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是黨中央、國務院在新形勢下總結國際工業化、現代化建設經驗,面向新的發展階段所做出的重大戰略選擇。節約型社會是針對工業化進程中出現的大量生産、大量消費、大量廢棄現象而提出的發展治理理念,其要義是人類應在充分認識資源、環境有限承載力的基礎上,以最小的資源消耗來主動構建、維持自然生態系統和社會經濟系統的良性循環,實現優化的、可持續發展的社會形態。節約型社會的提出是人類發展理念、思路和行為上的一次重大轉變。
一、建設節約型社會的核心是提高資源利用效率
資源是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和保障。人類社會的資源體系一般包括自然資源、人造資源、人力資源和社會資源。建設節約型社會的途徑不僅僅局限于自然資源的節約使用,還應該包括人造資源、人力資源和社會資源的全面節約;不僅包括生産方面的節約措施,還應包括生活、社會交往方面的節約行為。建設節約型社會的核心就是要充分保護和合理利用各種資源,極大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
提高自然資源利用效率是首要環節。自然資源是指自然界能提供的基本物品和功能性的生態資産,如礦産、土地、水和生物多樣性以及環境自潔、凈化能力等,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物質基礎和約束條件。資源節約首先是指物質(自然)資源的合理利用和高效使用。改革開放20多年來,我國通過加快技術改造和科學管理,物質資源的利用效率有了較大提高,但總體上仍遠低於國際先進水平。例如,現在全國礦産資源總回收率僅為30%,比國外先進水平低20個百分點以上;2004年,我國的GDP和出口總額分別約佔全球的4.4%和5.9%,卻消耗了全球40%的水泥、31%的原煤、27%的鋼鐵、30%的鐵礦石。如果不儘快提高資源效率水平(突出體現在要提高資源的産出率、利用效率、再生及循環使用率),我國的經濟發展和經濟安全都將得不到根本保障。
合理配置人造資源、提倡理性消費是重要內容。自然資源經過製造部門的生産環節形成了人造資源,之後將進入再生産環節或國民消費領域。人造資源常常是指固定資産、基礎設施、金融資産等,可通過生産活動和資本投資來創造。在生産投資和生活消費領域,提高人造資源的效率是建設節約型社會的重要內容。當前,低水平的重復建設造成資産閒置和資源浪費的現象還很嚴重。例如,我國電信運營企業的光纖利用率僅約10%,上千億元資産被閒置;2004年國家統計局企業調查總隊的一項抽樣調查顯示,僅有61.1%的項目竣工投産後可達到設計生産能力的90%。另外,局部行業投資過大、過熱,而有些基礎性行業如農業、運輸和能源等,則因投資不足而發展滯後,降低了經濟系統的運行效率。我國鐵路以佔全世界6%的運營線路,擔負著25%的運輸量,過去5年間鐵路建設投資每年不到600億元,2004年一季度還出現了負增長。而事實上,在同等運能條件下公路佔有的土地面積是鐵路的3—5倍,能耗強度是鐵路的2—10倍,污染強度約為鐵路的10倍。除生産領域外,在生活消費領域,由於消費文化、消費心理和消費取向上存在的許多誤區,不顧具體國情超前消費、鋪張浪費的現象依然嚴重。
改善人力資源存量、提高開發使用效率是重要途徑。人力資源是一個國家的民眾所具備的知識、經驗和技能的總和,是通過人口生産和人力投資形成的。人力資源的存量和開發利用效率是國家未來可持續發展能力與競爭力的決定性因素。我國由於人才培養模式的落後和教育投入的不足,導致人才隊伍整體創新能力相對薄弱,繼承型人才多而創新型人才少,傳統專業人才過多,高新技術人才缺乏。這使我國自主創新能力弱、自主知識産權匱乏、核心技術依賴國外的問題突出。上世紀後期,以高科技為代表的新經濟使美國保持了長達10年的經濟持續增長,其中人力資本和創新力量的驅動是主要原因。人力資本存量的增加與改善需要依靠教育和科研經費的投入。我國財政性教育經費佔GDP的比重(2004年為2.79%)、全社會研究與開發投入佔GDP的比重(2004年為1.35%),在世界上都處於較低的水平。
現代經濟增長理論揭示,人力資本要素在生産過程中可以實現用較少的物質資源達到同樣的經濟增長。每增加1億元人力資本投資所帶來的GDP增加額,是每增加1億元物質資本投資所帶來的GDP增加額的3倍或更多。目前,我國在人力資本開發方面存在著低水平開發、低使用效率以及企業對人力資源的低投入,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如我國傳統産業勞動生産率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3、發達國家的1/10;高技術産業的增加值率相對較低,2004年僅為23.1%,而美國、德國和日本都超過了40%。同樣,公共人力資源效率低下已成為影響政府行政效率提高的癥結之一。可以設想,沒有人力資源效率的提高,也就不會有整個資源效率的提高。
提高社會資源運行效率是機制保障。社會資源以管理體系、文化傳統以及社會行為等為內容,反映著社會協同程度,代表了國家和地區的組織能力與穩定狀況。它依靠組織管理、制度創新、政策規劃和文化傳承來維持,為形成人力資本提供了基礎。
高效有序的社會體制,往往被公認為是一個功能齊備的社會所必需的先決條件,可以確保經濟、環境和國民福利之間的相互協調發展。提高社會資源的效率,應形成節約的文化傳統和創新、高效、公平的制度體系。例如,要建設節約型機關,改革政府的管理體制,轉變政府的管理觀念,提高政府部門的行政效率。應構建科學的決策機制。最大的浪費往往産生於管理和規劃上的失誤。一項不合理的決策所帶來的損失往往比人造資源的浪費所産生的損失更嚴重,影響更為深遠。應抓緊制定和修訂促進資源節約使用和有效利用的法律法規。我國節能、節水、節材、節地等國家標準遠低於發達國家的水平,對高耗能、高耗水、高耗材的落後工藝、技術和設備尚未建立起完善的強制淘汰制度。應加快建立統一、高效的法律體系,消除資源政策和法律法規政出多門、標準不一、缺乏協調的現象。
二、依靠科技進步、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是提高效率的主要途徑
科學制定國民經濟社會發展規劃,提高資源綜合利用效率。根據我國“十一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要在優化結構、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礎上,實現2010年單位GDP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實現這一目標,要通過科學的決策方法和手段,研究提出國家發展節約型社會的目標及分階段推進的計劃,加快節能、節水、節材、節地、資源綜合利用和循環經濟重點領域專項規劃的編制工作,為綜合節水、能源節約、資源綜合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産業化發展提出明確的目標、發展方向和政策措施,建立生産、消費、流通及資源綜合利用等領域的技術標準體系。要改善企業資金和技術投入的效率,把資源效率因素納入企業核心運營和戰略管理體系中,降低物流成本。儘快創建科學的資源節約評價體系,對資源消耗量大的重點企業應面向社會實行資源利用公示。建立不同尺度上經濟、社會、環境相協調的技術集成體系和相應的戰略政策體系,並在重點行業、領域、産業園區和城市開展試點工作,為全國節約型社會建設提供理論與方法上的指導。
通過科技進步推動結構調整,發展循環經濟。調整經濟結構,扭轉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應作為建立資源節約型國民經濟體系的主線。經濟結構調整包括對産品結構、産業結構、地區結構、城鄉結構等的調整和優化。走新型工業化之路,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形成以高新技術産業為先導、基礎産業和製造業為支撐、服務業全面發展的産業格局。用循環經濟理念指導區域發展、産業轉型和老工業基地的改造,促進區域産業佈局的合理調整。充分發揮産業集聚和工業生態效應,圍繞關鍵資源發展相關産業,形成資源循環利用的産業鏈。突破一批對結構調整構成瓶頸性約束的關鍵技術,在資源能源領域大力開展提高效率、循環使用和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等關鍵技術的研發與工程應用示範,促進各種相關技術成果的融合匯聚,形成具有市場競爭力的産品和産業。
強調科學管理和綜合決策,建立統一的組織協調機制。建立節約型的國民經濟體系,應全面統籌、綜合決策,避免從各自的部門利益出發,僅採取單一措施。以住宅節能為例,使用較好的絕緣材料直觀上可以使住宅直接的能源需求量下降,從而減小建築能耗,但工業部門在生産絕緣材料的過程中也直接和間接地消耗了資源。因此,評估該部門的節能效果,應統籌考慮直接的節能量與採取該措施後其它部門所額外增加的能源需求量之間的平衡。政府在實際決策中應考慮這些相互關聯的因素,而不能滿足於僅僅出臺一些單一的節能政策措施。要從産業大系統出發加強相關的科學和戰略研究,為國家宏觀決策提供可靠的科學依據,建立統一協調的長效機制,解決體制、資源、環境與經濟增長之間的系統性矛盾。
加強宏觀調控力度,推進消費需求結構的優化和升級。我國正處於投資帶動經濟快速增長的階段,經濟增長對投資過度依賴。過去25年裏,全社會投資總額佔GDP的比重一再走高,2005年達到了48.6%,遠高於世界銀行統計的23%的全球平均水平,而全社會消費零售總額的比重則持續下降。這種投資和消費的結構失衡將會對經濟社會的發展帶來一系列的消極作用。應繼續加強宏觀調控,充分發揮投資和消費兩個要素的作用,推動經濟的持續發展。應鼓勵科學、健康、量力而行的消費,杜絕各種浪費行為。科學的生活方式和健康的消費文化等因素將顯著地促進消費需求結構的優化和升級,從而為産業結構調整和經濟增長提供需求動力。應優化消費結構,在消費領域全面推廣和普及節約技術,鼓勵消費者選擇資源節約型産品,逐步引導和形成節約型的消費方式。
加強自主創新,全面提高人口素質。先進技術的引進、吸收和創新以及先進管理方式的運用都需要以高水平的人力資本為前提。因此,首先要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科技發展的戰略基點和調整産業結構、轉變增長方式的中心環節,大力提高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能力。其次,發展各類教育,培養大批高層次的創新人才和中等技術人才,逐步提高國民的受教育年限。第三,完善收入分配製度、激勵和約束機制,建立多層次的勞動力市場,提高人力資本利用率。第四,通過宣傳和教育,提高全民族的資源憂患意識和節約意識,在全社會樹立起節約資源的觀念,培育人人節約資源的社會風尚,營造節約資源的良好氛圍。
建立和完善高效的政策支撐體系。採取技術、法律、經濟和行政等綜合手段,建立合理、高效的支撐體系,引導和服務於節約型社會的建設。首先,應轉變政府職能,加強公共行政的質量管理和服務,建立公正客觀的政府績效評價機制。運用現代化的管理和技術手段,降低政府行政成本,加強財政、預算管理。加強公共行政的教育和培訓,提高公務員的素質。其次,從戰略高度出發,抓緊制定和修訂促進資源有效利用的法律法規,構建節約型社會完整統一的法制新框架。制定反對浪費的法律法規,建立資源審計制度等體現政府引導與市場運作相結合、行政措施與經濟激勵措施相配套的法制體系。第三,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和經濟杠桿的作用,研究制定財政、稅收、價格等激勵政策。例如,制定鼓勵資源節約、限制資源過度消耗和奢侈消費的稅收政策。第四,建立發展循環經濟的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推動資源節約的管理、監測和調控,並將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産品納入政府採購目錄。(劉燕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