辦和後續利用,正好貫穿今後幾年全過程,在新一屆市委的工作任期內。一定要把世博會當作一次重大契機、一項重大任務來加以把握、重點推進。他説:“上海世博會能否成功,是檢驗我們這一屆黨委、政府工作成效的標誌。”
習近平説,當前,全國正在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積極推動和諧社會建設。這一基本指導思想,恰恰與世博會的理念完全相符合。上海世博會的主題是“城市,讓生活更美好”,這與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緊密相關,與當前黨和政府的執政理念十分吻合。上海世博會的主題,是上海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抓手,是推動發展的契機。上海將牢牢把握住機遇,充分利用機遇,把各項工作做得更好,讓上海人民的生活更加美好。
習近平強調,世博會對經濟的拉動作用是巨大的,但不是唯一的。同時,世博會對經濟的促進只是一個方面,更深遠的在於文化層面的帶動和促進。上海在整個籌辦世博會過程中形成的城市精神,將對城市文明素質的提升産生深遠影響。他説,世博會結束之後,上海城市文明的提升,將折射在上海市民的生活行為規範和思想理念意識中;而培養一個道德健全、文化高尚的市民群體,正是以人為本,創造美好生活的最基本內容和最高的追求。
籌辦工作有條不紊 運營服務和市民素質面臨挑戰
上海世博會組織者計劃創造兩項世博會歷史之最:一是參展的國家和國際組織將達到200個,二是吸引的海內外參觀者將達到7000萬人次。截至7月31日,已有158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確認參展,接近國際招展目標的八成。習近平説:“我們樂觀估計,到今年底,國際招展事務可完成170個,明年底將完成200個的目標。”
據介紹,世博會園區原有的1.8萬戶居民,現已搬遷安置完畢;270多家需搬遷的企事業單位,絕大多數已簽署搬遷合同。預計今年底,企業搬遷工作全部完成,園區土地將全部騰清。
今年內,世博會園區的中國館、主題館可開工建設,參展國自建的場館年底可以交地。越江隧道工程、軌道交通等與世博會相配套的一大批市政基礎設施建設以及世博會園區的運營規劃,都在按籌辦總體規劃的時間節點有條不紊展開。以上海目前正在全面建設的12條軌道交通線為例,到2010年,全市軌道交通運營里程將達到400公里,成為全世界軌道交通運營里程最長的城市之一。
當前,上海籌辦世博會還面臨著參觀客流與園區接待能力、交通設施之間的差距,市民文明素質也是一個具有挑戰性的問題。習近平説,7000萬人次的海內外遊客來了,應該敞開大門,敞開胸懷,擁抱世界。現在上海提倡的城市精神是:“海納百川、追求卓越、開明睿智、大氣謙和。”海不辭水,方能成其大;山不辭土石,方能成其高。上海之所以成為上海,在於海納百川,上善若水。
據介紹,上海當前正在開展“百萬市民學雙語”(普通話和英語)、“百萬家庭學禮儀”等活動。習近平説,上海主張全民參與辦博,要把迎世博作為精神文明建設的一個具體目標,在籌辦世博會的艱難過程中不斷提高市民文化水平和文明素質。
世博會一定要改善民生
通過世博搬遷,上海實現了新市區、新地標的誕生,老企業的新生以及民生顯著改善的“三贏”局面。1.8萬戶居民搬遷之前,戶均居住面積只有30平方米,搬遷以後達到了75平方米,有了成倍的增長。對於作為新居住區的世博家園,搬遷居民普遍反映“比較滿意或者很滿意”,政府和老百姓“通過辦博改善民生”的願望正在實現。
習近平坦承,作為上海的黨政領導,心裏有一種責任,一種壓力,就是如何讓上海人民的生活過得更美好。他強調,世博會,一定要在民生上體現促進作用。世博會不是擾民的,而是安民的;不是讓群眾生活水平降低的,而是富民的。
交通是當前上海群眾關注的一個重點、熱點問題,而有關世博會的一系列改善交通的舉措,是全市性的、全局性的。習近平充滿信心地説,一旦這些基礎設施全面建成後,上海的公共交通狀況將會有一個整體改善。
老建築的價值難以用金錢衡量
面對上海如何對待世博會園區內許多具有歷史價值的老建築和使用價值的建築的問題,習近平回答:一個城市沒有個性,就沒有靈魂。中國的城市建設日新月異,但一定要保持、延續自己的歷史文脈。城市中的老建築,應該像“老人”一樣得到善待。
他説,對上海這樣一座開埠160多年的城市來説,文化積澱就在這160多年,就蘊含在老建築中,其價值難以用金錢衡量。上海的方針是整體保護、合理利用。包括籌辦世博會,對有保護和利用價值的原有建築,能保護的儘量保護,能利用的儘量利用。
按照現有規劃,世博園區共有建築面積達200萬平方米的各類建築,其中,保護建築、老建築達38萬平方米。原來一些工業用途的建築,將轉換成其他各種用途的建築,成為展館、餐館、辦公用房、博物館等。特別是江南造船廠,作為中國近代工業的發祥地,作為一個整體,將成為上海近代工業博物館群,在世博之後繼續利用,讓更多人感受到上海百年老城的工業發展歷程。
習近平認為,老建築的價值,世博會期間,可以充分利用;世博會後,可以放大利用。在歷史建築的保護方面,上海一定會認真對待,堅持原則,而且合理利用,巧為利用,“化腐朽為神奇”。
“精彩、成功、難忘”的衡量指標
習近平説,“成功、精彩、難忘”是上海世博會追求的目標,六個字是對目標的高度濃縮和概括,相互之間是有關聯的。
對於“成功”,習近平説,中華民族的文化和精神,無論是傳統的、美好的文化,還是中國在現代化發展中與時俱進的、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如果能從世博會這個“窗口”充分展現出來,就可以説完成了國家任務。如果通過世博會進一步凝聚各省區市的智慧和力量,形成一種更廣泛的民族團結;區域間更緊密的協作;在宣傳科學發展、可持續發展、生態建設、環保建設方面形成廣泛而深遠的影響,上海世博會就成功了,這也叫“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精彩”,要求不僅是簡單、機械地完成規定動作,還要表現亮麗,其中應有生命力的體現,有藝術的成分,表現出與眾不同。習近平表示,上海世博會是第一次在發展中國家舉辦,第一次在人口最大國家舉辦,第一次以“城市”為主題,要抓住機遇,體現這些特色。
對於“難忘”,習近平説,有了前兩者,自然就難忘。難忘不僅是在記憶中留下一段美好的事物,更重要的是能夠激勵後人,成為推動鼓舞未來發展的精神力量和物質基礎。上海要通過努力,力爭讓上海世博會成為一個歷史性的標誌,成為記載中國人民繼往開來、奮勇向前的難忘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