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政務互動>> 權威訪談
 
專訪科協主席:漲科學素質之水 行科技創新之船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6年03月20日   來源:新華社

漲科學素質之水 行科技創新之船
——專訪中國科協主席周光召

    新華社北京3月20日電(記者吳晶晶、周婷玉)“最近,葉篤正先生提出要以科普之‘水’漲科技之‘船’。《綱要》的制定和發佈實施,就是漲人民群眾科學素質之水,揚科學精神之帆,行科技創新的大船。”國務院印發《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2006-2010-2020年)》(以下簡稱《綱要》)之際,中國科協主席周光召院士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説。

    建設創新型國家呼喚全民科學素質提高

    人力資源素質被公認為是國家競爭力的核心,而我國則面臨著公民科學素質較低的嚴峻現實:一方面經濟飛速發展,一方面公民科學素質相對滯後。為此,中國科協1999年向黨中央、國務院提出了制定和實施“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的建議。

    2006年我國開始實施“十一五”規劃,年初召開的全國科技大會提出了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戰略目標。“這是把提高全民科學素質擺到國家的重要議事日程,從整體上大幅度提高全民科學素質的成熟時機。”周光召説。

    “建設創新型國家需要高水平創新人才和領軍人才,也需要素質良好、道德高尚、勇於創新的億萬勞動者大軍。”周光召説,科技創新與公眾的科學素質就好比船和水的關係,水漲才能船高。

    周光召表示,一個創新型的國家必然是一個具有創新文化的社會,而社會創新文化的形成與國民科學素質的提高又有著相互促進的密切關係。“通過科學教育、傳播與普及,幫助廣大人民群眾,特別是青少年一代樹立科學思想、培養科學精神、了解科技知識、掌握科學方法,提升科學素質,就能夠有力地推動創新型國家的建設進程。”

    廣大公民既是受益者又是參與主體

    新建一批科技館、自然博物館,建設科普畫廊、科普活動室,大力開展農民科技培訓……《綱要》裏透露出的許多信息,都與廣大人民直接相關。

    “這意味著廣大公民今後將有更多接受科學教育和培訓、享用科普信息和優秀作品、選擇科技傳播品牌傳媒、進入科普基礎設施的權利和機會。”周光召説。

    “政府對《綱要》的實施負有主要責任。”周光召表示,把公民科學素質建設明確納入政府履行公共服務職責的範圍,完善政策法規、加大財政投入就有了保障。

    明確“政府推動”的同時,《綱要》還強調“全民參與”。周光召認為,科學素質的提升最終只能通過公民自身積極主動地學習、思考和實踐才能實現,任何其他組織和個人都無法替代,機會和途徑再多也離不開自己的參與和親身體驗。

    “公民只有具備了基本科學素質,才能更好地適應職業發展的需要,享受現代文明成果,改善生活質量,參與公共事務。”

    “科普是小兒科”的觀念需要轉變

    “科技工作者是接受科學文化教育較多、又是直接從事科技工作的群體,有義務、有責任將科技知識回饋社會。”周光召在談到科技工作者的責任時説。

    他認為,那種認為“科普是小兒科,沒有科研成果的人才去做科普”的觀念需要轉變,“今後,考察一個科技工作者的成績,不僅要看他的科研成果,還要看他是否面向公眾開展了科學普及和傳播活動。”

    “科技工作者應當為實施《綱要》貢獻力量。”周光召表示,科技工作者除做好本職工作,還應以撰寫科普文章、舉辦科學講座、為農民提供技術服務和培訓等多種方式和形式參與到提高公民科學素質的實踐中去。

    此外,周光召表示,科技工作者作為全體公民中的一部分,應要帶頭提高自身的科學素質。近年來,學術界少數人發生的不端行為,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科學精神、科學道德的缺失。

    “知識多不見得科學素質就一定高。堅持科學精神、科學態度和科學方法,是包括科技工作者在內的全體公民都要終身學習和培養的。”周光召説。(完)

 
 
 相關鏈結
· 突破建設創新型國家的“瓶頸制約”
· 人民日報評論員文章:向著創新型國家行列邁進
· 科技部等四部委就建設創新型國家答中外記者問
· 我國確定9大政策措施為“創新型國家”保駕護航
· 人民日報社論:努力建設創新型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