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政務互動>> 權威訪談
 
陳錫文:建設新農村是事關全局的重大歷史任務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6年05月11日   來源:人民日報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對我們黨長期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三農”工作基本方針政策的繼承和發展,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不是權宜之計,也不是一般性的工作部署,而是我們黨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全局出發確定的一項重大歷史任務。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意義與背景是什麼?如何理解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基本內涵和目標任務?怎樣確保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穩步推進?日前,記者就這些幹部群眾關心的熱點問題,採訪了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陳錫文。

    記者:請問,我們黨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有什麼新的歷史背景?

    陳錫文:去年10月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目標和任務。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本身不是一個新概念,在以前的中央文獻中也曾多次出現過。受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的限制,以前提出這個目標,主要是把它作為一種追求的憧憬和發展的方向。這次則是把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既作為一個長期的發展方向,又作為一項緊迫的現實任務,有著非常明顯的時代特徵。這一點最突出地表現為:當前,我國總體上已進入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發展階段,在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的前提下,通過實行“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方針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具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

    現在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至少有五個方面的原因:一是我國農業和農村的發展雖然取得了重大歷史成就,但當前仍然處於艱難的爬坡階段,一些深層次矛盾沒有消除,耕地和水資源不足對農業發展的制約越來越明顯,農業科技體系比較薄弱,農業物質技術裝備水平比較低,農業抗災減災能力不強,農村獲得的金融支持也嚴重不足。二是城鄉差距呈擴大之勢,必須引起高度重視。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城鄉居民的收入都在快速增加。但從總體來看,城鄉居民的收入差距呈現明顯的擴大趨勢,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教育、衛生、文化等社會事業的發展與城市的差距則更大。三是隨著近年來我國經濟的快速增長和綜合國力的明顯提高,加大扶持“三農”的力度和逐步改變城鄉二元經濟結構的條件正日漸具備,因此提出了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四是落實擴大內需方針的要求。城鄉之間發展的不協調,不僅制約著農村生産力的發展和農民生活質量的提高,而且也明顯制約了國內市場的擴大。五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實現社會公平、公正,使經濟社會發展成果由全體人民共享,必然要求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農村居民佔我國人口的大多數,沒有城鄉的協調發展,沒有和諧的農村,就不會有和諧的社會。

    記者: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與發展農業和農村經濟是什麼關係?

    陳錫文:“生産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二十個字,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目標和任務進行了全面、系統、完整的概括。從新農村建設的內容來看,它包括2006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1號文件)提出的“協調推進農村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黨的建設”五個方面,決不能片面地理解為是單純的新村莊建設。紮實穩步地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必須堅持以發展農業和農村經濟為中心。

    從當前農村的實際情況來看,近幾年來,農村經濟社會發展保持了良好勢頭,出現了積極的變化,但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明顯滯後的局面並沒有根本改觀,農村改革和發展仍然處於攻堅階段。在面臨的各種問題中,最突出的是農民收入問題。1978年城鎮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與農民人均純收入差距比為2.57:1。到2005年,這一差距比擴大到了3.22:1。只有農民收入增加了,城鄉居民收入水平差距縮小了,才能為發展農村教育、衛生、文化等社會事業,改善農村生活環境和村容村貌,形成健康文明的新風尚,發展農村民主政治,奠定堅實的基礎。

    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過程中,應當將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作為最基本的出發點。不僅要充分挖掘農業內部的增收潛力,根據國內外市場需求積極發展品質優良、特色明顯、附加值高的優勢農産品,還要鼓勵和支持符合國家産業政策的鄉鎮企業發展,大力發展民營經濟,壯大縣域經濟,為農民提供就業和增收機會。堅持以發展農業和農村經濟為中心,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過程中必須堅持的一條基本原則。

    記者:如何理解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與推進城鎮化之間的關係?

    陳錫文:城鎮化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是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過程中的不同側面。從發達國家的發展歷程來看,隨著工業化水平的提高,城鎮化水平會相應得到提高,並帶動現代化水平的提升。2005年,我國第一産業在國內生産總值中的比重已下降為12.4%,人口的城鄉分佈格局也出現了明顯變化,居住在農村的人口已不足總人口的57%。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這一趨勢仍將持續下去。正是在這樣一個經濟結構、社會結構和人口結構快速轉型的階段,我國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目標和任務。這個目標和任務是我們黨在對經濟社會發展態勢作出科學判斷的基礎之上提出來的。

    工業化、城鎮化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並行不悖。目前和今後很長一個時期,我國將有大量人口繼續留在農村。按專家測算,到2030年我國總人口將達到15億左右,如果城鎮化率為60%,那還有40%的人口在農村,共有6億人;即使只剩30%的人口在農村,也有4.5億人。而且,目前被統計在城鎮人口中的農民工並沒有改變農業戶籍的身份,他們的就業、住宅、社會保障等問題並沒有實現轉變,實際上他們還沒有真正融入城鎮,這也説明,我國的城鎮化將是一個長期的、需要付出艱苦努力的過程。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不是要把工業和農業、城市和鄉村分割開來,更不是要把新農村建設與推進城鎮化對立起來,而是要在城鎮化水平逐步提高的同時,通過發展現代農業、改善農村面貌、增加農民收入、讓城鄉居民逐步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務等,使工業和農業、城市和鄉村更加緊密地聯絡起來。這是一個全面系統的目標和任務。

    因此,在推進我國工業化、城鎮化進程的同時,應當將搞好農村的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黨的建設作為我們堅持不懈、長期努力的一項重大歷史任務。

    記者: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

    陳錫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涉及面寬,工作任務繁重,應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從實際情況出發,從農民群眾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入手,有步驟、有計劃、有重點地推進。胡錦濤同志在去年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明確提出:“要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和社會事業建設,加快推進農村道路、飲水、電網、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繼續增加農村教育、文化、衛生等方面的投入。”總體上看,目前最迫切需要解決的主要是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發展農村社會事業這兩個方面的問題。

    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是在加強農田水利建設的同時,讓農民喝上安全衛生的飲用水;繼續建設農村道路,讓農民走上更加順暢便捷的路;加快農村能源建設,讓農民用上安全清潔的燃料;加快農村電力建設,讓農民用上既經濟又有保障的電。

    發展農村社會事業的重點是努力改善農村教育條件,將農村義務教育全面納入公共財政保障範圍,逐步建立中央和地方分項目、按比例分擔的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強化農村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能力建設,發展以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為主的醫療保障制度,加強農村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加強農村計劃生育服務設施建設和實施農村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持制度;加快發展農村文化事業,繼續實施廣播電視“村村通”和農村電影放映工程,發展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農村基層服務點,構建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逐步建立與農村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健全農村社會保障體系。

    記者:1號文件指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必須堅持科學規劃,實行因地制宜、分類指導,有計劃有步驟有重點地逐步推進”。提出這一要求是出於什麼考慮?

    陳錫文:這一要求是在充分考慮新農村建設任務的長期性、艱巨性和各地情況的差異性以及提高建設效益的基礎上提出來的。一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要求實現“生産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艱巨任務,涉及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黨的建設等各個領域。只有搞好規劃,充分考慮農民的切身利益和發展要求,才能在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的基礎上,區分輕重緩急,有重點、有步驟、積極穩妥地推進新農村建設。二是農村各地的發展差距很大,改善村容村貌的工作也必然是起點有差距、過程有快慢、水平有高低。因此,切不可脫離實際,違背農民意願,盲目攀比。必須堅持從各地的實際出發,統一規劃,分步實施,因地制宜,穩步推進。三是新農村建設規劃的實施是一項長期任務,既要著眼于改善村容村貌,又要尊重農民的意願和充分考慮農民的承受能力;既要堅持節約和集約使用土地這個基本原則,又要有利於方便農民的生産生活。因此,1號文件明確指出,各地要按照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把新農村建設納入當地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總體規劃。要明確推進新農村建設的思路、目標和工作措施,統籌安排各項建設任務;尊重自然規律、經濟規律和社會發展規律,廣泛聽取基層和農民群眾的意見與建議,提高規劃的科學性、民主性、可行性,確保新農村建設紮實穩步推進。

    記者: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既要依靠農民群眾的辛勤勞動,又要依靠國家扶持和社會力量的廣泛參與,使之成為全黨和全國人民的共同行動。這是新農村建設取得實效的有力保障。

    陳錫文:是的。農民群眾是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主體,也佔我國人口的大多數。農民群眾不僅是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力量,也是全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力量。如果沒有農民積極、主動、創造性地參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目標和願望就會落空。因此,激發農民建設自己美好家園的積極性,是新農村建設中的關鍵問題。激發和保護農民的積極性,關鍵要堅持這樣幾點:一是在確定幹什麼、幹多少、如何干的過程中,要和農民充分協商,尊重他們的主體地位。二是切實實行村黨組織領導的充滿活力的村民自治,建立激勵農民參與新農村建設的機制。三是加強宣傳教育,提高農民的思想認識和文化科技水平。

    雖然新農村建設的主體是廣大農民群眾,但目前農村尤其是中西部地區農村的經濟實力還比較弱,農民收入水平還比較低,社會事業和文化事業的基礎較差。一方面是投入能力較弱、人才匱乏、技術水平較低,另一方面是要解決的問題多、任務繁重。因此,僅靠農民群眾自身的力量是不夠的。建設新農村,必須有國家財力的支持。同時,政府部門和有關機構要充分發揮帶動農村發展的作用,充分發揮城市帶動農村發展的作用,加大城市經濟對農村的輻射,加大城市人才、智力資源對農村的支持,加強城市科技、教育、醫療等方面對農民的服務。此外,還要提倡黨政機關、人民團體、企事業單位和社會知名人士、志願者對鄉村進行結對幫扶支援。

    記者: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需要哪些機制和制度保障?

    陳錫文: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一項重大歷史任務,與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關於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思想一脈相承。要實現這一偉大歷史任務,根本途徑就是要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把加大政府支持力度與激發農村內部活力結合起來,把加快農村經濟發展與促進農村社會進步結合起來,把遵循客觀規律與尊重農民意願結合起來。其中的關鍵是要建立起五個機制。

    一是建立“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長效投入機制。要堅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重點在“多予”上下功夫。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國家財政支出、預算內固定資産投資和信貸投放結構,按照存量適度調整、增量重點傾斜的原則,不斷增加對農業和農村的投入。鞏固農村稅費改革成果,確保農民負擔不反彈。關鍵是深化以農村稅費改革為主要內容的農村綜合改革,重點推進鄉鎮機構改革、農村義務教育體制改革、縣鄉財政體制改革。同時,要協調推進徵地制度、農村金融體制、糧食流通體制等方面的改革。

    二是建立黨政各工作部門合力、協調促進農村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工作機制。各級黨委要將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擺在重要位置,努力形成黨委統一領導,黨政各部門、社會各方面、各地區齊抓共管、各負其責的工作機制。

    三是通過政府引導,建立起農民依靠自己辛勤勞動建設自己幸福家園的激勵機制。充分尊重和體現農民的主體地位,真正讓農民當家做主,引導農民在國家政策扶持下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引導農民提高素質,成為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

    四是建立引導全社會力量支持新農村建設的參與機制。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主體雖然是廣大農民群眾,但僅靠農民群眾自身的力量是不夠的。必鬚髮揮各方的積極性,引導各方面力量共同參與。

    五是建立逐步改變城鄉二元結構的改革機制。建立城鄉統一的經濟和社會管理體制,涉及産業佈局、基礎設施建設以及教育、科技、衛生、就業、居住、社會保障等多方面的體制改革和政策調整。當前,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是要落實中央提出的“逐步建立城鄉統一的勞動力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就業制度,依法保障進城務工人員的權益”。

 
 
 相關鏈結
· 銀監會主席強調農信社要發揮金融支農主力軍作用
· 中國基層農村多種創新模式破解農民貸款難綜合症
· 廣東下發《關於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決定》
· 湖北保護農田並規範徵地行為 為新農村建設助力
· 全國各高校發揮人才和科技優勢服務新農村建設
· 全國各地正培養輸送人才服務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